分享

明朝的悲哀:从大明朝到南明,从南明到逃亡广东

 神渡说广西广东 2021-07-10

一.朱元璋建立大明朝:

1.元朝末年诸侯割据:

元朝末年,蒙古族统治者残暴无道,暴戾苛政,压榨百姓,杀戮臣民。先是有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继而有郭子兴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称小明王;再后来朱元璋崛起,先后击败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群雄。朱元璋也先后称吴国公吴王,其初步建立的政权,史称“西吴

2.明朝的建立: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登基即皇帝位,立国号大明,定年号洪武。公元1368年,就是大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3.明朝的统一之战: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先后进行了北伐和西征。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命令徐达常遇春等大将进行北伐。明朝北伐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不但攻取了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市),连元朝皇帝元顺帝也慌忙北逃,元朝在现今全国地域的统治宣告结束。

明朝北伐成功之后,又进行了西征。明太祖朱元璋又相继消灭了盘踞四川明夏政权、云南的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此后,明朝又消灭了盘踞辽东的开元王纳哈出纳哈出投降明朝。明朝又先后八次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的军队。

4.明朝的疆域:

明朝的疆域,东北部抵达日本海外兴安岭 ;北部抵达阴山;西部到达今新疆哈密;西南部到达缅甸暹罗(今泰国北境;东部包括台湾岛;南部曾收复安南,设为安南承宣布政使司

5.明朝的藩属国:

明朝除了有辽阔四海的疆域外,还有众多的藩属国,这一点要比宋朝强很多。明朝的藩属国有:朝鲜王朝(今朝鲜半岛)、琉球王国(今琉球群岛)、安南(今越南中部、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浡泥国(今文莱)、苏禄(今菲律宾)等。

  


二.辉煌时期的大明朝:

1. 洪武之治: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丈量土地,清查户口。 轻徭薄赋,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恢复社会生产;下令农民归耕,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奖励垦荒;徒富民,抑豪强,解放奴婢;对外,明太祖朱元璋多次派遣大军北伐蒙古,并且取得多次胜利。最终在捕鱼儿海之役,明军大破北元,消除了北伐的外患。

2.明朝下西洋:

与后来的清朝不同,明朝实行的是积极的外交策略。明成祖朱棣时期,自1405年开始,曾派郑和一共七次下西洋。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但与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来往,增长了明朝的财政收入,国力“远迈汉唐

同时还将中国的朝贡制度推向巅峰了,多个国家来朝贡明朝,成为明朝的藩属国。而且郑和的舰队规模空前庞大,最远甚至到达了东非索马里地区,这使得大明朝对南洋西洋各国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3. 仁宣之治:

明仁宗朱高炽,虽然施政偏向保守固本,但是却能大胆的任用“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等贤臣能臣来辅佐朝政,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并且明仁宗朱高炽还赦免了明惠宗朱允炆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这一点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明宣宗朱瞻基实行德政治国,继续重用“三杨来辅佐朝政,重视以道德教化来施政,息兵养民,赈荒惩贪,实行重农政策。并且先后派遣郑和、王景弘继续下西洋。这使得明朝天下安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达到了极盛,史称“仁宣之治

  


三.由盛转衰的大明朝:

1.“土木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太监王振干涉朝政、大肆揽权,流民问题严重。且民间多有起义,国库亏空,国防也防御空虚,“土木之变”使得明朝实力大损;

2.夺门之变”:

“土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因为皇权问题而严重对立,最终发生“夺门之变”;

3.庚戌之变”:

嘉靖时期,明世宗朱厚熜信奉道教,信用方士,国家外患不断,南倭北虏。北方鞑靼趁明朝衰弱而入据河套进犯大同,进攻北京。“庚戌之变”中,明朝不敌鞑靼,战败;而明朝东南沿海地区,又倭寇肆袭扰、掠夺严重。此外,葡萄牙人又占据了澳门。

  


四. 从大明朝到南明:

1.明朝灭亡前夕:

明熹宗朱由校时期,先是大量启用东林党人,造成“东林党争”;后又大量重用阉人,魏忠贤更是趁机干预朝政,拉拢齐楚浙党,号为阉党;历经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使得明朝朝政混乱、内忧外患。

而此时东北地区的后金逐步占领了明朝的辽东地区,清太祖努尔哈赤大举西侵。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帝)继继位后,用人多疑、刚愎自用、举棋不定,使得明朝局势更加的糜烂。不但没能扭转明朝衰败的走向,反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最后甚至连明军主力洪承畴等人都投降了清军,明朝势力退缩至山海关

2. 崇祯帝不肯迁都南京,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此时的明朝局势虽然愈加的糜烂,但其实也是无比的明晰。清军犀利,兵锋已经直至北京。此时的明朝,辽东、辽西尽失,而主力精锐又丧失,是很难再抵挡得住清军的兵临城下了的。别无他法之下,明朝唯有迁都南京,才是保命之法。

但是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帝)倔强,或者说是阴曹倔强固守着祖训:天子守国门,死活不肯迁都南京。结果就真的成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也真的灭亡了。

  


3.明朝的灭亡:

公元1627年(明朝天启七年),陕西澄城发生了饥民暴动,这拉开了明末民变的序幕。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相继爆发,占据各地;公元1644年(明朝崇祯17年),李自成建国大顺;同年三月,李自成率大军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等重镇,最后攻克了明朝国都北京。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帝)既没有迁都,也没有逃亡,而是煤山自缢,明朝宣告灭亡。

4.明朝的灭亡与南宋的灭亡极为相似:

在古代按正常来说,一国的国都被攻陷,国君死亡或者投降、俘虏,这个国家就可以宣告灭亡了。如南宋,元朝军队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宋恭帝赵显被俘虏,南宋宣告灭亡。

从这一点上看,明朝与南宋极为的相似。明朝也应该是如此,都城北京被李自成攻陷,明朝皇帝思宗朱由检崇祯帝)上吊自杀,明朝也是可以宣告灭亡了。

明朝和南宋一样悲哀,而且两个王朝极为相似。南宋的残余势力拥立了新帝,建立了南宋流亡小朝廷。而明朝的残余势力也拥立了新帝,重新建立了权力中枢,史称“南明”。 南宋流亡小朝廷最后一路向南逃亡到广东,南明最后也一路向南逃亡到广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