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州宴老板娘走不出角色,活该被骂

 干嘛播客 2021-07-12

这是干嘛播客第2673篇原创,共3032字,阅读需8分钟

长按下方二维码,购买专辑听原文!↓↓↓↓

演员当主角的时候,只想自己的喜好,不给配角戏份和发挥的空间。片子出来后,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商业价值,完全没有看头。因为主角以自身为主,自己怎么爽怎么来,抠图,从1-10念数字对口型全来了,片子卖不出去。以后没人投资,沦为连演员都算不上的“网红”艺人,连配角都当不上。

~ 壹 ~

香港演员邓萃雯说,以前只演女主的戏,非女一号的戏不演。于正曾经有个戏,因为邓萃雯觉得不是女主给拒了,才找佘诗曼演。有一次她接了一个戏,演卖菜的,发现和她搭档的廖启智不管演什么角色,都能发自内心的认真去做。

廖启智已经走了,他在抖音上有个很经典的片段,《杀破狼》中,和任达华一起吃饭,任达华说:“脑子里长了个瘤。”廖启智:“医生怎么说?”任达华:“医生说没什么办法了。”廖启智:“那就是没什么事。”任达华吃完饭先走了,他走后廖启智把碗摔了。

表现出那种平时大家在一起嘻嘻哈哈,但是被朋友的事情震撼到,又隐忍不发的状态。虽然这部戏他是配角,但比主角还出彩。廖启智在《门徒》中演的警员,也是很出彩的角色。

今天聊:职场配戏法则。

老是有人让年轻人站在舞台中间、做官、实现理想,却没人告诉他们,做配菜、配角去辅佐他人成功也是可行的。现实生活和理想是有差距的,当年文章演的《少帅》,最让人难忘的居然是李雪健老师说的:“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无论是职场还是当演员,千万得记得,身上的光亮是工作带来的,离开这个工作岗位什么都不是。工作行为以外是自己的生活,只需要踏踏实实生活即可,不需要人身依附、前呼后拥。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做演员认真入戏就行,拼命努力当主角,必须得有主角的样。

 

《叛逆者》最近比较火,朱一龙说,和王志文老师配戏的时候,很紧张,剧组的每个人都紧张。因为和王志文老师配戏比较难配,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压住。就像当年老帅把少帅压住一样,李雪健老师分分钟压制住文章。

如果一个主角,只懂剧本的内容,不懂剧本以外的内容,就会被死死的压制。朱一龙为了防止发生这样的情况,经常请教王志文老师,做到很痴迷、很纯粹的对待这个戏,把自己给出去,达到“戏痴”的状态。到了演戏的场合,没有主角和配角。大家都在演戏,给对方递话、递事、递表情、递动作、递生理上和表情上各种各样的反应。

 

徽州宴女老板说自己有钱,狗都比人值钱,得罪了公众出来道歉。网友说是德不配位,我认为是上台的角色,下台还带着。真以为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工作角色是合一的,在员工面前讲的话和在社会大众面前,应该是两副话。

做保安工作感受最明显,穿上保安服,就得对业主点头哈腰,做好服务工作;脱了保安服,大家就是朋友,都是社会人,谁也不用服谁。一线城市社会分工明确,大家都是这样,三四线城市容易走不出来,脱了戏服,人还在戏中走不出来。工作当中别加戏,生活当中别入戏。

~ 贰 ~

有人说,中国的公务员工资,就不可能高。像香港一样高薪养廉,会产生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的习惯和习气,不挤地铁、不坐公交、不去菜场买菜,不知道老百姓的疾苦,怎么能给老百姓做好服务。得让公务员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过一般人的生活,也得为学区房消耗精力。

不能产生特权思维,无论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下班后,大家都是平等的,谁也不服谁。挣再多的钱,也是工作中的收入,而且必须是合法的,真金不怕火炼,最好的状态是闷声发大财。

最近吴晓波的“精英论”得罪了很多人,这届年轻人很聪明,不会因为貌似高大上的贩卖焦虑的话所触动。因为对他们没用,位子你们这些人占着,钱搂着,房子租出去,我们来大城市租你们的房子,给你们当“干电池”,留不住还得回老家。

 

“学区房”现在也要搞平均化,以分配生为主,。会制度的变化,是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组成的社会,制度也会倾斜于普通人。如果在中国社会是两张皮,就会很麻烦。现在杭州拍地,都必须配廉租房、公寓房,一个社区,上、中、下各个阶层都有。打破围墙,富人知道穷人在想什么,穷人盯着富人,一圈一圈围起来。不像美国那样搞贫民窟,一街之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北京的廉租房、保障房必须在豪宅旁边,地段必须好,土地出让的时候就规划好,必须搭着卖,而且不能建围墙。不能试图把穷人和富人隔开,大家都是建设社会主义,下了班都一样,穷人在生活中,暂时是配角而已。配角也是演戏的,一部戏中,配角也很重要。主角只是在一部戏中是主角,主流的生活中,配角才是占据主角位置的部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剧组中聪明的大明星,经常请大家喝奶茶,每个人都有。就像富人挣了钱做慈善,做主角挣的钱,其实是配角身上剥下来的。中国的农民工制度,为什么要对农民工好点?他们是抛弃妻女,让子女在老家做“留守儿童”,来伺候你们一家大小,从而补贴城市,做“干电池”,一代一代把城市拱起来的主力军。城里人和农民工相比,无非是多读了几年书。

~ 叁 ~

做主角的人要懂得、同情配角的不容易,自己不一定哪天也会走在配角的路上,不可能一辈子都演主角,总有给别人配戏、落幕的时候。各领风骚最多十年,大女主袁泉也在演配角。演员就是一个工作,不可能一辈子当主角,王志文老师演顾慎言,李雪健老师给文章配戏,都正常。

从当上主角的那一天,就会有往下走当配角的时候,往下走也不是不好。李雪健老师多么热爱表演,这把年纪还觉得在剧组里,艺术生命永存,再难再苦都要把戏演好。

各行各业都是这样,风光能持续多久?极度追求一定要演主角,是一种病态。

下半集讲:职场中,心态要放平,不知道哪一天会落别人手上被整。当主角的时候不要吃干抹净,要想着多为配角们谋福利,结善缘。很多老家伙,该退休的时候才想着跟大家处好关系,已经晚了。

人不能只往自己碗里搂肉,平时要和兄弟们搞好团结。人心向背,职场中搞愚民政策,不让人才流动,搞996,不让人有对外比较的力气和精力,也没有提升自己的水平。996两、三年后人就废掉,整个人就献给了工作,对老板来说是最安全的,但实际是用制度造就了一帮废物。

天天加班哪里有时间提升自己?必须要给他8小时以外充电的时间。有人提议让老师取消寒暑假,做托管班,那老师也就没时间充电提升了。

当主角的时候不考虑配角的感受,养出来的配角也是一帮废物,戏就没人看。行业或者公司,就容易陷入妄自尊大的危机中,由于眼中看不到对手,整个公司会破产。

下半集我们给大家揭秘俄罗斯套娃的最后一层,欢迎大家收听。

写在最后: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在得意的时候,多同情还在努力的人,传递正能量,让身边的人和你一起优秀,不仅可以鞭策自己更努力,而且一旦走下坡路,仍然有人对你真诚以待。

尊重每一个生命、每一片落叶,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有主角就一定有配角,有成功者就一定有失败者。主角的光辉是配角烘托的,成功者踩着失败者的尸体登上山顶,莫忘来处,温柔以待,才能做一个能持久发光的人。

---Chris


本篇文章节选自  干嘛播客-《职场生存力》专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