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湿
2021-07-12 | 阅:  转:  |  分享 
  
湿气的产生一是要有水,二是要有热。有热才能使水蒸腾起来,变成湿气。感于寒湿,则民病身重胕肿,胸腹慢。--《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舌头又白又腻,舌
体比较大,舌质比较淡,没那么红,舌头旁边有一圈牙印。有的舌苔不仅比较腻,还偏黄,就属于湿热了。如果不偏黄,就属于湿邪或者寒湿之邪侵
犯人体了。湿气重,大便溏泄,泄泻,里边有水谷不能被消化的样子,有时候拉的时候肚子疼。如果湿热,大便黏腻不爽,味比较大。小便偏于浑浊
,偏于黄,就是有湿气了。湿气比较重的人,形体偏胖,尤其是腹部,肚子松软比较大。脸上老犯油光,脸上起痘痘、起粉刺、起痤疮,这种就是有
湿邪。湿可以困脾,导致脾运化功能失常,湿邪比较重的人口气比较重。大气当中的湿—雾天沼泽地、湿地湿邪可以侵犯人体,从人体的皮、肉、筋
、脉达到体内,包括自然界的湿气、雨水或者久坐湿地。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它从皮肉筋脉侵犯到人体的肌肉、
筋脉、骨骼,阻止气血的运行。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素问奇病论》肥甘厚味可以在人体
内化热成湿,这些湿和热互结往上走,就会形成口里黏腻不爽,有人还有点甜味,有人口气就偏重了。得之于饮食。湿是水跟其他物质的结合,湿不
完全属于水,属于土的性质,土又归属于脾。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当脾功能不好的时候,湿可能就会产生。
当其他脏腑病变了,可能会影响脾脏,导致脾功能不健全。脾功能障碍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这些水谷精微就停滞在一起形成湿气。聚于胃,关乎肺
。--《素问咳论》这是咳嗽有痰的一个主要机理,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凝炼的东西产生于脾,脾功能障碍产生了痰,排出是从肺
里排出的。湿跟水是同一类的,水是属于阴的,湿的特性之一就是湿为阴邪。阳是主动的,阴是柔弱的、隐藏在里边的、不动的。湿偏于阴险,雾、
泥质的沼泽地。湿偏于阴,能掩盖一些事物,把别的给蒙蔽住了。身热不扬,扬是发散。湿邪对阳气的损伤,一方面是制约、消耗,另一方面是困阻
,使阳气的功能发挥不出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素问生气通天论》我们身体上的阳气就和太阳一样,人体有阳气,就可
以活动,人就可以有精神、有思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正常,人的精神活动就正常。而人的筋脉也靠阳气温养,阳气旺盛、功能正
常,人的筋脉活动就正常。如果湿邪偏盛,伤了阳气,阳气不振,人的精神活动就下降了。神疲,精神状态不佳,情感偏于淡漠,人也不愿意活动,
这就是阳气被伤的表现。脏腑的功能也是人体阳气的表现,脾主运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运,让它活动起来,水谷、精微、糟粕在人体都不能久停
,精微运到全身,糟粕排到大肠,排出体外,水液也得变成津液,遍布全身。脾胃的这种功能就是阳气的表现,阳不虚说明功能是正常的,阳虚说明
功能减弱了,该运运不出去了,停在那不走了。湿伤阳气一方面是要消耗阳气,另一方面可以困阻阳气,使阳气作用发挥不出来。湿作用在脾胃,这
两个方面都有,一方面制约了脾的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困阻了阳气的运行,使水谷精微、糟粕、水液不走,停在那里,产生了胀。感受湿邪的人,
一个挺明显的表现就是胸腹胀满。湿困脾,使得脾阳的功能,脾气的功能不能完成化的作用,导致水谷不能被消化,聚集在这儿。湿伤脾胃导致了水
谷的凝滞、聚集,如果化热了,就变成了湿热,产生湿热的泄泻,表现出来大便又黏又稀,不成形,臭味难闻。如果没被化热,就是水谷没被消化,
形成完谷不化。阳气如果功能正常,有温养筋脉的作用,使得筋脉柔软自如。如果湿邪太盛,损伤阳气,导致阳不能温养筋脉,会出现筋脉拘急或弛
长,这就形成拘挛或痿证。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湿和热结合就是湿热,和寒结合就是寒
湿。湿热舌头偏红,舌苔腻胎,偏黄,腹胀,大便偏黏,沾马桶不好冲。寒湿舌头不红,舌苔不黄,怕冷,像坐在水盆里一样。阳气本身还有运行气
血的作用,“气为血之帅”,阳气一旦被阻,血就会停滞、阻滞,形成“痹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湿气胜就是着痹,感觉肢体困重、
麻木加上疼痛。这就是湿气阻滞阳气,使阳气不能正常运行气血导致。祛湿清热:黄柏、知母、生薏苡仁、乌梢蛇、威灵仙、萆(bi)薢(x
ie),湿邪阻碍气机,困阻阳气,使阳气不行,气血也不能很好的运行。湿邪有一个特性,比较重。因于湿,首如裹。--《素问生气通天论》人
感受湿以后,一方面困阻阳气,使阳气不能正常上达,到达我们的清窍,就不能温养清窍,使头不精神。另一方面,湿困阻清窍,把清窍包裹起来,
产生特别沉重的感觉。困重、沉重的感觉就是湿邪为患所导致的。湿的另一个特性就是浊,秽浊、垢浊。湿的病邪产物偏于浑浊不清的,因为它与其
他的东西揉在一起,而且它是不动的,不运行的,停留在那儿,容易产生变化,产生新的东西。面色晦暗,偏于黄或黑,没有光泽,这就是湿邪导致
的。脸上气血特别丰富,湿困扰邪气,困扰气血,气血不容易到达面部。由于湿的困阻,导致皮肤新陈代谢的功能降低,废物排不出去,色素就沉淀
。汗出见湿,乃生痤疿。--《素问生气通天论》出汗又遇到湿,湿就会停留在汗孔里,郁而化热,进而成疮,进而成小疖子、小痘痘。容易生痤疮
的、长粉刺的、长痘痘的,脸上都是油光光的,祛除湿邪。案例:脚踝长湿疹,湿邪停留在人体。二便秽浊,就是湿邪为患。由于湿停留在人体,困
扰脾胃,脾胃不能很好的运化水谷,就会郁而生热。这些湿郁在一起可以变质,可以腐败,产生一些秽浊之物。水液浑浊,属于热。湿热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秽浊。稀白痰,寒。黄浓痰,热,量特别大,湿热。带下秽浊,偏于湿热。湿和热互结以后,如油入面,难解难分,也难以祛除,容易产生
秽浊之象。湿特别黏腻。有人感觉口中特别黏腻,睡醒以后口都张不开,好像被黏住一样,舌头吐出来也特别费劲。食欲不好,有时候还恶心。大便
稀溏,全身没劲。人老感觉特别疲乏,特别累。这就是湿邪的侵犯。有人口里不是黏,而是发甜,吃什么都感觉嘴里有一种甜味。有病口甘者,病名
为和……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dan)。--《素问奇病论》瘅,通“疸”,热的意思,脾有热。当脾有热的时候,这些水湿的运化、津液的
流行就差了,差了就会停滞,停滞就形成了水湿的停留。脾本身有热,热跟湿结合,热还有蒸腾的作用,再往上一蒸腾,到嘴里了。出汗,有的是湿
邪,有的是阴虚,有的是气不足。头发油腻多跟湿有关系,湿热上蒸。精气不足,头发也会油腻。口中甜的病人,舌头都比较厚腻,舌苔多。湿爱走
,如果不走,不流动,就会阻塞气机。湿性黏腻,导致气机不是特别痛快,水谷不是特别痛快,大便走的时候也不是特别痛快,就产生了便难。有些
人有便意,想去便,但是拉的特别少。大便质地并不干,但是排便困难,好像没有力气拉,而且次数虽然多,但每次量特别少,拉完以后好像还有
便意,这就是湿邪为患得便秘。脾运化水谷不利,可以造成排便困难,也没有劲去拉大便。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灵枢口问》溲便,大小便
。里头有湿邪,还有脾气不足,有这种情况的人,常常伴有疲乏、劳累,没有劲,也就是脾虚湿盛。湿可以困脾,导致气机不正常。另一方面,还可
以导致脾运化水谷不利,更加的产生湿,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有这种症状的人,腹部特别胀,这就是气机不通表现出来的。有些人出汗好像油汗,黏
黏腻腻的,特别不爽,这也是湿的表现。黏腻还有点隐藏性,湿邪隐匿,缠绵难愈。感受湿邪以后,并不是马上发病。过一段时间以后,才慢慢表现
出来。有人感冒两三个月过不去,一种是正气虚,邪气去不掉,这个时候散邪解表,补益正气。另一种是有湿邪在里面,湿邪黏腻,缠绵难愈,这个
时候要祛湿。缠绵难愈,久久不能收到功效的,里面往往有湿邪。这也是湿邪黏腻的一个特性。夏至以后到处暑,这个阶段属于长夏季节,湿气比较
旺盛,容易侵犯人体。有渐于湿,以水为事…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素问痿论》渐,侵犯。居住环境比较潮湿,住的地
方比较低洼,旁边再有点水塘,湿就容易侵犯。“以水为事”,在水里工作的,老跟湿打交道。过食肥甘厚味,鱼、虾、肉,口味比较重,湿邪就容
易侵犯人体。①肌肉不健壮,松松耷耷的,多于内向,沉静,不愿意多说话。怕凉,手脚不暖和,稍吃一点冷的东西就会腹泻,喜欢太阳。这样的人
被湿邪侵犯以后,容易水肿、痰盛的咳嗽这些寒湿的痹症,腰疼、腿疼、腰酸,也容易抑郁。--阳气不足,多吃牛肉、羊肉、鳝鱼、韭菜、辣椒、
姜葱蒜、芥末、花椒、胡椒,少吃黄瓜、柿子、冬瓜、藕、西瓜、荸荠。②身体比较肥胖,性格温和,处事稳重,不急不躁,善于忍耐,经常出油汗
,黏腻,手脚心也容易出汗,身体肢体沉重,不轻松,口里也经常黏腻,这些人懒,不愿意动,老爱躺着。舌头比较淡,大,舌头周围有一圈齿痕,
舌苔偏腻。这样的人不太喜欢潮湿的环境,造成心烦气乱。夏天潮湿暑热就比较难过,发病多一些眩晕,容易得中风病、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症。
这是以湿邪为主的患病,偏于痰湿比较偏盛的人,因为有内湿,就容易遭受外湿。饮食清淡,多吃葱、蒜、海带、冬瓜、萝卜、芥末。③还有一类人
,有的偏胖,有的苍瘦,这是偏于湿热的体质,容易急躁,火气比较大,说点什么事就发脾气,急躁易怒。鼻子和面部油腻,容易长疙瘩,嘴里发苦
,口气比较重。嘴里老感觉有异味,大便黏腻不爽,小便浑浊。女子带下味大,色泽偏黄,男子阴囊潮湿,多汗。湿热偏盛,饮食清淡,多吃赤小豆
、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丝瓜、葫芦、冬瓜、西瓜,少吃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烟酒。这类人少熬夜,不要过于劳累,居住环境偏于干
燥,进行大量的、有强度的活动。这类人容易顽固性失眠,情绪容易紧张,产生焦虑、抑郁。千寒易除,一湿难祛。湿跟水是归属一类的,湿也是往
下走,对于湿邪也要淡渗利湿,让它从小便解。另外还要祛除源头,把水祛除了,可以采取发汗的方法,把水邪、湿邪从汗表排出体外。脾如果不健
运的话,湿就会停留,因此还要去健脾。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治疗湿首先要用热药,用
温热之品化湿,再用苦药化热、化燥以祛湿,淡味药从小便祛湿、利水,酸归属于肝,行木气,木可以治土,酸味药治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素问脏气法时论》最怕湿困扰脾,困扰气机,这个时候应该用苦味之品去醒脾、健脾。温燥化湿。洗完的衣服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或者用火烤一烤,衣服干得就快,水分就从里头被蒸发掉了,这就是温燥化湿的简单道理。行气化湿。脾可以运化水湿,使气机运行起来。当气运动不起来,可能就会有湿的产生。有湿的人可以宣宣肺气,宣肺行气。淡渗利湿。湿跟水是一类的,水往低处流,用淡渗之品,茯苓。案例:一天拉稀两三次,有便意但量不是特别大,大便比较黏。疲乏无力,干一点活就累的不行,大便量就增多。有湿邪在体内的时候,不能去大补,要把湿祛了再补。
献花(0)
+1
(本文系baby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