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文 | 九个事实帮助你更好地阅读《纳尼亚传奇》

 亮哥eoim8x8y62 2021-07-12

编者按

这一期的短文简单介绍了关于《纳尼亚传奇》的几件事。不论孩子还是大人,这套书都值得多刷几遍。正如麦格拉思在《C.S.路易斯》这部传记中所评论的,“路易斯相信,纳尼亚的叙事拥有某种能力,能把魔法带回已经祛魅的世界,引导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象我们的世界。这并不是在逃避现实,而是在我们已知的世界里探索更深层的意义与价值。”


九个事实帮助你更好地阅读《纳尼亚传奇》

作者:Joe Carter

今年是C. S. 路易斯出版纳尼亚传奇系列(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series)的第一本书《狮子、女巫和魔衣橱》(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七十周年。关于这本倍受欢迎的小说,你应该知道下面九个事实:

第一,“纳尼亚”这个名字是个拉丁文单词,指的是在古代意大利一个叫做“纳尼”的小镇。

第二,路易斯关于纳尼亚的创意起于1939年,但是直到十年之后的1949年才完成第一本书《狮子、女巫和魔衣橱》。说起他写这本书的创意时,路易斯说,“这本书的创意全部来源于一幅画面:在白雪皑皑的树林里一个人羊拿着雨伞和包裹,这幅画面从我十六岁起就在我的脑海里。然后,在我四十岁的某一天,我对自己说:'我来为这幅画面编个故事吧。’”

第三,路易斯认为该系列应该按照书中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来读。但是大部分读者、书评家和学者则认为应该按照每本书的出版顺序来读:《狮子、女巫和魔衣橱》(1950)、《凯斯宾王子》(1951)、《黎明踏浪号》(1952)、《银椅》(1953)、《能言马与男孩》(1954)、《魔法师的外甥》(1955),还有《最后一战》(1956)。

第四,研究路易斯的学者迈克尔·沃德(Michael Ward)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路易斯特意基于七个天堂的观念构建了《纳尼亚传奇》。根据十六世纪哥白尼之前的天文学家的说法,天堂中有七个围绕地球旋转的行星,对地球上的人和事甚至地壳中的金属产生影响。沃德在他的书中说,“在《《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中,(儿童主角)成为木星之下的掌权君王;在《凯斯宾王子》中他们在强大的火星下变得坚强;在《黎明踏浪号》中他们在寻找太阳的路上吸收光芒;在《银椅》中他们在附属的月亮之下学会顺服;在《能言马与男孩》中他们在雄辩的水星之下变得热爱诗词;在《魔法师的外甥》中他们在肥沃的金星下获得了赋予生命的果实;在《最后一战》中他们在寒冷的土星经历苦难和死亡。”

第五,纳尼亚传奇中的核心角色狮王的名字“阿斯兰”,是土耳其语中的“狮子”一词。尽管阿斯兰是唯一一个贯穿七册书的角色,但在《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一书的初稿中他并未出现,尽管该书一年后即出版。

第六,普德格伦(Puddleglum),这一《银椅》中的主要角色,原型是弗雷德·帕克斯福德(Fred Paxford),一个在路易斯位于牛津的家里(the Kilns)当了30多年修理工、园丁和兼职厨师的人。道格拉斯(Douglas Gresham)称他为“一个简单淳朴的人,一个开朗的、永恒的悲观主义者”。如果有人对他说“早上好”,他可能回答“啊,看起来午饭前要下雨,虽然不会下雪或下冰雹。”

第七,路易斯花了八年时间完成整个系列,尽管第一本书《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仅用了其中的三个月。

第八,尽管纳尼亚传奇的地图有多个版本,被公认为“官方”版本的是1972年由该书配图者宝琳·贝恩斯(Pauline Baynes)制作的那个版本(插图版权属于 C.S. Lewis Pte. 有限公司)。

第九,在写给五年级某个班的一封信中,路易斯解释了阿斯兰并不是简单地“代表”耶稣:“让我们假定有一个像纳尼亚这样的地方,上帝的儿子就像在我们的世界中变成人一样,在那里变成了狮子,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纳尼亚传奇》(邓嘉宛新译本)

C.S. 刘易斯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19.08

[点击封面 ↓ 即可购买]


三句话分享

读完以上的文章你有什么心得想法呢,小编鼓励你通过留言选择用下面三句话的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阅读收获。

第1句话:请在文章中摘录一句你认为最精彩、最重要或最有启发的文字;

第2句话:请用一句话总结文章带给你的收获、感想、触动、挑战或思考;

第3句话:请将文章提醒你可以马上付诸实践的行动,用一句话记录下来。



来源:本文转载自微信订阅号“The Gospel Coalition”


充满活力的读书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