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乳喂养要一直按需喂养? 关于母乳喂养的几个误区, 你信以为真没

 云语禅心 2021-07-12

越来越多的宝妈意识到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很多孕妈妈都决心母乳喂养,但宝宝出生之后总是“困难重重”,想要纯母乳喂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还有很多不靠谱的母乳“传说”,让宝妈误信母乳喂养的误区,成为了母乳喂养的“绊脚石”。糖妈总结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建议准妈妈提前收藏。

关于母乳喂养的几个误区,看你信以为真没

母乳是6个月以内的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物,能够满足宝宝所有的成长需求,而且还有助于宝妈的产后恢复,可以说是“一喂两好”。

点击加载图片

但总有一些真假难辨的说法,成为母乳喂养的“绊脚石”,宝妈为了宝宝好,只能您可信其有,糖妈就在这样一一戳破,为宝妈“避雷”。

误区一:母乳喂养一直要按需喂养

按需喂养是我国传统的母乳喂养方式,觉得宝宝饿了就要喂,宝宝想吃就要吃,这对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是“宝典”,但不适合三个月以上的宝宝。

点击加载图片

出生前三个月的宝宝,一直忙着“长大”,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醒的时间都是用来汲取母乳补充营养,然后继续通过睡眠的方式,给自己的成长按下了“快进键”。

宝宝出生三个月后,宝妈的乳汁分泌逐渐增加,如果一味的按需喂养,可能出现喂养过量的问题,而且影响宝宝建立有规律的作息。

宝宝满三个月之后,宝妈在母乳喂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宝宝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更有利于宝宝的成长发育。

误区二:宝宝6个月之后,母乳没营养

很多宝妈都听说过这个说法,6个月以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糖妈推测,这种说法应该是奶粉商人为了促销想到的。

一般宝宝6个月以后要加入辅食,但并不是说母乳没营养了,母乳还是那个母乳,还是最能满足宝宝成长发育的“配方”,只是不能够满足宝宝全部的营养需求而已。

点击加载图片

母乳分为四个阶段:

初乳在产后的2-5天,含有多种免疫物质,可以支撑宝宝6个月的“病毒免打扰”,营养丰富,是新生儿“最好的礼物”。颜色为淡黄色,质地最为浓稠。过渡乳,一般指产后的5-10天,是初乳和成熟乳之间的过渡期,过渡时期成分变化比较大,营养比例不是很稳定,但时间最短。成熟乳,成分比较稳定,蛋白质含量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还有助消化的酶类和免疫物质。成分是为宝宝成长“量身定做”,不是配方奶能够给取代的。晚乳,宝宝出生10个月之后,乳汁的营养成分明显下降,蛋白质含量仅为10%,不过母乳中还有很多无可取代的成分,建议喂养到一岁半到两岁。

误区三:母乳的多少跟胸部大小有关

很多人都误以为“乳房的大小,跟乳汁的多少有直接关系”,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平时所说的胸大,主要是指胸部的脂肪含量多,乳汁分泌依赖的是乳腺组织,还有体内分泌的催乳素和催产素,再加上宝宝的吮吸动作刺激。

点击加载图片

如果宝妈产后乳汁分泌比较少,可以让宝宝通过吮吸动作刺激,更有助于乳汁的分泌。

糖妈一个宝妈朋友,生娃前一直担心自己的胸小,没有足够的乳汁喂宝宝。产后乳汁分泌丰富,奶水很足,经常出现喷奶的问题。

每次喂奶都要先用吸奶器吸一下,才能避免呛到宝宝。

误区四:宝宝叼乳头,是因为吃不饱

很多宝妈都采用奶睡的方式,可以省去专门哄娃的过程,吃着吃着就睡着了。

有些宝妈听信了“宝宝叼奶头,是因为吃不饱”,觉得只要宝宝不松口,就要一直喂宝宝,以免宝宝吃得少,影响到成长发育。

点击加载图片

其实,宝宝喜欢与妈妈亲近,喜欢窝在妈妈怀里,喜欢跟妈妈可以有皮肤接触,是生长发育中的心理需求。

宝宝婴儿期有很高的心理需求,特别是来自妈妈的爱。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宝宝被妈妈抱在胸前的时候,母婴之间就建立起一种最具安抚功能的接触,宝宝的心理饥饿得到满足。

经过观察发现,宝宝出生后30分钟之内被妈妈抱在怀里,会比其他宝宝更好带。

所以,现在一般新生儿出生之后,都会尽快让宝妈进行哺乳,即使没分泌乳汁,也要躺在妈妈胸口,就是为了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增加宝宝的安全感。

点击加载图片

宝宝吃饱入睡好,宝妈要尽量让宝宝自己睡,以免养成抱睡的睡眠习惯,对培养宝宝规律睡眠提升难度。

有母乳,宝妈尽量不要相信商家的各种“神奇”奶粉,没有什么比妈妈的母乳对宝宝更好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