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立下这7条家规,孩子必有出息(家长请为孩子收藏)[心] 1.没有经过允许,别人的东西不可以乱拿 没有人会提醒你,你家孩子不懂礼貌,大家只会默默在背后议论父母不会教。 真为孩子好,不想孩子在背后被人指责、被人讨厌,父母从小就应该给孩子树立好规矩。 没有经过允许,别人的东西不可以乱拿;垃圾不要扔在地上;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喧闹…… 最好的教育不是拥有高分数,而是刻进骨子里的教养。 2.绝对不能说脏话、做任何不雅的行为 有素质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大家喜欢和尊重。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家庭环境就是浇灌树苗的水。 作为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孩子,遵守基本的做人规则。 3.遇见长辈和老师,一定要礼貌地打招呼 在大多时候,父母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家长,只会催促、强迫孩子跟叔叔阿姨打招呼。 我们当然应该教会孩子懂礼貌,可是礼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真正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敷衍。 这需要父母耐心引导和培养,更需要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先做好礼貌待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受到熏陶,自然也就变得谦谦有礼了。 4.与别人沟通时,不能打断别人说话 不管是在任何年纪,随便打断别人说话都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 所以,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父母要记得告诉孩子,与别人沟通时,不能打断别人说话。 提醒孩子改变说话的方式,教会孩子学会倾听,其实也是在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 说话有分寸,是孩子将来立足社会的根本。 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孩子,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越走越宽。 5.要为自己的过失和错误的行为负责 每个孩子都会做错事,其实,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掩盖错误,孩子知错不改。 每一次错误,其实都是孩子学习承担责任的大好时机。 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担当,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歉意,比一万句“对不起”更管用。 6.用过的东西、看过的书籍都要放回原位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好的习惯能推动孩子做出积极改变,从而受益终身。 把用过的东西、看过的书籍放回原位这样的小事,也能帮助孩子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建立规则感,形成秩序意识。 帮助孩子养成习惯,归根到底是帮孩子找到正确的路径,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好习惯中长大的孩子,必然更有使命感,在人际交往中,也更能得到别人的青睐。 7.至少有一项体育爱好 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孩子的智力发展、心理发展其实都是建立在身体发展的基础上。 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有抵挡风雨的能力。 不同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天差地别。 但唯一肯定的是,有规矩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不会差。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 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 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 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有规矩和爱的家庭,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心] 作者:十点小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