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友邦和中邮人寿,是怎么“混”到一起的?

 今日说保 2021-07-12

本文大概
1463字
阅读需要
3分钟


一个是国企,一个是外资;一个主打银保,一个主打个险代理人;中邮人寿保险和友邦保险,这两家公司文化迥异,看起来完全不搭界的保险公司,竟然联合起来了。

近日,友邦斥资120.33亿元认购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4.99%投资后股权,排在北京中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集邮有限公司、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有限公司之前,成为中邮人寿的第二大股东。中国邮政集团仍为第一大股东。

友邦入股中邮人寿后的股权分布

为什么友邦和中邮会相互选择呢?

看似出乎意料的选择,其实细细想来又合乎情理,实现了资源互补。

一、中邮人寿的优势

中邮人寿的优势可以用强大银保互联网渠道来概括。

中邮人寿背靠中国邮政集团,通过在邮储银行进行分销,可触达约4万个金融网点及超过6亿零售客户,其目前在21个省份销售产品覆盖邮储银行分销网络的80%。

2020年,中邮人寿保费收入前五产品均来自银保渠道,收入占总保费的 93.21%。

和其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人身险公司相比,中邮人寿拥有目前最强的银保渠道,复合年增长率远超其余四家公司。

五大国有银行对应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情况

此外,根据中保协《2020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中邮人寿在互联网渠道方面占据了1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位。

截至2020年底,中邮人寿互联网渠道累计实现规模保费380亿元。

几大保险公司互联网渠道保费规模

在强劲的银保和互联网渠道表现下,中邮人寿虽然去年受疫情影响,净利润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高位。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更是高达76.7%,总营收与保费收入均保持增长。

近五年中邮人寿经营情况

能够依靠集团下的自有银行开展业务,这是其天然的、无可比拟的优势!

友邦斥巨资认购中邮人寿股权,想必是看中了这两点优势!

但对中邮人寿而言,其个人代理人渠道可以说是非常羸弱。

二、友邦的优势

说起个人代理人,那就不得不提友邦了。

因为中国大陆的个人代理人制度,就是从友邦传过来的。

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将他们的寿险营销制度带到了上海,于是在外滩出现了首批36位保险代理人,被称作“跑街先生”“跑街小姐”。

从1996年开始,各大保险公司就开始纷纷效仿友邦的这套代理人制度,随后开始逐步发展壮大。

从2014年开始,保险代理人队伍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如今规模已达到将近900万人。

中国保险代理人数量变化(万人)

虽然这套寿险营销制度也被不少人诟病为像“传销”,但不得不承认,这套制度对保险公司快速发展、扩大保费规模威力极大。

而友邦在个险渠道经营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有一支人均产能远远领先的精英团队,这是中邮人寿所稀缺的。

在中国大陆,友邦的扩张速度却很慢,因为在1992年进入中国上海的友邦,是外资开在中国的第一家分公司。但它不是一家子公司,不是法人机构。

去年6月19日,经过银保监会批准,友邦上海分公司改建为友邦人寿保险。至此,友邦保险在中国内陆有了独立法人资格,正式成为国内首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

“分改子”成功的友邦,加快了在中国大陆发展的步伐。

今年3月22日,四川省分公司获批开业;6月22日,湖北分公司获批筹建。

在长期发展最优代理人的优势下,友邦入股中邮,可以看到它想拓展多元渠道,在未来业务上取得新突破。

而中邮人寿也可以借助友邦个人代理人的经验,提高剩余边际和新业务价值,进一步提高分销潜力。

双方在各自优势上互相借力,实现互补,有望形成“双赢”的局面。

2018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对外释放金融业新一轮开放的信号。

友邦和中邮的合作,会加速个、银融合的趋势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