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高参88 2021-07-12

本篇目录:

*************************************

113     61.玉皇庙

宋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

114     62.大庙飞来殿

宋至元                        四川省峨眉县

115     63.云岩寺

宋至清                        四川省江油县

116     64.天宁寺大殿

宋至元                        浙江省金华市

117     65.崇福寺

金                             山西省朔县

118     66.夏鲁寺

元至清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

119     67.法海寺

明                          北京市石景山区

120      68.双林寺

明                            山西省平遥县

121      69.殊像寺

清                           河北省承德市

122      70.安远庙

清                           河北省承德市

*****************************************

61.玉皇庙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玉皇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府城村,府城玉皇庙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金泰和七年(1207年)重修,贞祐年间部分被毁,元至元元年(1335年)重建。庙坐北朝南,占地4000余平方米。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玉皇庙的主要建筑有山门、仪门、成汤殿、献亭、玉皇殿、东西配殿、二十八宿殿、十二辰殿、十三曜星殿、关帝殿、蚕神殿等,其中玉皇殿为北宋遗构,成汤殿建于金,余为元明清建筑。成汤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玉皇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悬山顶。各殿内有宋元明塑像三百余尊。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1988年1月13日,玉皇庙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2.大庙飞来殿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大庙飞来殿坐落于四川省峨眉县城北2公里的飞来岗上,是中国古代道教建筑。飞来殿俗称“大庙”,始建年代无考,重修于北宋淳化四年(993年),名天齐五行庙。元大德二年(1298年)重修,元泰定元年(1324年)始告落成,改名东岳庙。明万历三年(1575年)始供佛像。此后又增建山门等,佛、道杂居,称为大庙。现存宋元至明清等各代构成的建筑群,内有《宋淳化四年重修庙记》和《元泰定四年重修东岳庙记》碑,占地总面积约1988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940平方米。殿内原来还供有东岳大帝的神像,但早已毁弃不存。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飞来殿、香殿、九蟒殿现已是空殿。飞来殿所供的东岳大帝铜像在大跃进时期进了炼钢炉,三个殿遭遇几次火灾其文物已毁,但建筑所用的桢楠木质构造依旧完好,83年经过国家文物局拨专款维修之后,依然保持原来的风格,包括地面的石块仍为几千年前铺成的,古色古香,真实、亲切,看不出人为刻意雕饰。大庙飞来殿是我国西南地区罕见的此今为止保存完好的宋、元、明、清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九蟒殿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飞来殿俗称“大庙”,飞来殿正面的檐柱三开间,长达18.28米,内柱分成五开间、进深五开间。大殿平面上的柱子分布呈减柱造法,檐柱上还施以栏额和平板格,平板枋上置有斗拱,斗拱都为六铺作单秒双下昂,上昂向上卷成象鼻形,下昂雕刻成龙头,十分精美、华丽。明间的左右两柱上通体塑有泥胎蟠龙,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具有典型的宋、元时期建筑风格。殿为歇山顶,顶上覆盖有小青瓦,是明、清时改建时铺砌的。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大庙飞来殿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3.云岩寺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云岩寺位于四川江油云岩寺,中国古代道教佛教寺庙,该寺始建于唐,宋以后历代均有重修重建。明末遭兵燹,仅西配殿幸免,清雍正三年(1725)重修。现存殿宇四重,有山门、文武殿(1989)重建、天王殿、大雄殿、震经楼、西配殿等,建筑面积2771平方米。云岩寺建于山脊,背负三座主峰,而又坐北朝南又是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古寺院建筑群,在全国是罕见的。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山门,重建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面阔三间呈八字形,高7.35米、宽11.5米,为歇山式假重檐结构。门两边对联为:“天下无双景,人间第一峰”。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现存殿宇四重,第一重,是文武殿,1989重建。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第二重是天王殿,该殿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为一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式建筑。高8.5米,宽14.2米,上刻道教八仙人物图案,地上铺方砖,上作藻井,装木板,析上原作壁画,乃明代遗物。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第三重大雄殿是云岩寺的核心位置,台阶中安盘龙浮雕御道,两侧修记事碑亭。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高10.2米,宽14米,气势雄伟。大雄殿始建于清雍正一三年(公元1735年),门前一副对联曰:“囫囵一个太极图或打破或捻扁或搓圆,任凭万劫寻门路;分明这副本来面,时过去进未来时现在只为众生作道场”。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西配殿又称飞天藏殿,为四川省现存年代最早的木构建筑。殿内飞天藏又名星辰车,形如佛教转轮藏,为四川省现存唯一较完整的宋代木构,也是宋辽金时代的小木作的重要实例。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第四重是震经楼,类似藏经阁的角色。应该是近期维修或重建的建筑。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4.天宁寺大殿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天宁寺大殿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南角的一个山坡上,天宁寺原名“大藏院”,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徽宗政和年间(11l1~1118年)赐名“天宁万寿禅寺”。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为了崇奉徽宗,赐名“报恩广寺”,后又改“报恩光孝”。元延祐五年(1318年)重新修建,并保留了部分宋代的建筑构件,后代又经多次修葺,天宁寺大殿保留了中国古建筑从宋代过渡到明代时期的一些特征。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大殿坐北朝南,居高临下,面临婺江。殿面阔三间,通面阔和通进深都是12.72米,平面呈正方形,十分符合宋、元时期小型佛殿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单檐歇山顶,有十六根立柱;纵横都分都作三间,当心间为6.16米,与两个次间的比例接近二比一;梁架的结构介于厅堂与殿堂之间,采用抬梁式结构,彻上露明造,全部以梁栿拼合而成,充分利用了小型木材,以小拼大,这种方法在中国现存的早期古代建筑中十分罕见。大殿的斗拱,外檐的斗拱,明间用三朵,次间用一朵,都是六铺作单抄、单下昂、单拱、素枋偷心造式的,里跳用上昂,上承第一跳的下昂后尾,既节省了大量的木材,又方便施工。天宁寺大殿属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是中国南方现存“官式”作法的元代木结构建筑之一,梁架结构上较多地保存了宋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1979年和1984年国家拨款进行了修缮。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天宁寺大殿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5.崇福寺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崇福寺位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旧城内东街北侧。是一处规模宏敞,殿阁群居的古寺庙。崇福寺坐北朝南,外观古朴、庄严,门前雄狮端坐,寺内,殿阁五重,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面积23400平方米。崇福寺创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唐代大将军、朔州人、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旨建造。到辽代,寺被改为林太师府衙,后又改为寺庙,取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间,寺庙扩建,大兴土木。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题额“崇福禅寺”一直至今。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弥陀殿是崇福寺主殿,是寺内最大的殿堂,始建于金代熙宗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距今已有850多年历史。弥陀殿高大宽敞,殿顶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美,是中国现存的一处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佛坛上,有“西方三圣”坐像三尊,主像两侧,有胁待菩萨4躯,金刚两尊。这些塑像皆为金代原作,塑法古朴、精美。殿壁上,壁画面积达340多平方米。壁画描绘了佛教讲经说法的场面。观音殿位于弥陀殿之后,是寺内另具代表性的一座殿,也是崇福寺内最后的一座殿堂。殿内有塑像三尊中为观音菩萨像,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均为明代原作。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观音殿是寺内仅次于弥陀殿的金代建筑,其梁架结构最富有独创性,为“四椽伏对乳伏用三柱”式结构。殿内前槽金柱全部减去,后槽金柱置在佛坛两侧,使殿内前部更加宽广。因省去前槽金柱,四椽伏跨度加大到10米,所以为减轻其负荷,在梁上和平梁前端施较大的人字叉手,把殿前槽上部载荷传递到前檐和后檐柱上。这种神奇的建造能力,充分反映了古代建筑匠师的才能技术。1953年对观音殿进行了整修,观音殿重焕光彩。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藏经阁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明代重修后更名为千佛阁),契丹时,其地为林太师府署。辽统和间复为僧舍,这可能是隋、唐“舍宅为寺”的遗风,因名林衙寺,金天德年间(公元1149——1153年)赐额崇福禅寺。明代以前叫藏经楼,明代重修后阁内周设千尊佛像,遂更名千佛阁。千佛虽已不存,但名称沿用至今。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崇福寺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6.夏鲁寺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夏鲁寺位于日喀则市甲措雄乡的一个山坳中,距离市中心26公里。相传,此地曾经是吐蕃十大商市之一。根据寺史记载,夏鲁寺始建于公元1087年,相当于宋朝哲宗元佑二年。建寺的创始人名杰尊嘉饶穹涅。至公元1320年,相当于元朝仁宗延佑七年的时候,夏鲁寺迎请布顿大师主持寺务,自此在西藏佛敎中建立了夏鲁派。到公元1333年元惠宗时,布顿大师乃重行修建了这座寺院。2012年,寺院有僧侣六十多人。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夏鲁寺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7.法海寺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法海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动用木匠、石匠、瓦匠、漆匠、画士等多人,历时近5年,至正统八年才建成。原寺庙规模宏大,明、清时多次重修。法海寺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寺内有大雄宝殿、伽兰祖师二堂、四天王殿、护法金刚殿、药师殿、选佛场、钟鼓楼、藏经楼、云堂等建筑。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天王殿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大雄宝殿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药师殿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藏经楼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1988年国务院公布法海寺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8.双林寺


双林寺位于山西平遥,原名中都寺,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中都寺创建年代很早,因古文献记载失详,难以确考。寺中现存最古之碑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姑姑之碑”。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第二十行“重修寺于武平二年”尚可辨认。“武平二年”(571)乃北齐年号,既是重修,其创建年代必早于此。即使从北齐算起,中都寺至今也已历经一千四百多个春秋了。明朝景泰、天顺、弘治、正德、隆庆年间以及清道光、宣统年间都曾大规模地重建或重修,现存庙宇已全为明代和清代建筑了。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双林寺坐北朝南,庙群占地面积约为一万五千平方米,内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沿中轴线坐落着三进院落,由十座殿堂组成。前院为天王殿、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中院为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为娘娘殿和贞义祠。东部为禅院、经房等(现为小学校所用)明代时于寺庙外围建一周高大的夯土包围墙,上置箭垛,外观颇似一座小城堡。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进入拱券形山门,正北第一座殿为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檐下挂一竖匾,书“天竺胜境”四字,笔力遒劲。前檐置五铺作斗拱,如意头假昂。天王殿廊檐下塑四大金刚,每尊约高三米,一字排开。穿过天王殿,北面坐落着释迦殿,同两厢罗汉殿、武圣殿、阎罗殿和土地殿组成第一进院落。释迦殿是本寺主殿之一,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栏额普拍枋出头,檐下无斗拱。明间置门,正中匾额书“灵鹫遗风”四字。屋顶悬山式,满布灰瓦,整个建筑风格质朴简洁。释迦殿两厢各为千佛殿/菩萨殿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东侧千佛殿,悬山式建筑,面宽七间。殿内彩塑达五百余尊,占全寺四分之一。主像为自在观音,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左右侧塑韦驮和夜叉立像。韦驮像极富个性特征,武中蕴文,颇具动势,是明代彩塑中少见的艺术杰作。殿内四周为悬塑和壁塑,五百菩萨分为五至六层,或驾祥云,或骑异兽,与主像联系照应,浑然一体。窗台和门两侧还塑有供养人像三十多尊,这些塑像造型非常写实,他们的衣冠饰物是研究明代服饰发展演变的可贵资料。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菩萨殿在中院西侧,正与千佛殿相对,主像为千手千眼观音,结跏居中而坐,仪容丰满端庄,神态温柔隽逸,手势千变万化,塑造得十分纤巧而富弹性。如果不是背后伸出许多胳膊,真会使人把千手观音看成人间—个美丽娴雅、雍容大度的少妇。四周悬塑四百多菩萨,皆脚登彩云,作行进状,大有衣纹飘动,满壁生风之感。这众多的形象,艳丽的色彩,生动的造型,构成了一座古代雕塑艺术的殿堂。千佛、菩萨二殿外檐墙上尚残留少量明代壁画,绘供养菩萨等,为明天顺五年(1461)的作品。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中轴线上第二进院落为正北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厢的千佛、菩萨二殿,布局较为宽敞。大雄宝殿乃明初重建,是全寺中最高大的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六椽,“侧脚”、“生起”较明显,设一步前廊,四周檐下五铺作斗拱一圈,柱头、补间铺作各一朵。梁架结构整洁合理,颇合法制。斗模门窗装修及屋脊吻兽皆为典型明代风格。


大雄宝殿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后院娘娘殿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贞义祠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1988年国务院公布双林寺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9.殊像寺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殊像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署山庄之北,普陀宗乘之庙西,狮子园北麓。殊像寺建于乾隆三十九年,是避暑山庄东北部八座藏传佛教寺庙之一,仿山西五台山殊像寺而建,形制以汉族庙宇建筑为主。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殊像寺从外观上更多呈现的是汉式寺庙风格,仅在一些建筑细部上体现了藏式特点。殊像寺中轴线前半部分是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会乘殿等组成的典型汉式“伽蓝七堂”布局,后部表现为以宝相阁为中心的藏式“曼荼罗”形制,在整体上,自会乘殿之后,地势陡然上升,依山就势层层修建建筑,形成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的建筑轮廓,亦是藏式布局的典型体现。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殊像寺是皇帝和太后经常临幸之所,建筑布局高低错落,内部考究,环境幽雅,园林气息浓厚,寺中叠石更为驰名。会乘殿、山门、钟鼓楼等建筑在1949年后由政府多次修缮,仍保持原有风貌。1975年,国家重新修建了天王殿和东西配殿。寺内三身木雕菩萨像为国家级文物。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殊像寺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0.安远庙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安远庙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坐落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东北方向,武烈河东岸的冈阜之上。俗称“伊犁庙”,也称“金顶寺”,是河北承德著名的“外八庙”之一。此庙背衬雄奇的群山,依托苍松翠柏,坡

下武烈河银波生辉,寺院严整密合,烘托出一种辽远清幽的神秘气氛。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普度殿是主体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七间,平面呈正方形,具有蒙古族寺庙中传统的都纲(讲经堂)法式,布局严谨。殿分三思,通高27米。最下层为砖石砌筑,外观一层,内分两层,墙壁饰以藏式盲窗,下层正中有三座圆形拱门。中层和最上层为汉式重檐歇山顶楼阁,中间装有木制菱花隔扇,檐下高悬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乾隆皇帝题写的“普度殿”云龙匾额。最上层殿顶用黄剪边黑赭色琉璃瓦覆顶,正脊上装置三座铃状喇嘛塔,正中稍大,两侧稍小,兼以八宝法器饰纹。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北侧配殿展室中陈列有原热河文庙的照片及图书典籍,还有修建文庙时,乾隆皇帝特从内府颁发40件青铜礼器、祭器:笾、豆、钟等器物的照片或原物。1949年前後安达庙仅存普渡殿、山门及附属建筑小殿,馀皆坍毁。80年代,国家拨款对寺庙进行修整,最独特的建筑普渡殿以及山门、二道山门、配殿、门殿均已恢复清代原貌。寺内木雕绿度母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亦为镇寺之宝。

第三批国保--(7.古建筑)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安远庙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