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半居随笔」忆方超群老师

 叶飞飞yff 2021-07-11

今天忽然想起了方超群老师,源于看见这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个可是有缘由的。那时,方老师画了一幅画,一位妙龄女子,手持桃扇半遮面,相当有意境。他发给我,还说了此画的大致寓意,而且画上面写有前两句诗。而我看了,也生了兴致,就给他续改了后两句:“今时别过人离去,一抹桃花红尘中。

我笑着说,遥想美人么,我满足你。彼此会意一笑,他发来两个字:“到位。

方超群老师是位画家,不仅如此,他还能写文,并且能写诗歌,古文,一度令我钦佩不已。

那个时候,时常欣赏他的画,看他的文,真是开心。虽然,看他写的古文时,我看不懂,也不好意思问,于是自行百度了解大意,也算是对文字精进不少。

他这个人呢,有时很风趣,我们两个男人聊天也能赏心悦目哈哈大笑,也真是算得一个风景。我原以为,像他这样沉于艺术的大师,应该是那种庄严、酷冷的范儿,谁能想到他竟如此平易近人,还幽默动人呢。那时,我要叫他老师,他还阻止我说,你不要叫我老师,就叫我方超群吧。

我还记得,方老师画了个画,一连好几幅,都是女人的,挺坦胸露乳的样子。我给他发信息说,我在欣赏你的画。他回我,我猜你是在专看女人吧。好吧,算你老师洞穿秋水。但字面上,我还是说,我在欣赏艺术。他又说,别扯,跟我这儿还遮遮掩掩的干嘛。

我笑了。然后,我们就认真讨论起画,每一幅我都以我的眼光去解说,也不知道是不是解读正确了。不过,方老师说,基本上是没错的。不管他是不是真的认同,我心里真的开心极了。

我告诉他我不懂艺术,方老师赶紧否认,他说,你不是会音乐么?这不叫艺术?我说业余,他说往往高手就在民间。我无言以对,真想对他说,方老师,你能不能不要这样夸我?

后来,他说要学音乐,这回就换我说他了。我说,方老师,你留点机会给别人吧。他就笑了,说,我太难了。然后,他说,行行,我潜心画画吧。

有时候,他会看我写的文字,然后评两句。那时,我总是很担心,一看见提示信息是方老师的评论,就心怦怦跳,生怕自己的文字写得不好。只是,没想到他每次都是夸几句,或是就文抒发一下感想。有时,我忍不住问他,我的文怎么样,他说,还行。

我还认真捉摸过他话语里的意思,还行?到底行还是不行?为此,我就更加认真了,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写文这事儿嘛,有个人盯着,总会叫人进步的。用心的习惯,也就一直保持了下来。不求写得多专业,至少,要用真情实感。

我记得,那时薇薇总是跟他较劲儿,他俩就在评论区里,你来我往,连较个真儿都那么有趣。在他的画里,在他的文里,有时还有我的文里,总会看到他们斗嘴的样子。

看过方老师写生的文,很帅气的男子,很有艺术范儿。特别是他拿着画笔认真作画时,他神态真是一个美,原来欣赏一个男人也有着享受的成份。那时,他在太行山吧,赏画的同时,还欣赏到了一波美景,至今还回味呢。

他簇在一群青年男女学生之间,头戴红色鸭舌帽,一手拿画板,一手握画笔,绝美。只用一眼,我就认出了他。因为,一个人的气质和素养,总是在无形之中散发出来的。

那个太行山写生,他写的古文,当我兴冲冲打开他的文章,却是一头雾水。那会儿,真是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同时,心里还有些小小的埋怨,方老师,你干嘛要写古文?写个抒情散文不行么?

读其中一段,也能体会到他当时的心境:“清秋静美,收炎夏之浮躁与喧嚣,增宁静安详之容,如浓墨画卷,彰显成熟与厚重之意。一程山水,一处风景,皆付诸笔墨,淡彩依然,久久凝望,感慨万千,今别万仙山,各带欢愉去,匆匆七日间,再聚在何年?

而后,在文末,他写道:“那是一个不大也不是很出名的景点,但我喜欢,也许是过客,也许是归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被巧妙的安排相遇,并且一生都无法忘记,一生的回忆:那最美的相遇和经历!

的确,一生里,有些回忆是能被长久安放的。尽管,我不会作画,也从他的画里和文里,感悟到了一种清新脱俗,超越红尘的境界。说真的,我很敬佩他,除了艺术,还有为人。他的文字里,他的画作里,都有一种情怀,一种能让人向往美好的心境。

情,这个东西,并不是人人都能彻悟的,能将情融入艺术,便有了生气,变得活灵活现。画,始终是一幅画,静态的,但注入了情感,它便充满了人的气息,更能叫人赏心悦目。

我常说,一篇文,一个故事,而在我看来,方老师的每一幅画,也是一个故事。尽管我不能从艺术的角度去很好地诠释,但从他的画里,我却能看到很多的情感,还有那些线条色彩里所蕴涵的故事,或是作者的心境。

有时,我问方老师,我对画的品读对了么?他会重新将画向我解读一遍,然后我再比照,有些相差无几,有些却失之千里。好在方老师并不介意我的不懂,他就教我看画,从整体到局部,从线条到色彩,从元素到情感,从意境到表达的内涵......

当然,对话并不多,而我学得也不精进,以致于到现在,我又不会看画了。他还笑着对我说过,其实,正因为你不懂,才能更加准确地看懂画。

那时,我对这句话很懵,这怎么理解?他说,太专业,反而看不出意境了。反正,到现在,我还是一知半解。

如今呢,方老师再没露过面,忽然间挺怀念。怀念那些快乐的日子,怀念那些看画读文的日子,怀念那些完全听从内心无所顾忌和他谈聊的日子。

不知何时,才能再和他一起品画,亦或再来对画写句诗,也是极好的。可以不按格律,只求心境,只求彼此间的谈笑风声。

就像那时他题在画角的诗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今时别过人离去,一抹桃花红尘中。

方老师,珍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