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粉》清秋自嘲是“乡下人”,引发婚姻危机,混豪门没背景不行

 深情解读 2021-07-11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哪个年代都是不变的真理。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大家庭里,总有几个让人特别讨厌,喜欢四处搬弄是非的“八卦精”。你要是得罪了她,就等着吃亏受累吧,她在暗中给你使绊子,你是怎么被大家排挤的都不知道。

《金粉世家》里的三少奶奶王玉芬,性格就让人非常讨厌,为人刻薄,喜欢搬弄是非,到处给人找茬。

按理说,冷清秋跟王玉芬八竿子打不着,也没有哪里得罪她,全然是王玉芬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自己无事生非。

再加上冷清秋性格又有点高傲,不屑于去解释,不是很愿意和大家打成一片,结果就成了王玉芬口中的“瞧不起”她们没文化了。

冷清秋无意间得罪王玉芬,要从结婚这件事说起。

金燕西本来跟白秀珠感情很好,恋爱中的小情侣嘛,难免吵吵闹闹,发生口角,但那时候的金燕西已经开始变心了,喜欢上性格独特,模样清纯的清秋。

当一个男人变了心,女朋友再好再漂亮,都入不了他的眼,说什么都是错的,做什么都不对。

金燕西就是那样的男人,一心想甩掉白秀珠,花尽全力去追求冷清秋。清秋本来是个学生,社交圈子窄,哪里知道有个白小姐的存在。再加上燕西为了清秋,又是花钱又是买礼物,各种讨好。

哪个女孩子不愿遇到对自己好的男人呢?出身贫寒的清秋,一时之间被物质迷惑了眼睛,于是就牺牲了自己的色相,未婚先孕了。

为了遮丑,金燕西仓促办婚礼,清秋也就顺利嫁进豪门。从此婚姻生活可谓坎坷,首先最难应对的就是人际关系。

那一头,王玉芬本来一心想撮合燕西和秀珠,她这个媒人做定了的,没想到几个月功夫,新娘子就变成了冷清秋,王玉芬的内心自然不好受。她总不能迁怒于燕西,所以就将这笔账算到清秋的头上。清秋刚进门就无意中得罪了王玉芬,实在太无辜了。

一个人看你不顺眼,你做什么都觉得针对她,说什么都好像在讽刺她。

王玉芬和清秋的关系,就呈现这种状态。

清秋作为刚嫁进来的媳妇,婆婆给点赏赐,本就应该,这是做婆婆的高明,一碗水端平。

有一次,清秋端着婆婆赏的东西经过大嫂吴佩芳的屋子,吴佩芳出于客气,喊她进屋里坐坐,清秋拒绝了,说改天再聚。

清秋只是没注意到细节,喊了大嫂,没喊三嫂,结果王玉芬就内心戏十足,说清秋瞧不起她,故意不喊她。

故意找茬的人,你就是不说话都有罪。

不仅王玉芬为人刻薄,喜欢挑拨离间,就连她的仆人张妈也是同一类人,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清秋的婚姻,刚开始还很甜蜜,跟燕西的感情还算稳定,后来慢慢生出嫌隙,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在于第一次吵架。

这一次吵架,看起来像是无端发生,实则是人为造成。

吴佩芳肚子越来越大,就请妹妹吴蔼芳过来商量准备生产的东西。两个人拉家常,吴佩芳悄悄告诉妹妹清秋已经怀孕四个月以上。而清秋嫁进来也不过五个月,所以,她们都怀疑清秋是未婚先孕。

吴蔼芳又是清秋的伴娘,所以顺道去看看她,和她说说话,本来清秋只是闲聊,又节省惯了,拿出自己从娘家带来的一套紫泥茶具待客。

吴蔼芳为人很善良又厚道,就夸这套茶具很古雅,很适合清秋的品味。

清秋呢,不过是自谦,道:“吴小姐,你说我古雅得很,在另一方面看起来,也可以说我是乡下人呢。”

吴蔼芳道:“可不是!这也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本来这样说并没有什么大毛病,却被王玉芬的仆人张妈听了去,这些豪门里的下人,真是个个都是人精,势利眼,本来偷听了主子说话,就不该搬弄主子的是非,要是换作厉害一点的主子,直接就赏巴掌了,这些下人,也就瞧不起清秋的出身,欺软怕硬罢了。

张妈听了清秋的话,以为是中伤她的主子王玉芬,转眼就故意到王玉芬那里去告状,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

张妈道:“我听到七少奶奶说,人家都笑她呢!她那意思,她也是学生出身,什么都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瞧她不起,说她是乡下人呢?”

王玉芬道:“学生出身算什么?我们家里的小姐、少奶奶们都也认识几个字吧?她不过多念过两句汉文,这也很平常。凭她那种本事,也不见得有多少博士硕士会轮到她头上去。她不要夸嘴,过几个月再见,到了那个时候,我看是我的嘴硬,还是她的嘴硬?”

张妈道:“可不是,凭她那种人,哪里也能够和三少奶奶比哩?你府上做官做了好几辈子。她家里那个舅舅,做喜事的那一天,也来了。见了咱们总理,身上只是哆嗦,我看他那样子,他家里准没有做过大官。”

王玉芬道:“不要瞎扯了。我和她比,不过是比自己的人品,她家里有官没有我不去管。”

张妈道:“怎么不要管?就是为了她家里没有官,才有她那一副德行!”

王玉芬已经够刻薄的了,没想到一个下人,也狗眼看人低,将清秋鄙视得一无是处,再怎么穷也是普通人家里的正经小姐,不至于沦落到要当奴才。

可见,想要混豪门没背景不行。光主子与主子之间,就是一场豪门争斗,下人们更是趋炎附势,专挑软柿子捏,堪比宫斗。

清秋就算再有学问,模样再好,也只有一张嘴,顶不过那些刻薄之人的好几张嘴,要怪就怪,自己不该一时鬼迷心窍,才未婚先孕不得不结婚。以为前途一片光明,没想到,豪门于自己而言,根本就是火坑。

当初燕西带她去看舞会的时候,就说过她是乡下人,别说没见识的话。现在清秋不过就一句自嘲自己是“乡下人”的玩笑,就引发婚姻危机。

王玉芬听了张妈的搬弄,转眼就到吴佩芳那里去嚼舌根了,无意中又被清秋听了去,心里难受得很。

王玉芬在妯娌这里搬弄完了还不算,还特地跑到燕西面前明褒暗贬,将张妈听来的是非,又添油加醋地跟燕西说了一遍。也因为她的挑拨离间,清秋的婚姻岌岌可危。

当天晚上,燕西喝了酒,醉醺醺的回来。清秋就劝他好喝少点酒,注意身体,燕西就不乐意了。清秋劝不动,只好叹气。

燕西道:“这几天,你有什么事不顺意?老是找这个的岔子,找那个的岔子。”

清秋道:“哪来的话?我找了谁的岔子?”

燕西道:“你以为这话,好个委屈吗?我这话也是人家告诉我的,并不是我瞎造的谣言。你自己知道理短了,说不过了,就打算一哭了事吗?”

明明自己是无辜的,却被丈夫这样冤枉,清秋内心很委屈,但她又不解释,越想越伤心,越伤心就越哭。

燕西这个时候已经跟白秀珠死灰复燃了,见不得女子哭,就心生厌恶。他们的婚姻,也就生了嫌隙,从以前的恩爱甜蜜,经过了王玉芬和张妈的这一次挑拨离间,就转变为两相猜疑,越走越远,到最后,清秋忍无可忍,直接离婚,以此挽回自己的尊严。

作者:新面纱,【深情解读】栏目作者,专注于探讨婚姻、两性话题,左手带娃,右手写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