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这一生有三天,分别是昨天、今天和明天。 人这辈子共有三个时间段,青年、中年和晚年。 在这个世间,往往是“今天”之人活得最为痛苦,往往是“中年”之人活得最为无奈。因为他们都活在了当下,一言一行都影响了未来的情况。 我们在昨天做了什么,那我们在今天就会身处在怎样的环境当中。人生其实就是一环扣一环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后续都会受到影响。 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我们需要努力去读书,勤奋去工作,而且仔细去找到一个我们所钟情的爱人。这,就是在给中年时的我们铺路。 当我们到了中年之后,相信我们都会有这么一种感觉,那就是身体机能逐渐衰老,精力大不如前了,可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却越来越多了。 这种较为矛盾的情况,往往会影响我们的往后余生。因为中年时的任何情况,都跟晚年时的人生息息相关。 在一定的情况下,我们晚年的生活质量不由60岁以后的我们决定,而由40岁以后的我们决定。因为40岁后的中年人生,那是人生新篇章的开始。 02 40岁,其实是人生的转折点。 千百年来,中国人都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那就是“四十而不惑”。也就是说,当人到了40岁以后,就该是活得不困惑的。 但是,这终究是前人的说法了。也许是因为古人的寿命太短,生活也较为简单,压力也不那么大,所以他们就容易有“不惑”的顿悟。 不过,当我们把眼光转到今天,现代人的寿命变长了,而且所经历的事情在增多,所遇到的困难随着年轻的增长在递增。如此,中年人就不是“不惑”了,而是特别困惑。 曾有一位作家在书中写道:“原以为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才是最惨的。殊不知在未来,当他们有了工作和家庭之后,不幸将会不期而至。” 40岁的中年人,其实面临着“中年”和“青春”的落差感。 就像一些本来还很年轻的80后,突然在某一天,现实跟他们说,你已然跟青春告别了,等待你的只有无奈的中年人生。 试想,他们会有怎样的感觉呢?只有无穷无尽的心理落差感,以及那满是忐忑的情绪和心态。 40岁,并非是中年的起点那么简单。有可能,它就是影响晚年的先决条件之一。 03 人是否“晚景凄凉”,其实在40岁那年就决定了。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身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到底在忧愁什么呢?其实就是在忧愁当下的情况和未来的情况。 曾见过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人,他虽然还算年轻,可早已是满头白发了。因为他每天都得为了生活而忧愁,连一丝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每天一大早起来,他最先想到的,其实不是吃什么早餐,而是想自己今天该要赚多少钱,到底一个月所赚的,能不能还清贷款,够不够家庭的开销。这是他每天的烦恼。 有些时候,他的妻子还会跟他吵架,他的孩子还会埋怨他给不起补习班,或者是课外拓展班的钱。 他自己也经常感慨,人到了四十岁之后,所有的问题和矛盾都会不期而至。有些时候,不是自己不想解决矛盾,而是矛盾多到自己都不想面对了。 试想,当中年人既要面临钱财的问题,又要面临家庭的问题时,哪怕他有着三头六臂,也难以面对这惨淡的余生。 而且,一旦这些问题愈积愈多,而且影响了我们跟家人的感情,以及钱财的积累,那我们的晚年,又怎么可能过得好呢? 晚年需要人照顾,也需要一定的养老费用。可你在中年的时候便跟家人闹了矛盾,关系特别僵,连钱也存不到几个,那晚年的危机肯定会不期而至。 04 写到最后 既然说40岁的情况能够影响晚年时的生活状况,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够为晚年做好相对应的准备呢? 首先,我们应该从观念上入手,要树立“稳中图进”的观念,做一个稳扎稳打的人。 中年人最需要的,其实不是什么冒进的思想,而是“脚踏实地”的选择。因为稳扎稳打,才能够让人躲避不必要的风险,迎来安稳的生活。 另外,我们还需要做一个拥有好心态的人。要知道,人的心态怎样,往往会决定人之未来如何。心态,那是人生的指南针,足以给人指明一条康庄大道。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跟家人搞好关系。人到晚年,我们需要“养儿防老”,也需要有“老伴在旁”。那么,跟家人的关系好一些,对于我们的晚年来说,那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中年,看似可怕,其实它并不可怕。只要人心未老,依旧对未来有着独特的憧憬,相信我们能够愈挫愈奋,拥有幸福的余生。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