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槎-工+目

 学海岸边一过客 2021-07-10

这个题目有点奇怪。来源一说,也就见怪不怪了。《中阿含经》卷第八《未曾有法品·未曾有法经》中有一段话,上网就能查到:“时。彼猕猴持佛钵去。至一娑罗树。徐徐上树。于娑罗树上取蜜满钵。徐徐下树。还诣佛所。即以蜜钵奉上世尊。世尊不受。时。彼猕猴却在一面。取[-+]去虫。既去虫已。还持上佛。佛复不受。……”这段文字我查过几十次吧,各种电子版文本,到这个地方,基本上就是“[-+]”。

估计这个字电脑字库里没有,所以只能以这种形式出现,大致形如[+]

也有个别版本写作“斫”

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字困惑我好几年了。

这段文字是我十多年前写《从牛奶是素的说起》时引用过的,因对这字有疑惑,所以一直“耿耿于怀”。现在我想按胡适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思路,先来个假设。

我把这个字假设为“櫡”,一些版本上出现的则系传写(雕刻)错误。櫡,古同“箸”,亦写作“筯”,即筷子。我们新昌人今天称筷子仍然为“箸”(筯)。如果这字是“櫡”,那么文句“取櫡去虫”,拿筷子把小虫夹掉,就非常容易理解,也非常通顺了。(“櫡”的另一个释义,下面再讲。

我又查了几种繁体字版本,一种虽然写作[+],但在注释栏却注了“=筯(筋)”;

最近查到(国家图书馆收藏)一种比较早的本子(赵城县广胜寺本),此字右半略似“著”,唯草头两竖作两点,如“羊”头,但很明显右下方不作“目”,而是“日”。

另查了几部字典,《词源》《辞海》《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等,无论“木+着”还是“木+著”,木部里都没有;《说文解字》里也没有。“櫡”则一般字典里就有。《说文》:櫡,斫谓之櫡,从木箸声。字典里“櫡”的解释有二,除“筷子”外,另有一义为“大斧、锄头之类的工具”,这应该就是“斫”了。

个别版本除作“斫”外,还有写作“筋”的,估计是“筯”之误吧。

小结一下假设为“櫡”的理由:

1、 放在文中意思明白,合理,能讲通;

2、 字形相似,传写可能致误(竹字头写为草字头,也可能是异体,如“答第等”有时就会写成草头异体“荅苐䓁”,手写体则往往又会把草头写成羊头);

3、 个别版本出现的“斫”和“筯”(筋为筯之误),同“櫡”直接相关,是櫡演变来的;

4、 收字量较大的几部字典里都没有那(误)字;

5、 能大致看出致误(演变)轨迹:櫡—[+](羊头)—[+](槎-+目),或  櫡—斫,櫡—筯—筋。

可惜还未看到一本该字写作“櫡”的《中阿含经》。

.

补记:后来在网上“字海”里查到“木+着”,解释同箸,系“箸”的异体,并列筯、櫡等也是箸的异体字。(也许是近年新增的,该字纸质版《中华字海》里亦未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