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VAG4 2021-07-10

象皮,中药材名。本品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皮。剥取象皮后,去掉筋膜油脂,清洗干净,切成长块,晾晒成干品。除上述品种外,尚有非洲象的皮亦同等入药。产于非洲。功能主治为:止血,敛疮。治外伤出血,及一切创伤、溃疡久不收口。

《医学入门》记载:煎膏药,去腐生新,易于敛口。

《纲目》记载: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于患处之。又治金疮不合。

《本草新编》记载:专能生肌长肉,定狂,止呕吐。

《本草再新》记载:治湿痹。

象皮来源

本品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皮。剥取象皮后,去掉筋膜油脂,清洗干净,切成长块,晾晒成干品。除上述品种外,尚有非洲象的皮亦同等入药。产于非洲。

象皮性味归经

甘咸,温。

《本草新编》记载:味甘,气平,无毒。

《本经逢原》记载:咸,温,无毒。

《玉楸药解》记载:入足太阳膀胱经。

《本草再新》记载:入脾经。

象皮功能主治

止血,敛疮。治外伤出血,及一切创伤、溃疡久不收口。

《医学入门》记载:煎膏药,去腐生新,易于敛口。

《纲目》记载: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于患处之。又治金疮不合。

《本草新编》记载:专能生肌长肉,定狂,止呕吐。

《本草再新》记载:治湿痹。

象皮形态特征

亚洲象,又名:印度象。体躯庞大,高达2.5米,体重3.5-6吨。头长大,前额凹,颈短。鼻长,可垂地,能伸缩自如,圆筒形,下部较细,鼻孔在末端,前缘有一肉突。雄象上颌门齿突出口外,略向上翘,长可达1.5-1.8米,称象牙。眼很小。耳极大,向后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壮,圆柱状,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末端有一圈圆形的鬃毛。皮厚而有褶纹,全身生育稀疏的粗毛,肤色苍灰或棕灰色。野生者色较淡。多栖于湿度较高的药性发热带森林中;群居生活,无固定住所。主要食物为董棕、野巴蕉、树叶、嫩刺竹的尖端,有时也吃谷物及瓜类。本动物的肉(象肉)、骨(象骨)、牙(象牙)、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象胆)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象皮生产区域

分布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缅甸、马来西亚以及我国云南南部等地。

象皮药材性状

需要干的环境保存,密封好防止受潮皮块,大多呈长方形及方形,亦有形状不规则者,大小不等,厚O.5-2厘米。外表面浅灰黑色,密布细小的颗粒状突起,有时可见棕黑色长毛及多少不等的皱纹。内表面灰白色至灰棕色,有纤维状露出物及皱纹。质坚硬。切断面灰白色至黄棕色,薄片半透明。气微腥。以需要干的环境保存,密封好防止受潮、片大、皮厚者为佳。

象皮用法用量

外用:熬成膏状使用或将药材磨成粉末状,加水调成糊状,涂抹与患处。

象皮药理作用

具有止血和对创面有保护作用。

象皮相关配伍

治烂孔极大者,并治刀伤跌损,出血不止者:猪身前蹄扇骨十两(煅炭研粉),象皮(炙炭存性把药磨成粉末,再用水冲后服用)一两。和匀同贮,凡烂孔如掌大者,掺上收小,后用六和散敷于患处。(《外科全生集》象皮散)

治烂孔收小者:海螵蛸、水飞龙齿、象皮(煅存性,研极细)、血竭、乳香、轻粉各等分。共研细末收贮,或干掺,或用鸡蛋熬油调拂。(《外科全生集》六和散)

象皮注意事项

疮疡脓毒未尽者忌用。

象皮相关论述

1.《医学入门》记载:煎膏药,去腐生新,易于敛口。

2.《纲目》记载: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于患处之。又治金疮不合。

3.《本草新编》记载:专能生肌长肉,定狂,止呕吐。

4.《本草再新》记载:治湿痹。

象皮化学成份

皮及肉含肌球蛋白(myosin),肌动蛋白(actin),原肌球蛋白(rtopomyosin),血红蛋白(hemoglobin),肌酸(creatine)。三甘油酯中棕榈酸(palmiticacid)含量高,维生素含量较高。

象皮特别说明

药材百科提示本药材仅常用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编辑:笑饮孤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