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姥姥带孩子一段时间就不想带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格格育儿 2021-07-12

导读:前段时间,闺蜜遇到了令她颇为头痛的问题,由于家里的孩子长大之后,她需要回到职场继续上班,而为了让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照顾,于是就邀请了孩子的姥姥,自己的母亲来帮忙照顾孩子。但姥姥才没过来半年,就表示自己想要回家了。


虽然姥姥表面上说是哥哥的孩子需要有人照顾,但闺蜜能够感受到只姥姥不想要再继续帮忙带孩子了。像闺蜜这种情况的,在周围生活中也不在少数,很多妈妈都会发现姥姥带孩子的时间不会太长,过一段时间后就不想带了。而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会发现,如果让姥姥来家里带孩子一般都不会太长久,而姥姥无法长时间带孩子,这其中的原因无非就是两点:


第一:两代之间的教育观念不同,很容易产生分歧。

老一辈的育儿思想和我们年轻人的思想常常都会有着各种不同的差异和冲突,老人家大都比较喜欢宠孩子、纵容孩子,孩子有什么事情也都是第一时间响应,不愿意委屈自己的小外孙。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上了年纪之后面对自己的后辈总能表现出极强的包容心和耐心。

而姥姥这种育儿的方式,难免会让妈妈们感到有些不妥,有时候甚至会有一些过激的言语来批判姥姥的行为。而这些不好的言语,就很容易伤害到老人家的心,“既然你觉得我带不好孩子,那么还是让你自己带吧!”妈妈的行为,让姥姥觉得自己是在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二:孩子过分亲昵姥姥,会让奶奶家产生不满的情绪。

相对于上面育儿观念的差异,还能做一些容忍和调和,而这个原因俨然就会成为姥姥们迈步过去的心坎。毕竟从血缘规划的亲疏上看,姥姥更多的还是像一个“外人”,孩子终究孩子婆家的孙子,如果对自己过分亲昵而疏远婆家,就很容易会出现家庭不和谐的问题。

有的姥姥看到自己带孩子,本来是想要替自己的女儿女婿分担一下压力的,没想到却会招致婆家的不满,反而影响到了家庭的和谐,这已经让姥姥自己在女儿家带孩子是不对的。对此,姥姥为了消解这些不良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自己退出,把家庭还给婆家。


现在,我们的育儿方式很多时候都是由老人家帮忙照料为主的,因为父母更多的还是在把重心放在工作赚钱之上。而到底是要让姥姥来带,还是奶奶来带孩子,不同的家庭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而想要让家庭有更好的相处共处,沟通是最必不可少的解决方式,沟通到位了能够避免很多矛盾。

上面说到的两点原因,更多也是沟通不到位导致的,育儿观念上的沟通交流不到位,姥姥和父母双方都各执己见,最后只能“不欢而散”;家庭关系处理上的沟通不到位,姥姥和婆家之间产生误会和隔阂,最终只能选择一人“退出”,这些情况都并不是彼此想要的结果。


相对于奶奶这种家庭固定角色来说,姥姥的走还是留都显得灵活很多,因为姥姥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回自己的家”来避免矛盾。然而,孩子的教育成长,是需要两代人的心血共同付出的,不管是姥姥带也好,还是奶奶带也好,父母们都需要以理性感恩的态度来对待。


重要提示:姥姥带孩子的时间长不良,很重要的两点是姥姥的育儿观念与父母有分歧以及姥姥带孩子这件事情让婆家有意见。家庭中出现不良问题的时候,沟通是最好的手段,只有彼此沟通理解好,家人才能更好的相处下去。

今日话题:你现在家里的孩子都是由谁来带比较多?欢迎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