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之下:井陉“地摊经济”有多火?

 苍岩风语 2021-07-12

风者:风物长宜放眼量也!

地摊经济

疫情之下,“地摊经济”成为稳就业的重要支撑。5月28日,国务院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明确点赞“地摊经济”.近日,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目前,浙江、四川、江西等地有序开放了“地摊经济”“马路经济”,人们已经可以随时在熟悉的街头购物,在夜市吃上爱吃的小吃。而作为石家庄西部山区县的“井陉”,当地的“地摊经济”发展如何?

井陉“地摊经济”一角

2020年6月23日晨,位于井陉县城后马路万瑞福对过的金良河水景公园“地摊经济”的一角。

    这些摆地摊的老乡,来自全县不同的乡镇,询问之下,威州一带的老乡比较多。

   从早上5点开始,这些“地摊经济”开始出现,但8点前,这些摊主陆陆续续进入“收摊”扫尾工作。

   从画面上看,这些土豆、大葱、仙桃、玉米、黄瓜、北瓜等等,大约不下20来种。不仅新鲜,而且还特别实惠。玉米卖到1元1穗。仙桃卖到2—2.5元/斤。

收入如何,听听老农怎么说

疫情之下,不到凌晨4点就起床,装车、卸货,给三马子加油......等来到县城,差不多就5点多了。往年的产品相对来说还好卖,但是现在,买东西的顾客相对少了。

我今天早晨就卖出去了5元的桃子,一位来自威州的老乡说:他的家里有5亩桃树,搁在往年,行情还不错,但是今年就糟糕了。桃子熟了,一时间挤压的太多,根本就卖不出去,算一算工钱,油钱,一早晨就卖了5元,还不够一顿饭钱呢。正说着,一位同事走了过来,我赶紧招呼她,前来卖下了老乡15元的桃子。

看看其它的摊位,零零总总的顾客,问询的多,实际购买的相对少一些。

   时间将近8点,回望一下这里所有的农产品,卖了不到一半。他们的收入又如何呢?没有细算。但是,这些为了生计而奔忙的老农,“疫情”之下,他们的生计确实有些艰难。

评价: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100年前的地摊经济

梅县的墟市入口,小摊贩云集,摄于1905-1930年间

客家补锅师傅,摄于1905-1930年间

学校旁卖水果、玩具和食品的地摊,摄于1905-1930年间

国家发展地摊经济的原因

那么,为何要多举措为“地摊经济”发展助力?

国新未来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光瑞认为,当下,各地大力发展地摊经济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增加就业岗位,让一部分失业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来源,稳定经济发展基础;
二是提升城市温度,让社会活力尽快得到激发,配合“夜经济”挖潜内需、保障民生,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三是增强发展自信,“地摊经济”彰显了政府全方位稳定经济、提振消费、扩大就业的信心与决心,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强的当下,可以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公众预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