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讨好型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心雨zvsz92zxgd 2021-07-13

你想要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吗?

我不想。

我们家两娃。三岁的酒酒经常不听话,他有自己的逻(歪)辑(理),并能据理力争(结合大哭大闹),常常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虽然跟三岁的孩子讲道理,很麻烦很费时,但是心底也会感到某种安心:这娃特别能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外面不会吃亏。

而妞妞,每当我强硬起来,妞妞就不情愿地答应,“好吧!”;和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她也总是“小跟班”,和小伙伴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主动回避冲突,“那好吧,今天玩你的游戏,下次再玩我的吧。”

作为家长,反倒有些担心她。担心我们会不会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让她压抑自我,成为迎合父母的乖孩子——“讨好型人格”

当爹妈好难,希望孩子们会为他人考虑、会妥协,又希望他们会正视和尊重自己的感受,能为自己勇敢发声。

不愿孩子做“听话的乖孩子”,更不愿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

前几天和朋友聊起“讨好型人格”,朋友说:“这种人是如何困扰到Ta自己的我并不清楚,但是这种人真的很困扰我!我和'讨好型人格’的人相处,是真的心累!你要有什么情绪你能不能直说,每次欲言又止地表达一些不满,明明心里不情愿但面上态度又特别好,这么拧巴还以为别人看不出来,真的很拱火。”

你看,“讨好型人格”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不真诚,不仅会因为“压抑”严重困扰到自己,而且如果想要靠“讨好”换来的人情上的亲近,往往会比“做自己”的人更累,更难。

关于“讨好”这个略显沉重的话题,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柔软轻松的寓言小书,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准确来说,它并不是一本育儿书,而是一本心理咨询的入门书。

这本书借助了《柳林风声》童话的外壳,把蛤蟆先生(就是那位喜欢吹牛、追求时髦,还坐过牢的蛤蟆!)陷入心理冰点时,去做10次心理咨询的经历,变得特别好读,有理有据地解释了“讨好”心理的由来

图片

在阅读的很多瞬间,我都把自己内化成了“蛤蟆先生”,被深深地共情。无法表达愤怒、内疚式教育、自我审判、难以拒绝强者等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的场景,都能书里找到对应的心理学成因,我也得到了不少育儿启示。

如果成长是一场“寻找自我”的战斗,愿作为父母的你我,能成为一座尽量不给孩子添乱的灯塔吧。

#01

小时候讨好父母,

长大后讨好所有人。

蛤蟆先生是家族显赫的富三代,酿酒庄园的独子,学校校董。他住豪宅开豪车,可以随时出门旅游,买最贵的帆船,穿着讲究又浮夸,“活脱脱是一只非凡的蛤蟆”。

然而华丽的蛤蟆少爷,内心身处却是极度缺爱的。他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被外界认可。在一次意外发生后,他的情绪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冰点,像小太阳一样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

他向咨询师苍鹭哭诉:“我这一辈子都干了些啥?我又干成过什么事呢?”哭得像个无助的孩子。

当苍鹭坐在蛤蟆先生的对面,认真倾听蛤蟆的童年时,他感到了巨大的孤独和悲伤。

蛤蟆先生有个严厉忙碌的、永远对自己不满意的父亲。印象里,父亲从没抱过他,也没夸奖过他。而相对温柔的妈妈,也遵循着丈夫专制的育儿观。所以即使蛤蟆庄园人来人往,充满了新奇的事物,快乐也始终是别人的,蛤蟆一直渴望父母的爱,希望他们“看到”自己,或者说“别抛弃”自己。

面对父亲每天冰冷的责备,慢慢地蛤蟆开始认为,父亲永远是对的,而自己永远是错的。“似乎这样想的话,他对我的训斥就变得合理了。”

这也是“内疚式教育”的内核。前段时间一位妈妈说,有次陪女儿小桃背书,到了快凌晨一点,小桃还是没背熟。她瞬间被点燃了,女儿背错一次,她就抽自己一巴掌。

图片

然后女儿的表情瞬间变得很惊恐。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蛤蟆先生和小桃眼里,父母的“不满”,都可以用“自己行为的对错”来解释——妈妈/爸爸生气,打我骂我,是因为我做错了事。那我努力把事做好,她是不是就会停止打骂,变开心起来呢?

这种童年时期这种“有条件的爱”,就是讨好心理的源点。

图片

这本书里最精彩的理论,在于对儿童自我状态的归类,这是一种孩子保护自己的机制

图片

我们某些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就像红黄蓝三原色,对所有婴儿来说都是类似的,例如快乐、愤怒、悲伤……所有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自然型儿童”。

然而当我们作为个体开始发展时,我们的情绪和反应都会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就像几种原色混合在一起,就变出各式各样微妙的色调和色差来。

图片

而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父母。

想象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只住着三个人,你和其他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

图片

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的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虽然心里不快,但他们是那么高大强壮呀,所以你感到很无助又不安。

如果上面提到的孩子是你,你会怎么做?

站在孩子的视角,成长注定是场战斗,父母是“仁慈的独裁者”。孩子必须学会把三原色的色调调暗,使它们变得柔和,以利于生存,去适应父母的锋芒,同时也借此保护个体的完整性。

这时,孩子就会发展出另一面自我,成为“适应性儿童”

面对强权的父母,蛤蟆先生的适应性行为是:

✔  顺从父母的意愿,同意他们的想法;

✔  取悦父母,让他们对自己感到满意和骄傲;

✔  为安抚父母,学会事前低头道歉。

总结为一个词,就是“讨好”,放弃抵抗,战术性投降。通过讨好父母,来获得暂时的安全感

虽然蛤蟆早已成年,但想起父母时,任何不满的情绪都会让他感到内疚。父母的辛勤工作,换来了自己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即使他的童年没留下什么快乐的回忆,他也从不怪罪父母,自己有什么资格责怪他们呢?

童年的印记,比想象中更深远。长大后的蛤蟆先生,无意识地重复着童年的行为模式。

/ 他很在意朋友的看法。

在朋友生气时,他会低声下气地苦苦哀求原谅,即使错不在他。没关系,只要朋友不再生气就好。

 / 他需要别人的认同。

他在朋友之间扮演着开心果的角色,默默苦练自己擅长的技能,因为他希望听到:“看看蛤蟆,多棒啊!”

/ 他软弱、没主见。

在被夺去心爱的校董职位时,即使心乱如麻,快气炸了,他还是没说一句反对的话。

他习惯委屈自己,取悦别人,本能地惧怕争吵,脆弱又敏感,蛤蟆依然是个燃烧自己的低自尊者。

图片
图片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写过这样一句诗: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

我们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无论好坏,都不可避免地会延续到成年,变成长大后我们经常有的感受。

不管是蛤蟆下意识地讨好,还是我们对于牙医的惧怕,一看书就犯困,或是焦虑时就想吃点甜的,都是那些场景/词语而触发的童年感受,我们表现得和小时候如出一辙,这与年龄无关。

就像松子每次紧张激动时,就会马上做鬼脸一样。

图片
图片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原生家庭,但可以试着去改变思维方式,理解我们的“软肋”,抱抱不完美的自己。再往前迈一步,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自信的童年。

我很认同苍鹭的一句鸡汤是:“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能力”,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这样。

蛤蟆没有在童年里学到“被讨厌的勇气”,但从现在开始学习自私的艺术,接纳自己,也不晚。

#02

引导孩子

做情绪的主人

在和苍鹭面对面时,苍鹭先问了蛤蟆一个问题,“今天你感觉怎么样?”。即使当时处于极度黑暗的心理状态,他还是下意识地告诉苍鹭:

“挺好的,谢谢你”。

蛤蟆不是故作矜持,而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很少有人问过蛤蟆,和作为成年人的我这个问题,我的情绪状态是怎么样的?

情绪状态,或者“感受”这个词,对于含蓄的,需要隐藏自我的我们来说,是一件陌生的,新鲜的,小题大做的事。就像那句毒鸡汤说的,成年人的世界,连崩溃都是无声的。

蛤蟆说,父亲从不允许自己哭,他一哭就会受到冰冷的惩罚,所以蛤蟆一直认为,哭代表软弱无能,是一种不合理的情绪。

关于情绪,我很喜欢书中这段咨询室里的对话:

可我不喜欢像刚才那样嚎啕大哭!

你肯定不喜欢,可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

如果你否认它们,无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一个残缺的人。

任何情绪都是合理的,难过、愤怒、开心、深情……不用为“幼稚的自己”感到羞愧,不要给情绪做截肢,关键的是觉察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那么当孩子讨好父母时,他们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

父母发怒 ▶ 自然型儿童感到愤怒 适应性儿童怄气 ▶ 怕父母生气,也对结果无能为力,只能改正错误 ▶ 孩子讨好父母。

讨好型儿童和普通孩子发怒方式不同的点在于,因为害怕被“星球上的巨人”抛弃,他们不能表达真实的自己,自然型儿童的一面,这意味着孩子需要学会处理父母的愤怒,去适应他们每一次的喜怒无常,以及处理更重要的部分,自己的愤怒。

图片

如果把愤怒的情绪比作煤气罐快要爆炸了,大人习惯于把阀门开到最大,让气体以最大强度喷射出来,即打骂吼叫,怼天怼地怼空气;而讨好型小孩学到的,是用缓和的方式,让气体慢慢释放出来,也就是“不带攻击性地发火。”

听上去是不是很心酸?如果我们总是冲孩子大吼大叫,他们将很难学会健康的发泄愤怒和正常沟通的方式,甚至会把这种鸵鸟的行为模式延续到成年,把话都憋在心里。

怄气、撒泼、郁闷、拖延、厌烦都是愤怒的表现方式,就像你和队友冷战,看谁先服软一样。而对于那位女儿背不出书,就扇自己巴掌的妈妈,也是一个道理,只是她的“无力感”的表达比较特别罢了。

图片

孩子的情绪问题,既是他们成长所必须经历的坎坷,也取决于我们大人如何做出示范,帮他们成为情绪稳定、身心健康的人。而这一切的基础是,父母情绪稳定。

图片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举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例子,他说女儿以前是个有礼貌的小女孩,习惯委屈自己来迎合别人,当他注意到这一个现象后,他想鼓励女儿说出心里话。

“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倾听,但不用责备自己。”

第二天,他接到了学校校长的电话,对于学校不能穿牛仔裤的规定,女儿回答“见鬼去吧你!” 🤦‍♀️

例子的结果不算成功,但让孩子说出心里话,再学会尊重被人的需要,这只是时间问题,只是我们很多人颠倒了先后顺序。

再来说说孩子生气时我们的做法,可以概括为:先共情,再复盘,找解决办法。

不用批评,用语言描述刚才的经过,帮孩子说出她的感受,和她共情,等待她平静下来。

比如我家的争玩具大战:

“妈妈知道弟弟有时会让你心烦,因为他总是想玩你的玩具。妈妈只是想让你知道,保护好自己的宝贝是应该的,你不喜欢别人玩你的玩具也没错,但对弟弟大喊大叫或打他绝对不可以!

要不我们一起为你的玩具找个弟弟找不到的地方放起来?就算你生弟弟的气,除了对他大喊大叫,想想你还可以怎么做呢?”

不过很多时候,共情的方法在一两岁的孩子身上往往会感觉效用不大,即便当时孩子答应的好好的,下次照犯不误。

别灰心,这和孩子大脑的发育阶段有关,耐心地引导和坚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就会明白其中的逻辑了。

#03

什么是对孩子

真正的爱?

除了儿童自我状态,这套书还把人的内心状态分为了:父母自我状态,以及成人自我状态,这两种状态也重要。

图片

当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像自己的父母一样。

父母状态包含了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来判断生活中的对错。

父母状态有好有坏,它可以挑剔的,严厉的,也可以是温柔的。

很不可思议的是,孩子也会有“父母自我状态”,特别是对于讨好型儿童来说。

我们可以把“挑剔型父母状态”想象成一个法官,这个法官一直在控诉别人,揭短,然后顺理成章地惩罚他们。而讨好型人格,拥有一个无敌强大的“父母状态”,它无时无刻都在审判自己,给自己判无期徒刑。

因为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举个例子,当听到“咱家的钱只够你一个人吃汉堡,没关系的,妈妈看着你吃,你要好好吃完哦!”、“妈妈的生活只有你,你要争气呀!”这类的话时,孩子一定会感到深深的内疚感,陷入自我审视——父母为了我,牺牲了太多太多。

图片

这种内疚感,会在孩子未来面对类似场景时一定会瞬间上头。这就是讨好型人格偏执地为他人着想,被别人喜欢,却很难获得幸福和安全感的原因,因为ta始终觉得,我不配得到爱。

图片
图片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而作为父母,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养成健康的父母状态,并引导孩子进入“成人状态”,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大人。

在成人状态下,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我们不会受到脑子里父母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我们会客观地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怎么做。

同时只有在成人状态下,我们才能学到新东西。

苍鹭先生说:“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

我认为摊开来说,一个健康的人格,是能正视自己的情绪,辨识别人的感受,善于“管理情绪”的。

这句话并不是教小孩子如何做,而是说,我们应该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做不到,至少做到正视),再给孩子爱;孩子接不住大人失控的情绪中附赠的爱,这对于Ta的人生来说,太沉重。

而这个部分,可能是现下我认为做父母最难的部分了,与大家一起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