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8

 小溪语文 2021-07-12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凡有极权主义提出来,不论古时或现代,基本上的呼声,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历史上,多少政治上的罪恶都是假借“人民”的名义而犯下的,现代的读者自然不难明白。

悟:“人民”的名义是可以借的,但是也是要还的。不是真心为民办事的政权,谎话说了一万遍也不会变成事实。还是小曲唱得好:“老百姓是那秤盘的心……”

不幸的是,(王安石)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除去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

悟:这一句极尽讽刺之能事:“除去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可谓“独夫”了。但这还不是最狠的,像网上流传的段子那样,“要是……起来连自己都……”才叫狠!王安石可谓“德能不配”,光有好的出发点是不够的。

王安石记日记甚勤,竟写了七十巨册,他曾有这样批评韩琦的话:“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

悟:一个在自己的日记里是可以吐露真言的,但是那些从不写日记的人,我们如何得知它的想法?要是恨一个人,难免会攻击人的生理缺陷,像“面目姣好”也遭到攻击,可见攻击档次也是出类拔萃了。

卢杞为人阴险而富有才干,但其容貌极丑。郭子仪在接见卢杞时,必须把歌女舞姬等斥退,恐妇女辈见其丑陋而受惊,或因一时嗤笑而开罪于他。

悟:人丑,其内心会美不美?两说。丑人如果不自卑,不以为己丑,那是可以内心美的。但是,如果因丑而遭到重创,难免会进行反击,此时,他内心也就变丑了。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丑人,后来知道他不但长得丑,而且内心也十分歹毒就好理解了。青蛙可以变王子,癞蛤蟆就另当别论了。

待人接物是多么重要啊!一定要比常人多想一步!

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苏洵

悟:苏洵的名言,应该记住。

但是不知何故,在世界各国,怪人、猜想家、精神分裂者,总是相信邋遢脏乱才是天才的标志,而最能使自己获有千秋万岁名的办法,就是拒绝正人君子般的装束。

悟:我想到了美术系学生的辫子和光头。

他(王安石)又说,在顺乎古代传统之时,切勿师先王之法,但仅师先王之意,政策如何不相同,但皆以人民之利益为依归。

悟:我同意这观点,法不一定学习,但那“意”即“原则”是大可以借鉴的。

以一个学者而论,王安石还算不错,但还不足以把郑康成、马融、陆德明等鸿儒取而代之。他此种行为,既是官权的滥用,又是对学术的污辱。

悟:有些学者一旦做官,便平庸起来。可见“官权”如妖魔一样会引入误入歧途。

王安石的字源说有五十条左右流传下来,都是供茶余酒后的笑谈。苏东坡和王安石之间的许多笑话,都是以此等语源学为关键的。

悟:我的脑子里就储存着好几条这样的笑话。

中国后代的学者,在西方集体主义的观点上看,打算为王安石洗刷历史上的污点,说他的观念基本上符合现代的社会主义,打算这样恢复他的名誉。在为王安石辩护的学者之中,中国现代一个伟大的学者梁启超,便是其一。主张王安石的社会主义观念为是为非,自无不可,但是他那社会主义的政权必须凭其政绩去判断才是。事实是,王安石使国家的垄断,取私人的垄断而代之,弄得小生意人失业;农人在无力付强迫的青苗贷款和利息之下,卖妻儿逃亡,为他担保的邻居,或与之共同逃亡,或把财产典卖。县镇监狱有人满为患,每一县政府都有查封的抵押品和没收的财产,法厅也讼案充斥。朝廷这样失政之下,即使没有外族侵入,任何朝代也会灭亡的。

悟:所以,改革不可怕,把好端端的世界改得乱七八糟才可怕。

在实行新法的前几年,王安石还能把惨况巧为掩饰,使神宗不明真相,坚称他的土地政策颇获农民支持,将一个极权政治渲染成民主政治,那种巧立名目,令人觉得犹如今日一样。

悟:有权力的制衡,真相才不容易掩盖,人主才不容易被蒙蔽。

林语堂《苏东坡传·第七章 王安石变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