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3岁丧偶想找老伴,媳妇骂我不正经”,老年人的孤独年轻人不懂

 深情解读 2021-07-11

《奇葩说》第六季有个辩题很有意思:“奇葩星球黑科技:每个人都可以按键复活一位最爱的人,你支持吗?

正方辩手程思博赞成复活科技的出现,因为这样,可以重新定义生与死。对于那些在意外中丧失亲人,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项希望和权利。

我觉得这个辩题很有意思,我想,如果可能,一定会有很多人选择愿意支持。

因为人们活着,有时候最害怕的并不是生老病死,而是孤独。孤独,便是没有人能理解你,你尚且还活着,可是感觉灵魂已经不在了,便觉得自己活着很没有意思。

人到中年最孤独,因为,上下都够不着。年岁在那,说老吧,又还能自力更生,说年轻吧,身体又大不如从前。

53岁的秦阿姨,每天都很怀念过去,她觉得自己活得很孤独,哪怕跟儿子媳妇一起生活,她依然觉得融不进他们的生活圈子里去。

儿子媳妇每天都很忙,根本没人能陪伴她好好说说话,解解闷。可是她心里的苦衷,他们根本不懂,婆媳关系也差。

她说:

我才53岁,丧偶想找老伴,媳妇骂我不正经,心里特别难受。

我没有女儿,只有一个儿子,我老公几年前就病逝了,从生病开始,我就一直照顾他,直到他去世。哪怕因为他的病情,让我又苦又累,但我却觉得,至少身边有个人在,还能说说话,你就睡在他旁边,都觉得踏实。

他去世后,我一下子就觉得好像失去了什么,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我在老宅一个人住,儿子不放心我,把我接到他家,我媳妇嫌弃我,这个习惯不好,那个习惯不好。

我也赌气过,想回老家去,可他们又不让我走,走了孙子就没人带。带孩子让我感到筋疲力尽,媳妇也不会说一句感谢,只觉得,这就是当婆婆的本分,是应该的。

有时候孩子生病了,媳妇会埋怨,连个孩子都照顾不好。我的心里特委屈,还不能跟儿子说,说了儿子又会找媳妇理论去,这样就知道是我在背后倾诉的,他们夫妻俩又因为我吵起来了。

我活着太难了。好些话,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憋在心里,闷得慌。我在儿子的城市里,连个朋友都没有,特别想回老家,可老家又只剩我一个人。

孙子小的那几年,虽然累点,但至少时间过得快一些。孙子上学去了以后,我除了在小区里看那些同龄人跳舞,也不知道该干什么。我并不喜欢跳,放不开。有些同龄老姐妹,总是叫我:没事的,不难的,学学就好了。

我特不好意思,觉得我一个农村出来的,都不好意思跟他们站一起。

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很难迅速融入新环境。

有个老头年纪比我大个四五岁,看起来还很健朗,又很健谈。没事就找我说说笑笑,熟悉了,我们就聊的话题多了。

其实到了我这个年纪,还能想什么呢?无非就是想找个人解闷,说说我们这个年龄段才会理解的烦恼而已。

我媳妇下班瞧见了,气冲冲跑回家,便开始怒骂:“我已经压力够大了,你别想再给我找个后公公,我养不起。”

我说我没有,不就是跟他聊聊天而已,哪就像你说的这么龌龊。

媳妇骂我老不正经,平时看起来不声不响,没看出来,原来这么会装。说他们还房贷养孩子已经压力够大的了,要是我再找个老伴,问他们要生活费,将来老了还要照顾他,门都没有,想都别想,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50岁开头的女人很难,不像男人,男人再娶,子女很容易接受,女人再嫁,别说外人会说三道四,就连自己家人,都会反对。

其实,我也只是想想而已,那老头也刚好丧偶,来大城市里帮儿子带孩子,儿媳妇有时也会嫌弃他带不好,虽然不会像婆媳这样闹出巨大矛盾,但两代人生活在一起,多少不是那么方便。

所以,我和他之间,共同话题很多,有种他乡遇故知,患难见真情的感觉。

他还有一个女儿,倒是很开明,还跟他说过,如果爸爸还想结婚,会支持他,老了有个伴也挺好。

我压根就不敢在儿子面前提,儿媳已经将丑话说在前头了,我还去碰这个茬,只会自讨没趣。

老年人的孤独,年轻人不懂。

他们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会明白,精神慰藉远比金钱重要。

新面纱说:

秦阿姨的经历,让我想起《都挺好》里的苏大强,为什么执意要跟保姆蔡根花结婚,其实并不是喜欢她多漂亮,多温柔,而是,丧偶后出现的孤独感。儿女们出国的出国,上班的上班,根本没时间管他,陪伴他。子女们以为他很作,其实,他是想求关注。

蔡根花的出现,满足了他的精神需求。给他带来快乐,赶走了孤独。所以,他怎么都不相信蔡根花是个骗子,骗了他的感情。

老了,注重感情和精神远远超过金钱。

面对老人丧偶,想要再找老伴的问题,我倒觉得,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子女又没什么时间陪伴老人,我倒是很支持老人再婚。

老人再婚,就是老不正经吗?其实不是,谁规定,人老了就不能再谈恋爱了?

关爱老人,并不是只管他们有没有吃饱,住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也要考虑他们快不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