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心理学术语表

 天下小粮仓 2021-07-10
 作者: 阿伦森 / 时间: 2018年8月22日
来源: 《社会性动物》 标签: 社会心理学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actor-observer bias):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稳定的人格素质,而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情境性因素的倾向。

攻击行为(aggressive action):旨在引起身体痛苦或者心理痛苦的有意行为。

攻击性刺激(aggressive stimulus):与攻击反应有关的刺激物品(例如,一支枪),仅仅因为它们的出现便会增加攻击的可能性。

利他行为(altruism):对他人有益而不会给帮助者带来利益的行为,这类行为往往需要帮助者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

杏仁核(amygdala):大脑中央区一个与攻击行为有关的区域。

态度(attitude):对人、事物和观点所持的持久的(正向的或负向的)评价。态度包含情感评价和认知评价成分。

态度的可通达性(attitude accessibility):某个事物同我们对它的评价之间的联系强度;可通达性可以通过人们报告他们对特定问题或事物感受如何的速度来加以测量。

态度便捷式判断(attitude heuristic):决策时所采取的一种捷径:将认知对象的归为有利的一类或者不利的一类。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对人们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方式所做的描述。

真实性(authenticity):一个人的行为与交往与他自己的感受相一致。

易得性便捷式判断(availability heuristic):人们在进行判断时所借助的心理规则依据的是轻易想到的事物。

善意的性别歧视(benevolent sexism):看起来对女性持一种正向的(甚至正直的)态度,但从本质上看却具有定型化特征;例如,认为女性必须受到保护。

归咎于受害者(blaming the victim):将所受到的伤害归咎于受害者本人(进行素质归因)的倾向,导致这种倾向的动机一般是希望看到世界是公平的。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目睹某个紧急事件的旁观者人数越多,他们中间某个人出手救助的可能性越小。

宣泄(catharsis):指的是这样一种看法:“排放系统”(通过实施攻击行为、观看他人实施攻击行为或者幻想性的攻击)释放积聚起来的攻击性能量,并因此而减少出现进一步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说服的中心路径(central route to persuasion):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对说服信息进行详细的思考,仔细聆听其中的观点并进行深入地思考;只有在人们既具备一定的信息接受能力又具有相应动机的时候,这种情况出现。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一种紧张冲突的状态,无论何时只要某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不一致的两种认知(想法、态度、信念、意见),就会出现这种状态。

认知吝啬者(cognitive misers):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为了尽力保存认知能量,总是想法采用心理捷径。

共有关系(communal relationship):在这种人际关系中,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对他人的需要进行反应。

伴侣之爱(companionate love):人们在深深地关心着另外一个人时所体验到的亲密与情感,但不一定在这个人出现的时候体验到激情。

依从(compliance):个体因希望获得奖励或者害怕受到惩罚而对社会影响做出的反应。

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指的是这样一种倾向:一旦人们持有了某种看法,只要有可能,他们便会带有偏见地看待随后出现的事件,以证实自己的看法。

从众(conformity):由于受到来自他人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发生了改变。

完美之爱(consummate love):根据斯滕伯格的观点,这是激情、亲密与承诺三种成分的混合。

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某一认知对象看起来比它自身好或者差,取决于同它进行比较的认知对象的质量。

一致性判断(correspondent inference):将某个人的行为归因于此人类似的属性或者特质的倾向。

态度相反的倡议(counterattitudinal advocacy):当一个人陈述某种与自己的个人信念或态度相反的意见或态度时出现的认知失调过程。

掩饰性情节(cover story):设计情境或一项实验来增加实验的现实性,在这种情境中被试可以自然地行动,他们的行动不会因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正在被研究而受到妨碍。

来源的可信性(credibility of the source):如果信息来源具有专家身份而且值得相信,她(他)很可能会对接受者的信念产生影响。

心理纾解(debriefing):在一项实验结束时,实验者就研究目的以及所发生的事情对被试进行解释的程序。

诱饵(decoy):消费者在决策的过程中,会遇到的一种明显差于其他可能选择的选择,它的出现旨在通过对比让其他可能选择中的一种看上去更好。

非人化(dehumanization):将受害者视为非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来降低对自身攻击行为的限制,从而更容易更有可能采取进一步的攻击行为。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一种自我意识弱化的状态(往往是因匿名而引起的),其结果会导致人们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减少,以及对那些被禁止行为的抑制降低。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用以考察是否会受到自变量影响的变量;研究者假定,因变量依存于自变量的水平。

稀释效应(dilution effect):有关某个问题的额外的无关信息会弱化人们对该问题的判断或印象的趋势。

素质归因(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指的是这样一种假定: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他(她)的人格(素质),而不是情境压力。

自我中心思维(egocentric thought):倾向于更多地将自己视为事件的中心,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自我防卫(ego-defensive):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对自己的正向看法,但却丧失了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情绪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情绪或者行为在人群中迅速地传播。

移情 共情(empathy):将自己置于他人位置上的能力,即采用此人的体验方式来对事件和情感(例如,喜悦、悲伤)进行体验。

爱(Eros):弗洛伊德所假定的人类所具有的生的本能。

交换关系(exchange relationship):人们之间受公平需要(例如,收益与成本之间的某种平等的比率)主宰的人际关系。

实验的现实性(experimental realism):一项实验对被试具有影响,促使他们认真对待并参与到实验中来。这一点即使在缺乏世俗的现实性时仍然有效。

外部理由(external justification):一个人对自己不协调行为的理由或解释,不是基于个人,而是基于情境(例如,某种奖励或惩罚)。

错误一致效应(false consensus effect):过高估计人们在所有问题上赞同自己的比例的趋势。

虚假记忆综合征(false memory syndrome):对以往的某种创伤性经历的记忆,尽管这种经历实际上是虚假的,但人们仍然认为它发生过。

登门槛技术(foot-in-the-door technique):通过先提出人们容易接受的小要求,然后提出较大的要求,来促使人们按照更大的要求办事的策略。

框架(framing):在决策的过程中,是否呈现命题(或者是否为其设置框架)决定着是得还是失。

挫折一攻击(frustration-aggression):因感到自己达到某个目标受阻而产生的挫折,会增加人们做出某种攻击性反应的可能性。

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在对人们行为原因进行分析时所存在的、过高估计人格和气质因素而过低估计情境和环境性因素的趋势。

得失效应(gain-loss effect):指的是这样一种理论:假如我们能够从他人的预期中获得(例如,这些人最初不喜欢我们,而现在喜欢我们),那么我们便会最喜欢这些人;假如我们从他人那里丧失(例如,这些人最初喜欢我们,但现在不喜欢我们),那么我们会最不喜欢这些人。

群体思维(groupthink):指的是这样一种思维:为维持群体的一致而无视那些对事实所做的深思熟虑、实事求是的评价。

光环效应(halo effect):指的是这样一种偏见:对某个人良好的或者不好的总体印象,会影响到我们对这个人的推测和期望。

事后聪明偏差(hindsight bias):一旦人们知道了某个事件的结果,他们便会强烈地倾向于(往往是错误地)认为,自己事先能够预测到这一结果。

同质性效应(homogeneity effect):与看待自己所在群体的成员相比,人们在看待某个外群体时会发现其成员之间存在更多相似性的趋势。

敌对性攻击(hostile aggression):因愤怒感而引起的一种攻击性行为,旨在施加痛苦与伤害。

敌意的性别歧视(hostile sexism):对女性持有负向的定型化看法——例如,女性不如男性聪明。

液压理论(hydraulic theory):根据这一理论,没有表达出来的情绪会累积起来形成压力,必须采取某种形式将这种压力释放出来。

虚伪(hypocrisy):个体实际所做的与口头所说的之间存在差异所引起的一种认知失调。

认同(identification):个体因希望与影响施加者相像而对社会影响做出的反应。

虚假关联(illusory correlation):在两个实际上不存在关联的事件之间发现关联或者相关的趋势。

内群体(in-group):个体所认同或者感到自己所从属的群体。

内群体偏爱(in-group favoritism):人们对自己所确定的内群体成员会持有正向的情感并给以特别的对待,而对其他人则持有负向的情感并给以不公平的对待,这样做仅仅是因为将这些人界定为外群体成员。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实验者用以考察其自身的改变或变化是否会对另外一些变量产生影响的变量;研究者预测这种变量会导致其他一些变量的变化。

信息;由信息而导致的社会影响(information;as in information social influence):由于我们将他人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信息源,因而来自他人的信息会导致我们从众;研究者预测这种变量会导致其他一些变量的变化。

预防接种效应(inoculation effect):通过先让人们接触少量与他们的态度不同的观点,而使人们对改变他们态度的企图产生免疫的过程。

工具性攻击(instrumental aggression):将攻击作为实现某种目标的手段,而不是仅仅为了对他人造成痛苦。

不充分惩罚(insufficient punishment):当个体对拒绝某个自己期望的活动或目标缺乏外部辩护理由而引起失调时,他们往往会贬低这个活动或目标。

内部理由(internal justification):通过改变自身的某些方面(例如,一个人的态度或行为)来减少失调。

内化(internalization):个体因希望自己正确而对社会影响做出的反应。

拼图技术(jigsaw technique):为减少孩子们的偏见和增强他们的自尊而设计的一种课堂结构,这种课堂将孩子们安排在规模很小、种族混杂的合作群体之中。

便捷式判断(judgmental heuristics):为使自己的判断迅速有效,人们所采用的心理捷径。

为努力进行辩护(justification of effort):个体会更加喜爱他们经过努力而达到的某个目标的倾向。

虚报低价(lowballing):一些营销人员所采用的一种不择手段的策略,他们首先诱导消费者同意在一个很低的价位上购买产品,然后声称出错并提高价格;最终消费者往往会同意按提高了的价格购买产品。

最小群体范式(minimum group paradigm):完全陌生的人通过微不足道的标准组成的一个无意义群体;最小群体成员之间仍然表现出内群体偏见。

世俗的现实性(mundane realism):实验室实验在多大程度上与外部世界经常发生的事件类似。

看法(opinion):坚持认为是正确的(无需评价和情感表露)。

外群体(out-group):不为个体所认同的群体。

激情之爱(passionate love):对另一个人所感受到的强烈的渴望并伴有生理唤起的情感;假如这种爱得到回报,人们便会体验到巨大的实现感并欣喜若狂,假如没有得到回报,人们便会感到伤心、失望。

说服的边缘路径(peripheral route to persuasion):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会对说服信息中的观点进行详细考虑,而是受到边缘线索的影响。

出丑效应(pratfall effect):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失误迹象会增加某个近乎完美的人的吸引力。

偏见(prejudice):仅仅依据特定群体中部分成员的特征而形成的、对整个群体的敌对的或负向的态度。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人们最先听到的论证会对他们产生特别的影响。

启动(priming):启动过程基于这样一种观点:最近出现的或者被频繁激活的想法更可能出现在脑海里,因而被用于解释社会事件。

接近性(proximity):决定人们是否喜欢或者爱上一个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物理上的接近:人们更可能与居住在自己所在的城镇或城镇附近的人、或者居住地虽然很远但却同在一所大学的人坠入爱河。

随机分配(random assignment):将被试机会均等地分配到任可一种实验条件的过程;通过随机分配,研究者可以比较有把握保证使被试的人格或背景均匀地分布在各种条件之下。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人们最后听到的论证会对他们产生特别的影响。

重构性记忆(re-constructive memory):人们对某个事件的记忆会受到他们在该事件发生后所接触信息歪曲的过程。

记忆恢复现象(recovered memory phenomenon):对以往已经忘记的或者被压抑的事件(例如性虐待)的回忆;这类记忆的准确性往往存在着大量的争议。

关系性攻击(relational-aggression):一种非身体形式的攻击,诸如搬弄是非、散布虚假的谣言和排挤。

相对剥夺(relative deprivation):感觉自己(或者自己所属的群体)所得到的,少于自己应该得到的,少于自己所期望得到的,或者少于与自己相同的人所得到的。

代表性便捷式判断(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人们在对某一事物进行归类时所借助的心理捷径是该事物与某一典型事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浪漫之爱(romantic love):根据斯滕伯格的观点,这是一种激情与亲密相结合的状态。

替罪羊(scapegoating):个体倾向于将攻击矛头转向他们所不喜欢、明显的而又相对弱小的群体。

脚本(script):人们从文化中潜移默化地习得的社会行为方式。

次级收益(secondary gain):在做出依从行为之后,某种未曾预料的、有利的事态使得从众行为更具吸引力。

自我概念(self-concept):自我的内容;即人们对自身的想法、信念以及人格特征的感知。

自尊(self-esteem):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即人们对自己在美德、能力和正派方面达到何种程度的看法。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人们对另外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所抱的预期,这种预期会影响到人们对待此人的行为方式,并会促使此人按人们最初对他预期相一致的方式去行为。

自我辩护(self-justification):为了维持自己的自尊而去证明自己的行为合理的倾向。

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指的是这样一种理论:当我们的归因不确定或者模糊不清时,我们会依据对自身行为的观察来对其加以推测。

自我图式(self-schemas):依据我们以往的经历,对我们自身的知识加以组织,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我们自身的行为。

自利偏差(self-serving bias):个体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素质,而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情境的倾向。

相似性(similarity):人们往往会喜欢或者爱上与自己的看法、态度、价值、长相类似的人。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人们如何思考自身以及社会生活;具体而言,人们如何选择、解释、记忆和运用社会信息进行判断和决策。

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人们对他人的看法和行为所施加的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这种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习得社会行为(例如,攻击)。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对受到真实的或想象的他人在场影响下的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科学研究。

定型刻板印象(stereotype):对某个人群的简单的概括,从个人所持偏见出发,赋予他们完全相同的特征。

定型威胁刻板印象威胁(stereotype threat):少数族裔的成员对他们自身的行为方式与已有的文化定型相符合体验的担忧。这种担忧往往会降低他们取得成绩的能力。

坦率的谈话(straight talk):一个人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情感和心事,而且不对对方加以指责、挖苦或者嘲笑。

睾丸素(testosterone):与攻击性有关的一种雄性激素。

桑纳托斯(Thanatos):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这是一种促使人类走向死亡的一种本能的驱力,会导致攻击行为。

爱情三角(triangle of love):根据斯滕伯格的观点,爱情的三种成分是:激情、亲密和承诺。

基本归因偏误(ultimate attribution error):在对特定人群进行整体归因时所出现的、与人们对该群体的偏见相一致的素质归因倾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