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一利阳光故事会 2021-07-13

浮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功效与作用】

浮石,中药材。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浮石PumiceStone。具有清肺火,化老痰,利水通淋,软坚散结之功效。用于痰热壅肺,咳喘痰稠难咯,小便淋沥涩痛,瘿瘤瘰疬。

别名

水花、白浮石、海浮石、海石、水泡石、浮水石、大海浮石

性味归经

咸,寒。归肺、肾经。

功能

本品具有清肺火、化老痰、利水通淋、软坚散结的功效。

主治

用于痰热壅肺,咳喘痰稠难咯,小便淋沥涩痛,瘿瘤瘰疬。

医家论述

《本草衍义》:“今皮作家用之磨皮上垢,无出此石。”

【使用与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水飞后吹耳或点眼。

配伍应用

1.治卒咳嗽不止:浮石二两。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粥饮下十丸,日三四服。(《圣惠方》)

2.治小儿天哮,一切风湿燥热,咳嗽痰喘:海浮石、飞滑石、杏仁各四钱,薄荷二钱。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用百部煎汤调下。(《医学从众录》海浮石滑石散)

3.治石淋:浮石,使满一手,下筛,以水三升,酢一升,煮取二升,澄清服一升,不过三服。亦治嗽,淳酒煮之。(《千金要方》)

4.治诸疝:海石、香附。为末,生姜汁调下。亦治心痛。(《丹溪心法》)

5.治渴:水花主渴,和苦栝楼为丸。朝预服二十丸,永无渴。(《本草拾遗

使用禁忌

虚寒咳嗽患者禁服。

性状鉴别

1、药材性状呈稀松似海绵状的卵形不规则块体。大小不等。表面灰白色或灰黄色,偶尔呈浅红色。具多数细孔,形似蛀窠,有时呈管状。体轻,质硬而脆,易碎,断面疏松,具小孔,常有玻璃或绢丝样光泽。放大镜下可见玻璃质构成多孔骨架,晶质矿物呈斑晶或隐晶质微晶分布在骨架中。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气微弱,味微咸。以体轻、色灰白者为佳。2、饮片性状浮石参见“药材性状”项。煅浮石形如浮石,多粉状,暗灰色,质酥脆而易碎。气微,味淡。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浮石多附着在海岸边,用镐刨下,清水泡去盐质及泥沙,晒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