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平 1 居然将近三个月没回爸妈家了。 以前一个月至少回家一趟的。 爸爸妈妈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我就喜欢往哪儿跑。 尘埃里开满眷恋。 清欢年岁,是否有一成不变的标准? 当然没有。 在广阔无垠的世界里生存,在只属于自己的那片随心所欲中生活。 在路上。 直达老家的高速封路一段时间,我们只好绕路国道。 接近县城的路上,湄水河赫然入目。 对岸有人家。 想起一句: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天蓝水清,风景如画。 渲染流光潋滟入画中。 我只隔水呢喃,却探手不敢破年华。 亦没下得车来,绕过那一段长长的路,去探寻心底所期待的古意。 想起张晓风一句:那样的社会,人人都知道别家墙角有几株海棠花,人人都熟悉对方院子里有几只母鸡,表格里的那一堆资料要它何用? 我只能笑笑,自顾自想:不要表格里的一堆资料,又拿什么去看墙角的那几株海棠花呢! 闲情逸致,并不是为谁而设的,特别是我这种天生忧虑,但又处境堪忧的人。 有那么一会惊鸿一瞥,就能好好记住了。 2 为何而回? 一是恋家,二是恋辣椒酱。 此时,辣酱正当时。 妈妈的辣酱,传承了近四十年的心血。 将近四十度的高温,妈妈不停上下顶楼。 她一趟又一趟,到烈日中去不断翻动暴晒的辣酱。 以妈妈纯火炉青的技术,地利人和都有,当然还得天时啊。 天时,就是温度够高,太阳一直够连续。 事前就早早看好了天气预报,还得时刻关心当下的天气。 因为只要太阳有点偏差,妈妈就会很担心辣酱的口感和纯正。 很多的东西,人家往往打下“匠人匠心”的牌子。 妈妈的辣酱,没有牌子,但却用尽了她的整个心思。 弟弟拍了些我和辣酱的照片。 朋友“春华秋实”秒成一顺口溜:屋顶开晒场,辣妹晒辣酱。身后玉米黄,缸中辣酱香。 嘻嘻。好直白耶。 3 小朋友睡着了,我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在家门口发上一阵子呆。 小时候,爸爸种在家门口的枣树风华正茂。 现在早就高过了我们家的房子。 几乎年年硕果累累。 这个时候,枣子还未完全熟。 但不妨碍我手痒痒,站在枣树下,稍一伸手,就摘下一颗又一颗,往嘴里送。 妈妈问:能吃了吗? 我:能吃了啊,再熟点会更好,现在还是有点生…… 妈妈:那这次你们摘些带回家吃吧。 我:不啦,让它们再长长,等熟了我们回来吃。 其实,除了我举行婚礼的那年夏天,我们都在家,包括西安的小姨,智雄表弟。 那次,我们一群家人,一起围着枣树摘枣子的欢声笑语,还历历在目。 大多的时候,每年枣子熟了,爸妈总会摘下很多很多。 他们把枣子送到镇上,拦住到长沙的班车,出些费用,托班车的老板带到我们的城市。 杨梅熟了的时候托送杨梅,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着,然后聚一块全带来给我们。 我心里的愧疚那么多,那么多,那么深,那么深! 这几年,时常深深觉得无枝可依,所以我必须得努力。 没有背景没有关系,为了不让背影都那么凄冷,我可以拼,也只能选择拼。 父母是我心底最深的烙印,也是我心底的最愧疚。 他们给了我最好的,我却总是对他们无能为力。 虽然我在慢慢用行动灌溉自信,对知识的敬畏有增无减,但始终,对父母的内疚,更是从来不会减少。 4 我们家门口,除了枣树,还有一小片柚子林,当然还有桔子树,杨梅树,桃树,枇杷树…… 柚子树,桔子树,杨梅树都是四季常青。 冬天,我每次回家,都会在心里表扬爸爸:真会种啊,大冬天的,家门口还这么绿。 要是下点雪呀什么的,当然就更美了。 我小时候,超级喜欢种花花草草,现在当然亦如是。 夜来香,迎春花,凤仙花,蝴蝶兰,野百合,月季花,只要看到的,能弄到的,我全会弄回来种…… 我的老爸,那时候很不懂事,总是跟我说:平平呀,还不如种果树呢,还可以结果子吃,花什么的可不会结果,没有实际用处啊! 我不乐意:花好看!我喜欢,你管我呢! 后来我外出上学了,外出工作了,爸爸就一直留着我小时候种的文殊兰。 甚至它一年一年,生虫子什么的,爸爸都不厌其烦,不但没有把它连根拔起,还细心给它喷药,呵护着它的健康。 慢慢地,爸爸在家门口种了夜来香,种了桂花,种了牵牛花…… 全是我小时候种过的花花草草啊。 甚至今年春天,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居然种上了月季花。 我大呼意外:老爸,你不是吧?花可没有实际用处,不如果子,可以吃啊! 老爸就笑:谁让我家大宝贝喜欢嘛! 哈哈,我笑出了眼泪:老爸你终于懂事了啊! 泪却真的掉了下来。 5 家门口,那么美。 可很多,让我无心风景。 清晨,天刚亮,爸爸妈妈已经做了一早上的事了。 谁说日出而作啊,日出之时,他们早就忙了好久了。 他们是和露水同醒的,出去前沾着露水,回家时沾在衣上的露水,早就干了。 一天到晚,没有停歇的时候。 我是特别希望妈妈遵守她的承诺:明年不种玉米了。 他们那么忙,他们团团转,太透支身体,我很担心。 跟着他们来到玉米地里,他们反过来更担心我。 担心我太多…… 我悄悄先回家做晚饭了。 蝉声不断的傍晚,在家门口摘几片紫苏,然后埋头在厨房,切菜,炒菜,低头,心里有隐隐的安稳。 虽然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我的内心总是无处安放。 每个人都在不停忙,不停做事,都没有闲暇,这个饭菜,我必须来做,也乐于来做。 从小到大,在我们一家人中,只要一忙起来,比如双抢期间什么的,我一般都是负责厨房的那个。 晚上八点之前,不管饭菜有没有做好,爸妈根本来不及吃。 八点了,饭菜做好了,早上桌了,他们刚刚从地里才回来,在顶楼收拾辣酱,玉米。 从小耳濡目染,我完全想不出任何的理由,我们不去吃苦耐劳。 结果未知,但总归,问心无愧,尽力而为,也是一种我们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两年前《 家门口的这个风情傍晚》...... 文/平平 作者简介:平平,本名王志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