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才女(46)郑小瑛

 闹市孤猴 2021-07-13

当代你指挥家郑小瑛 第一位音乐女指挥家


78.郑小瑛.jpg

郑小瑛(1929—),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出生于上海,祖籍福建永定。1952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深造,1962年在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指挥意大利歌剧《托斯卡》,成为第一位登上外国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家。先后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爱乐女室内乐团艺术指导兼首席指挥、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获文化部直属文艺团体评比优秀指挥一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以及法国文学艺术荣誉勋章等。

郑小瑛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6岁开始学习钢琴。1947年,她考入金陵女子大学生物系,但不久就离开大学独自到了解放区,参加了中原大学文工团。在为人民群众演出的过程中,她认识到音乐必须结合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人民服务。

由于少时学过钢琴,郑小瑛有很好的音乐基础,因此在1952年得以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深造。她先在作曲系学习,之后参加了一位苏联专家举办的合唱指挥短期训练班。在由全国各地选拔而来的25名指挥班学员里,郑小瑛是唯一的女性。她的天赋与勤奋,让她受到苏联专家的多次表扬。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专业指挥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成立了,学院破格让她在作曲系继续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在指挥系当兼课老师,并担任全校合唱团和红领巾管弦乐队的指挥。

  

1960年,郑小瑛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深造,学习歌剧、交响乐指挥。1962年,郑小瑛在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指挥了意大利歌剧《托斯卡》,获得了舆论的高度评价,她也因此成为第一位登上外国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家。

1963年,郑小瑛归国,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任教。改革开放后,她担任中央歌剧团的首席指挥和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经常担任国家重要演出活动的指挥,指挥演出了中外大型歌剧《护花神》《第一百个新娘》《茶花女》《夕鹤》《卡门》《费加罗的婚礼》《蝴蝶夫人》《魔笛》《波希米亚人》等;还曾与中央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等十多个交响乐队合作,举行音乐会,指挥交响乐和管弦乐作品。

郑小瑛的指挥风格热情奔放,气魄雄伟,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985年秋她应邀赴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交响音乐会时,《堪培拉时报》的评论称:“她的指挥严谨谐调、富有表现力,充满着自信和权威性。这只可能来自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她本人天赋的音乐才华。”1988年郑小瑛应邀赴芬兰,指挥了瓦萨歌剧院的《蝴蝶夫人》16场,获舆论热烈赞扬。

  

1989年,面对流行乐盛行而严肃音乐受冷落的局面,郑小瑛和一些女音乐家组建了爱乐女室内乐团。乐团成立后,到大中学校和厂矿、农村演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1993年郑小瑛还率领爱乐女室内乐团赴欧洲执行国家文化交流项目,在德国、荷兰、法国演出了中国室内乐12场,扩大了中国音乐“洋为中用”的影响。

1995年金秋,在爱乐女室内乐团基础上组建的爱乐女交响乐团登上了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的舞台。这是中国第一个女子交响乐团,108名演奏员手执乐器,身穿白纱长裙,随着郑小瑛手中的指挥棒轻轻一扬,美妙的音乐瞬间涌向全场。她们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妇女在被誉为“阳春白雪”的艺术上的才华与风采。

  

1998年,69岁的郑小瑛应邀奔赴厦门,创建了“公助民办”性质的厦门爱乐乐团,并担任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继续推广她热爱的交响乐。这一年,她获得了全国老有所为贡献奖。

让音乐为人民服务,让群众能够欣赏高雅艺术,是郑小瑛从年轻时代就开始的信念,也是她一直坚持的事业。为此,她采取各种形式向群众普及音乐知识,针对普通百姓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缺乏的状况,她创造了独特的边讲解边演奏的“郑小瑛模式”,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音乐。在担任厦门爱乐音乐总监期间,她常常到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举办音乐会、讲座,与学生们展开交流。为了让大众能够欣赏歌剧这个全人类的艺术瑰宝,她一直在努力倡导和推广中文歌剧,她相信“阳春白雪,和者日众”。

  

2014年4月,85岁的郑小瑛被中央歌剧院授予“终身荣誉指挥”称号。这位世界知名的女指挥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她一生都在为传播和普及古典音乐、歌剧而奋斗、奔波,并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