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献记载中,石门穴的突出特点是女子禁针灸。《针灸甲乙经》有“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的记载。《外台》亦有“女子禁灸”。《针灸大成》日:“石门妇人禁针,禁灸,犯之绝子”。《集成》日:“石门妇女禁针灸,犯之绝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日:“妇人不针,终身绝子”。综上,石门穴一直被古人视为女子禁针穴,针之可致不孕。 石门穴Shímén CV5位置:石门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 石门穴位置图 归经:任脉 石门穴,出自《针灸甲乙经》,脐下二寸,为手三焦之暮穴。 曾用名:利机,丹田,精露,精室,端田。
浅层主要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主要有第十一胸神经的分支。石门穴所处的解剖结构,与妇女的内生殖器官子宫和卵巢位置相近,决定了其具备有特殊的影响妇女生育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代应用1、抑制排卵、避孕
2、影响性行为 性欲是一种性冲动和性意愿的倾向。是一种主观感觉。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睾酮都是性欲和性唤醒的主要调控激素。李沛等把28位健康女性作为观察对象。结果表明,针刺石门等穴对健康女性外周血中的睾酮水平具有明显的抑制性效应。但针刺时间的选择非常重要。针刺抑制睾酮的最佳时间为清晨。根据此实验结果可推论,针刺可能使健康女性的性欲减退,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陈泽斌等用大鼠实验研究发现,针刺6h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 子(CRF)表达显著升高,处于表达高峰。针后24h,CRF表达已接近正常。CRF具有抑制生殖功能,主要表现在抑制GnRH的释放,还具有降低性欲的功能用。从此实验结果可推论,针刺可能有降低性欲的作用。但这种效应的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针后24hCRF表达回落,进一步说明针刺对生殖内分泌的干扰只是暂时的。 3、调节血压 裴廷辅等用针刺石门穴观察其对血压的影响。观察对象为25-40 岁针灸石门避孕的妇女。针灸前先观察血压,针灸手法用强刺激手法,缓慢捻转进针,刺入后直至找到传向阴部麻木感为止,留针30 分钟,针上加灸20分钟,用艾卷施行温和灸法,每天1 次,连续 7次为止,后再测定一次血压。经观察发现,石门穴有调节血压使之趋向正常化的现象,血压偏高的使之下降,血压偏低的使之上升,正常的则变化不大,即石门穴对血压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针灸治疗高血压病,早有文献记载,但未曾用过石门穴,在临床上用此穴的很少,在男性身上,多用气海穴,针灸石门穴是否具有治疗高血压病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4、尿闭症 刘无忌用刺石门穴治疗尿闭症。患者仰卧,以3寸毫针向石门方向斜下方进针2寸,泻法,嘱患者意守石门穴,用力排尿,术者用双手于患者少腹部由上向下加压,小便即排,反复多次,待尿排净后拔针,每日1-2 次,共治40例。有效率为 90%,治疗尿潴留《千金方》等早有记载,但此法在现报道中只限于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尿闭症,不能用于尿道肿瘤、前列腺炎等阻塞性的尿闭。 结语石门穴与气海、关元同属任脉,且位于两者之间,但其通常应用范围与任脉之妊育功效相佐,而且关元、气海之治疗临床孕育方面疾患的主治迥异。古人列为禁穴,但现代医家赵海音用石门治疗不孕症1例。根据穴位的双向性和良性的调整作用,石门既可用于避孕,在治疗不孕方面似也有效果。需要更多的研究使石门穴真正发挥其潜在的治疗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