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度夏“四忌”及 持续高温天 “四宜”少生病

 罕山游侠 2021-07-13
健康度夏“四忌”

  炎炎夏日,既要注意防暑降温、护肤防晒,又要避免过度寒凉,以防寒证丛生,以下是健康度夏的“四忌”。

  一忌久吹空调  很多人一到夏天就喜欢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但是,空调温度开得过低,尤其是白天一整天、晚上一整夜的行为极易使寒邪入体,损伤阳气,使身体的气血运行受阻,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病症。因此,夏日吹空调不要把温度调得过低,以26℃为宜,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空调风口也不要对着身体或头部直吹。

  二忌贪食生冷  炎炎夏日喝一杯冰镇冷饮是件非常爽的事情,不过,夏天贪食生冷不仅不能解暑,反而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暑热兼湿之时,汗出较多,过食生冷、寒凉之物容易伤及脾胃,尤其是老人和儿童,老人的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已逐渐衰退,小儿的消化机能尚未充盈,容易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三忌大量饮水  夏天出汗多,容易口渴,很多人一口渴就猛喝水,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每次出汗都会带走身体一些盐分,而大量喝水又稀释了血液中的盐分,可能出现低渗性脱水,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这种情况下,正确喝水非常重要。首先应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不要等口渴时再喝水;其次,可以在水中加少许盐,以补充失去的盐分;第三,不要喝冰水,应将水温控制在10℃左右。

  四忌吃隔夜菜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剩菜剩饭长时间放置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即使经过高温加热再食用,这些毒素也无法完全清除,而临床上因为夏季食用隔夜菜导致的问题并不少见,轻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情况,重则导致食物中毒。

  戴文

       摘自:2021.07.13 大众卫生报




持续高温天 “四宜”少生病

  据气象部门预计,湖南将持续炎热高温天气,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都喜欢趋凉避暑,但过度贪凉又易损伤人体阳气,引发感冒、咳嗽、胃肠不适、关节疼痛等疾病。从养生防病的角度来看,盛夏时节应谨记以下“四宜”。

  宜养心  祖国医学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养阳重在“养心”。《黄帝内经·素问》记载:“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冬至重病。”意思是说夏季是草木茂盛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相交,阳光雨水充足,心情要愉快,不要压抑自己,“逆之则伤心”,结果就是“秋为痎疟,冬至重病”。人们可以通过听轻音乐、静坐、练瑜伽等方式让心安静下来,也可以吃一些安神、开胃的食物,如莲子,有很好的清心火的功效,还可以选择乌梅、话梅等小零食,不仅能开胃口还可解暑除烦。

  宜晚睡早起  夏季昼长夜短,这个时候要顺应阳盛阴虚的变化,相对地“晚睡早起”。《黄帝内经·素问》曾记载:“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建议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早上6点左右起床。遵循“子午觉”原则,即子时大睡,午时小憩,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半小时为宜,午睡醒来后不要马上投入工作或学习,因为这个时候大脑供血不足,会出现暂时性脑功能紊乱,让人感到头昏脑涨,最好静躺10分钟后再起床。 

  宜清淡饮食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此时的饮食宜清淡,避免过食肥甘厚味,否则会损伤脾胃。另外,“冬吃萝卜夏吃姜”是有道理的。生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夏季食用生姜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可防暑降火。这里推荐一种生姜的吃法:取10克的生姜切片或切丝,配上25克的红枣,煮成生姜红枣汤食用,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暖脾胃。需要提醒的是,菊花茶、绿豆汤、凉茶之类的饮品,虽有解渴消暑的作用,但皆为寒性食物,可以适当食用,不宜天天喝。

  宜适当运动  运动也是夏季养生中不可缺少的,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边、湖边、公园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以舒缓运动为主,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游泳和瑜伽是两个不错的选择。游泳不仅可以降温解暑,还可减重、增强心肺功能;而瑜伽是一种身心合一的运动,老少皆宜,可以帮助身心回到最佳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晨练并非越早越好,早晨6时前,空气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此外,日出前由于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周围二氧化碳多,新鲜的氧气少,也不适合锻炼。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副教授   戴幸平

       摘自:2021.07.13 大众卫生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