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献祭者的命运脚本之——替罪羊、美人鱼、雪娃娃

 王彦智宏智 2021-07-12

文-曹昱

一、献祭羔羊或替罪羊

命运脚本中的结局:任人宰割,失去生命;功能:代罪;被动放弃生命;它被作为“有存在价值的工具”在他人眼中存在,但它自己几乎没有自我存在感

“献祭羔羊”主要产生于犹太教文化等西方文化背景中,其重要功能是“为人类替罪”,所以又有一个更直观的别名叫“替罪羊”。之所以有资格替罪,是因为它纯洁而又无辜——如果它本身就是有罪的,那么死了就是“罪有应得”,而不是“代罪”或“替罪”了。所以,有罪的人们就用一只无罪的羔羊来代替自己“受死”,这样,人类所欠下的罪债就被清偿了,有罪的人就得到神的原谅。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模式其实是处于强势地位的人类强加在弱者身上的“责任”。


而无辜而又无能为力的羔羊,则只能默默地接受自己的苦难命运。由于它们的死亡是被决定的,它们对自己的命运别无选择,所以,它们的自我存在感很弱,也很被动——表面是它们对“正义之神”的“献祭”,其实并非出于它们对人类的无私无畏的爱,而是出于自己的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它甚至至死都无法言语,而且据说羔羊被杀的时候不但不叫唤、不反抗,而且还会默默地垂泪,所以,俗语中会有“沉默的羔羊”一说,隐喻着这类人毫无反抗地默默承受自己的悲惨命运。


从古到今,从远到近,替罪羊层出不穷。看看四周,我们几乎立刻就能够发现,在某一个群体中,总有某个处在“生物链下层”的无辜而又无能为力的弱者,在强者们捅出娄子的时候,会突然脱颖而出,成为那个被“正义”所处罚的“罪魁祸首”(比如,三聚氰胺事件中的奶农)。他们,就是替罪羊原型意象的化身。


在我自己的意象中,曾经有一个献祭者叫“白羊”,她是一个十六岁处女,一身白色长裙,是献给吸血鬼王子的“食品”。她一直活在地下的墓穴中,守候着吸血鬼的棺材,等候着他在需要她鲜血的时候喂养他。她没有一个构建好的“自我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果没有人吸我的血,那我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这背后有一系列的信念逻辑,即,“如果我不被人剥削,我就不被需要了;如果我不被需要,我活着就没有用了;如果我活着没有用了,那我就不配(或不能)活着了”。可是,吸血鬼王子不忍心剥削她,在“白羊”的诱惑面前,他苦苦忍耐着自己的饥渴,并化作一只蚕蛾,用头上的白色触角为“白羊”钻开了不见天日的墓穴,在阳光中化为灰烬。而受到了阳光照耀的白羊,则变成了一个苍白瘦弱的少女,与从灰烬中复活的同样苍白瘦弱的少男一同走入了人间。她们从“剥削-被剥削”的“强者-弱者”关系,转变成了互相给予、支持的平等关系,原来作为吸血鬼王子附属品的白羊,现在变成了一个有了自我的人。

对替罪羊本身来说,献祭只能够缓解存在焦虑(“我对人有价值,故我在”),而并不会给它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它们之所以献祭,只是因为不知道除了献祭之外,还能通过什么其它版本的生命选择来寻找自我存在感。我相信,对“替罪羊”类的献祭者来说,只有让他们意识到生命还有其它更好的选择,并通过行动使之学会自主选择,从没有自我的附属品,转变成一个有自我的人,他们才有一条健康的出路。

2、小人鱼

图片

命运脚本中的结局:化为子虚乌有的泡沫;功能:成全他人、归功他人;失去了人鱼的生命,也没能得到人类的灵魂;主动舍弃;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她几乎没有自我存在感,别人更不知道她的存在,但实际上她有着强大的自我意志

接下来我要谈及的是四类献祭者中命运最让人叹息的一个献祭者原型意象——安徒生童话中的小人鱼。和替罪羊相反,她不是代人去“受罪”,而是别人代她去“领功”——她的情敌不光是领了她的救驾之功,更要命的是还替她领受了本该属于她的爱情。这还不算,当亲戚们为她呕心沥血赢得了宝贵的“悔过时机”的节骨眼上,她却心慈手软执迷不悔,最终很英勇地把自己送上了绝路,而且在鸡飞蛋打的最后一刻还牺牲得很心甘情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人鱼和替罪羊一样是“冤大头”。

不过,和替罪羊“不得不献祭”不同,小人鱼的献祭是自己选择的,虽然成就的是别人、牺牲的是自己,但至少她对王子的真爱得到了实现,她强大的自我意志也得到了令人尊敬的彰显,因为这个脚本之所以有这样“成人之美”的结局,完全是出于她的个人选择。从本质上来说,小人鱼是一个以“弱者”之名存在着的精神“强者”。


但与此同时,她也有着非常缺乏自我的一面,比如,她本来是一条人鱼,好好地拥有着海底公主的优厚待遇,以及一个属于人鱼的漫漫长寿。可是,她却偏偏脑子进水了,非要爱上一个异类的王子,还要成为他的世界中的一部分,为此不惜一切代价要把自己整容成不是自己的样子,还“扬短避长”,拿自己迷死人的“金嗓子”去换两条一走路就会剧痛的“笨柱子”——怎么能不疼痛、不脆弱呢,如果把自己的“短处”甚至“缺陷”作为“支柱”的话?你说,她要是会算账,现出自己的真面目亮出那副天生好嗓子一唱,说不定王子一下子就迷翻了,到时候怕是想甩他都甩不掉呢!

此类献祭者的弱点是:不善沟通,心慈手软,痴情痴得迂腐,满脑子只有一根筋,一见到自己意中人就一叶障目、六亲不顾,不但拿着金条换草包,搞得自己面目全非,武功尽废,还拖累自己家属白白跟着心痛受伤,最后还是逃不过灰飞烟灭一场空,自己连同自己的愿望尽化泡沫。唉,何苦呢?自己折腾得命都搭进去了,别人还根本不知道咋回事呢。

在我的意象中,一直有一条小人鱼,第一次看到的她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多年以来,是她一个人默默地承托着一座摇摇欲坠的岛屿——这座岛屿上容纳了我所有的其他子人格,而所有被她担负和救助的子人格都不知道她的存在!而我的小人鱼,背叛了自己的“人鱼公主”的本来面目,却在失去了自我的同时,强大地实现了自己“成就和救助别人”的意志
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放弃了自我的欲望,却以满盘皆输的方式成就了自我的意志,并用使所爱之人得到幸福的方式代偿性地满足了自己的幸福。小人鱼,是一个“有我”和“没有我”同时并存的献祭者原型意象,她的生命主题是爱情至上的自我牺牲。如果这种模式是小人鱼献祭者成就自我的方式的话,那么,这也是她自己无怨无悔的选择。

3、雪娃娃

图片

命运脚本中的结局:来自于水,终归于水;功能:舍己救人;主动舍弃生命;别人在得到救助的时候不知道它的存在,但之后会意识到它的存在,并充满感恩地怀念它的存在;表面上看它的自我存在感弱,但其实自我意志和行动力都很强大


和小人鱼相比,雪娃娃的爱没有性能量的投注,是更广义上的“母爱”(“广义的母爱”并不仅仅限于母亲对孩子的爱,父亲、师长、老者对晚辈等此类的爱都算在内),由于母爱的无条件性和纯洁性,雪娃娃的爱中更没有自我的得失。我们看到,雪娃娃是在小白兔的妈妈不在场的时候发挥自我功能的——首先,它陪伴小白兔欢乐地玩耍,后来,它又在小白兔遇到危险的时候保护了它的生命安全。“玩耍”与“保护”,是亲子关系中的两大重要元素。所以,自己没有孩子的雪娃娃,实际上是一个代偿性的“好妈妈”(或“好后妈”)角色。

在英语中,雪娃娃叫“SNOWMAN”,翻译过来是“雪人”,而且用的人称是男性。在英语的用法中,“人”用男性人称,可以表示成年男人本身,也可以表示成年的“人”的总称。所以这个献祭者原型意象,代指的是具备成人功能的“父母”,更强调的是父母功能中“保护者”的一面。而在中国,我们用的名称是“雪娃娃”或“雪孩子”,就像好父母会用儿童的语调和态度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说笑玩耍一样,更强调的是好父母身上“陪伴者”角色的功能,即,在孩子有需要的情况下出现,并像个“小伙伴”一样理解和满足他的需求。


在童话中,雪娃娃的一生是昙花一现的,但它的一生却简单而又伟大。它的存在来自于天上的水,又以回归成为“天上之水”的结局而告终。水,是爱与滋养的象征;天上,象征着美好的精神境界。当天上的水遇到强冷空气就变成雪降落,象征着雪娃娃的诞生来自于被冻结的美好情感,虽然冻结了,依然具有付出纯洁的爱与滋养的潜质。自己没有妈妈来爱、来滋养的雪娃娃,在遇到同样纯洁的小白兔的时候,这个被冻结的潜质被激活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白兔其实是雪娃娃的“儿童自我”。而雪娃娃通过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母亲”,而代偿性地满足了自己的亲子心愿。

当这个心愿完成之后,雪娃娃就从小白兔的生活中消失了,没有任何需要被感恩的意图,更没有因此就要取代小白兔亲生妈妈的位置。它只是在完成自己的心愿之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符合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根本特质。虽然,当小白兔和兔妈妈意识到雪娃娃为她们所做的一切之后,她们发自内心地记住了它的存在,但这一切都和雪娃娃的需要无关。

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一些真正的慈善家,他们小时候缺失了父母之爱,长大以后有了资源,就无偿地为社会上的弃儿充当好父母的角色。他们,就是这类献祭者的化身。他们像雪娃娃一样,默默地用自己的生命资源来养育缺爱的弱者,不夸口、不宣传,只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付出强大而又毫无保留的行动力。我去年看了一个新闻,一位郑州的老医生用毕生积蓄收养了上百个被遗弃的脑瘫儿,倾家荡产,心力交瘁。可惜,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他,无法像童话世界中的雪娃娃一样,在一天一夜的付出之后就回归天堂得到永恒的安宁。

我的意象中也有一个雪娃娃,它自己没有父母,在缺乏爱与温暖的环境中形成了一个表面上看起来非常虚无而脆弱的“自我意象”;它也没有自己的孩子,于是毕生的愿望就是能够办一家弃儿收养所,来为那些和自己一样命运的孩子们做“好父母”。


雪娃娃这类的献祭者,会用“水”的方式来“自我实现”。虽然,和同样来自于水的小人鱼一样,他们的自我实现依然是“代偿性自我实现”的脚本。我们看到,正如道德经所言,“善利万物而不争”,正是水类献祭者的根本特质。而他们身上,也彰显了“有”与“无”的一体两面性。


但雪娃娃类的献祭者和小人鱼类的献祭者有一个最根本的不同,那就是不到迫不得已,雪娃娃不会试图进入所爱对象的房子里,更不会试图留在所爱对象的世界中。雪娃娃的位置是户外离小白兔房子不远的地方,这象征着它有着更好的人我边界,因此,它自始至终都可以做自己,生于雪,化于水,同样“H2O”的身份认证,一切都是这个生命应有的自然形态。但这个脚本中也隐含了一个警告——“一旦我们跨越了自我边界,进入他人的自我空间,让爱的火在亲密距离里燃烧起来,那么我们的缘分也就结束了。”因此,当雪娃娃打破禁忌进入小白兔的房子之后,很快就消失在熊熊的烈火之中。毕竟,雪娃娃的爱是水之爱,而非火之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