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华州区“上集”与“赶集”的日子​

 华州之家plus 2021-07-12

“上集”与“赶集”的日子

作者丨BWX(咸林壁)

陕西华县毕家乡毕家村(现华州区柳枝镇),是我的故乡。多年来尽管在外辛苦奔波,但难改乡音,难忘乡情,儿时的记忆,久久沒有忘怀,其中乡音中“上集”和“赶集”的故事,常常勾起回忆……

小时候在故乡,常常会碰到两人相遇时,一人问:你做啥恰?另一人会答:我“上集”呀(或我“上会”呀)!除此之外,另一人还会回答:我“赶集”呀(或我“赶会”呀)!上述乡音中,这一“上”、一“赶”,一字之差,两字之别,却反映着不同的境迂和往来,也孕育有不少的故事。

显然,“上集”者不是购物去,就是闲逛去!而“赶集"去的,不是做小本生意的,就是自产自销农业产品和物品的。

原来,在我村西二里地,有个王宿镇,它逢农历四、七、十有集市贸易;在村南八里之地有个柳枝镇,逢农历一、五、八有集市;而往西南十五里地有罗纹镇,(那时从钟张村一程家一时村一北马村插斜走)它逢农历二、六、九有集市。这样故乡所临三镇,每月只有初三、十三、二十三无集市。由于三镇循环有集市,这肯定促进着当年当地乡民物资交流、货物交换的经贸往来。三镇共同处是各镇都有杂货铺、京货铺、药铺、飯馆,而不同的是各有特色。王宿镇是以传说中,东周第一代皇帝周平王住宿过而驰名,且地处渭河边。渭水两岸,地势平坦肥沃,物产丰富,因而既是粮油棉花交易枢纽,又是江浙客商大米、茶叶、药材、绸缎的贸易之处,加之渭河水上船只的运输往来,山西运来的煤炭交易也很活跃。柳枝镇和罗纹镇,不仅有古代“官道”东西贯通,而且南沿秦岭,是山里乡民进行木材、药材、木炭、山珍产品交易的好去处。

也正因为此,三镇的集市上,交易活跃,热闹非常,特别是麥收前后和冬季农闲时间。而最具特色的交易是糧店里的糧食交易,木材店的木材交易。那时,糧店门前放几个大蒲篮,蒲篮里倒着上好的麥子,买麦子的人只要招呼买几斗几升麥子,柜台交款后,店小二就会提斗,在蒲篮中搯了多半斗麥子(搯不满),然后用簸箕向斗内装满麦子,用簸箕舌顺斗横樑刮去凸起的麥子,然后,一边提斗给买者张开的口袋内倒麥一边唱出:某某一斗、某某二斗…,某某几斗几升等等,很有趣味。如果在麥收前,家里青黄不接,糧店还可记账租赁糧于你,其装糧的办法与上述买糧的相同,不过在麥收后要多加归还。

提起,柳枝镇和罗纹镇上的木材店中木材交易,更有一翻情趣。木材店后边都有一个大的院子,院内就是木材交易市场。市场上的木材,既有山民肩扛下山寄卖的,又有木材商人的骡、马驼运来而寄卖的。寄卖的木材一般靠墙而立。木材的种类繁多:从五尺槫、八尺槫到丈二、丈五、丈八尺槫应有尽有,粗细檩条、横樑、立柱一应俱全。买卖交易更有意思,一般是相互掩袖互揑手指头而讨价还价,有时还需店内交易经纪岀面调和价格,经纪先和买家揑指谈价,再与卖家揑指谈价,要经几个回合,方可谈好这无声的交易。价格说好后,交易经纪,拿着铁凿印(象鎯头但头部是园柱形两边雕刻有特殊记号),在木材上一一盖凿,表示这些已经卖出,同时一边盖凿一边高唱:什么木头被××先生买走,还有祝贺xx买了质优价廉木材等语。市场上还有业余交易经纪,他既代替卖家与买家交易,又可代表卖家与另一买家交易谈价。由于有这些专职的、业余的经纪的存在,使木材交易异常活跃,他们的能说会道与活灵活现的表演,是木材市场内亮丽的风景线。

集市上的蔬菜、爪果是时令的、绿色的,大多数是自产自销的。市场上各种小吃应有尽有,既有推着独轮高脚平台车而卖甑糕的,又有肩挑、担担而来卖凉粉、醪糟、炒粉的。这些大多是周边乡村勤劳的乡民,来“赶集"而挣点小钱的。在我村有一老爷爷,多年挑担赶集、赶会卖凉粉,他卖的是乔粉,显浅粉白色;他刀功好,从大塊凉粉的上部,平刀从右到左平行切粉一张,然后平铺在一塊湿布上,切成薄细面条状;他调料除醋、蒜水、油泼辣子外,用芝麻酱岀头,特别好吃;他一开张不到两个时辰就可卖光,周边乡民都知道“毕家”有个卖凉粉的老汉。在集市上你会看到,交易和谐,买卖公平,讲究“秤不亏人"。你还会看到,卖甑糕的独轮高脚车旁站着食用甜粘甑糕的人们,还会看到,卖油糕的、卖炒粉的……滩点前,买主坐在小长橙上,三面围滩主而坐,品食着美味。他们之间的交易,大都是先吃完后再交钱,绝对诚信而无欺诈。你还会见到,一些下大苦力的乡民,铲一封甑糕,买一角锅盔,再买一大碗醪糟,.三合成一煮,好一大老碗中,红棗的香甜,糯米的米香,醪糟的酒香以及馍香,纯正的绿色美食,绝对是顶饱耐饥的佳肴。

华州毕家地区广种棉花,家家妇女都纺线织布,家中一年四季的衣衫鞋袜,均靠妇女辛勤劳作,她们手指带着顶针,针缝缒纳,缝制出各式各样的纺织品,除去家用外,有的还到集市上去卖。在紧沿秦岭的柳枝镇和罗纹镇的集市上,你会看到,一街两行席地而坐的妇女,面前摆着自制手工纺织品,等候买家。没有买主,她们就一边做鞋作袜,一边静等,一有买主,她们绝不一轰而上,争先恐后推销自己织品,而是静等交易不成时,转到自已处再交易自己的。这些自制纺织品,过去叫粗布,现在叫土布,但花色品种并不单一,布匹以白布为主,黑色、兰色、绿色均有。家用夹有红线或兰线的口袋布(较粗棉线织成)、成人穿用的单棉鞋袜、小孩用的红裹肚、老虎头单、棉鞋……,五光十色,一应俱全。买者大部分是秦岭山里山民,他们肩扛木材,担挑木炭、山珍、药品下山,集市上岀售之后,给家里买回衣衫鞋袜,供家里穿用。

当年,我的母亲是“赶集"卖手工纺织品的积极参与者。母亲自小受外婆熏陶与撫养,学会了纺线、织布、缝衣作衫、纳鞋绣花、挽钮祜禄等(有单挽双挽之分,双挽更难)。母亲一年除农忙时协助父亲农耕外,其余时间均紡线织布,纳鞋作袜,供应着我们全家的穿用,余品到“集市”上卖,母亲一年夏季都要打不少薄厚两种“格背”(厚的做鞋底用,薄的做鞋邦用),以备秋冬用之。母亲纳鞋底往往到深夜,天未明时,也常常会听到母亲的织布声。母亲深知她的子女多,家底薄,只有自己辛苦勤劳,节俭持家,方可供养我们成人,供我们弟兄读书识字。母亲有一双裹过的小脚,但却来回几十里走着赶集,卖自己的纺织品;母亲舍不得在集上买吃买喝,而常常是去时吃饱,赶集时带几个冷馍充饥。由于母亲多年赶集,不仅结识了许多周边同她一样卖纺织品的伙伴,有些买主也知道母亲的织品结实、耐穿、而价廉,所以经常光顾。母亲认为:棉花是自己地里的岀产,东西由自已手工造岀,隨行就市,多少嫌点即可。

上世纪四九年五月,华县解放,次年抗美援朝,两次都有做军鞋拥军活动,父母親都积极参加。军鞋讲究结实耐穿,母亲让父亲买回线麻,拧成细麻绳而纳军鞋鞋底,原来用“老婆针”纳底子,现因为鞋底厚而用细锥子先锥一下,再引麻绳纳鞋底。当年交鞋之时,周边妇女争先恐后,来交军鞋,其鞋底针脚整齐细密,其花样很多,有“正上”的也有“反上”的军鞋;有带花的,也有下面挽疙瘩防滑的军鞋。“毕家”地区,两次拥军做军鞋活动,让收鞋的政府工作人员非常满意,赞不绝口。

上世纪毕家地区三镇的集市贸易,是大中华集市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中华民族民裕民风的一种传承。母亲和许多同时代妇女,勤俭持家、幸苦劳作、经常“赶集"自产自销衣衫鞋袜之事,是当年“毕家四村”及毕家地区广大劳苦妇女,真实生活写照,是上几代人留给我们及其后代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BWX(咸林璧)

——2019.7月于西安

文章来源丨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丨BWX(咸林璧)

图片来源丨网络

整理编辑丨华州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