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在即,有些人表现不佳:做题做不下去,看书看不进去;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做不对;看看好像什么也会,做做什么也错;静不下心来,扑不下身去…… 问原因,有人会说:“浮躁了。” 好一个“浮躁”!好一种轻描淡写的态度! 只是,什么也没有做好,你凭什么“浮躁”!按理说,在这样的关键时候,需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努力,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为即将到来的考试打好基础。可是,事情却偏偏不是这样,越是没有学好的人,越容易出现这样的状况。 追究起来,也不难理解。平时不够努力,基本的知识没有掌握,基本的能力没有形成,甚至基本的学习规范都没有做到,一到考试,面临的问题太多,一下子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又没有耐心一点一点解决,所以就会漫无目的,进而什么也做不进去。甚至有人妄想找到什么捷径,或是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让自己不需要努力就能够和别人一样优秀。尽管自己也知道不可能,但是平时养成的怠惰习惯,却在有意无意地左右着自己,表现出来的,就是那种懒洋洋、无所事事的样子。当真正追究起来,就拿一个无关痛痒的“浮躁”顶缸,岂不有些好笑。 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迅速有效地改变,对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小则影响一次考试,大则对今后的学业或是人生留下无法弥补的缺漏。 一个人,不管做什么都要踏踏实实,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马虎。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更应该这样。对于学到的知识,要认真巩固落实。对于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地请教,方能及时解决,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前进了一步。这个步子可以不大,但每天都走,坚持走下去,就会有大的提高。 学习的过程,可能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困难,就像世上所有的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一样,要紧的是能坚持不懈,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恒心,那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持久的努力,就是成功的必备因素。 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就算是有些过程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也不要就此消沉下去。有些坎,过去了,就是一个新的天地,从此有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个新的高度。要沉的下心来,冷静地看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针对性地逐一突破,用不了多久,一定会发现有不少的收获。真的如此用心,就会发现有那么多需要做的事情,哪里还浮躁的起来。认真的人,总会用心做事,静水流深,为人敬佩;不认真的人,浮皮潦草,应付了事,半桶水还乱咣当。 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人:什么也想做,什么也做不到底;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不想学;眼挺高,手很低,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只落得怨天尤人。如果这时也拿一个“浮躁”来应付,谁又能替他承担浮躁的后果。生活的玩笑,开到最后,就会成为一场未曾预想的悲剧。 这种人可气又可恨,他们身上的负面东西太多,唯有改变,才是真正的出路。 想好了,就去做,唯有行动起来,才知道事情到底能不能成功。不会的可以学,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总是不想付出,总是站在一边谨小慎微,总是对别人指手画脚,也只能看着别人一天天成长,一天天走向成功。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 不要总是找这样那样的借口,那些只是懒惰的代名词。一个人正处在成长的关口,后面的长路要自己去走,学到知识,有了本领,才能有好的前途,千万不能生出太多的懒惰,挡住了自己前进的路。 你还没有基本的本领,你凭什么心浮气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