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峡山情

 老树99 2021-07-13


           

潍坊因风筝而闻名,风筝就成了潍坊闪亮的名片,也是旅居各地的潍坊人寄托乡愁的载体了。一条潍河贯穿南北,北流入海,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潍坊人。

从潍坊往东南50里,有一座新城在潍水岸边拔地而起,这就是新建的潍坊峡山生态开发区。新区因山而名,此山就是峡山。

峡山在潍水边,平地起山,突兀奇拔,周围也没有其他的山脉相连,整座山就是一块褐色的大石头,山势陡峭,悬崖沟谷,草木纵横,只有东南坡缓,登山者多由此上山。潍水到此,七曲八弯,水绕山走,山水相拥,刚健与柔情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站在山顶放眼望去,沃野千里,村庄茂密,掩映在绿树丛中。潍水曲折,如一条蓝色的丝带缠绕在原野中。

半山腰峭壁上有一个山洞,洞口平坦,洞不深,洞壁上有字,模糊不辨,洞门口有香炉,炉里烟灰满着,能看得出,这里的烟火一直没有断过。相传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为了避难,曾在这里隐居并得道成仙。据说有两首诗就是当年刘伯温修行时候留下的。

其一

争夺名利枉徒然,早起晚眠不得闲。

呕心沥血四十载,唯有峡山最留恋。

其二

高山隐居三冬春,心雅性静无争纷。

                                                                   但愿来生转世后,再作峡山洞中人。

前知五百年, 后知五百年” 的刘伯温,给峡山蒙上了一层亦真亦幻的神秘色彩。 得道升仙的刘伯温,也成了智慧的化身,当地百姓坚信他的灵气仍在峡山,每年正月十五、 清明、重阳佳节都举行山会,祈求刘伯温在天之灵赐给聪明才智,保祐风调雨顺、家和业兴。

峡山山顶原来有玉皇殿,早些年都被破坏掉了,现在的是后来修的。小时候在峡山上玩,曾经看到过倒在草丛中的石碑,石碑断裂,上面有字,模糊可辩:“峡山之巅有玉皇殿焉,求则灵,祈则应……”记载的好像是当年老百姓求雨的事。

据说,天上的玉皇大帝就是本地白家营人,玉皇殿就是他享受人间烟火的行宫。玉皇大帝本命张玉皇,身世坎坷,修仙多年,成了百仙之首、诸神之尊,坐了灵宵宝殿,名叫玉皇大帝。附近群众自发组织“演驾”活动,抬着用纸扎的玉皇大帝的金身,烧香、烧纸、叩头、念经,最后到峡山玉皇庙焚烧。原先只限于白家营村,以后地方越来越大,一直波及到方圆一百多个村庄。到清朝中期成了峡山一带闻名的一出既带有封建迷信又有娱乐色彩的群众性活动,演驾最高峰时遍及昌邑、高密、安丘、诸城四县的数百个村庄。之后形成了传统,每十二年一次演驾,每次连演三年,演驾自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的生日这天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峡山发驾(即焚烧)才结束。

玉皇殿下平坦处,有娘娘庙,现在也只剩下了一片瓦砾。每年正月十五、清明节、三月三,周边的人们都来烧香磕头,有些小脚老太太,挎着篮子,装着香纸和贡品,一大早就上山,在废墟瓦砾中念念有词,十分的虔诚,那情景也是相当的壮观。

传说的真假无从考究,民众的愿望、行为,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当地人的眼里,峡山有点邪性,所以叫峡山为“邪山”。据老人说,峡山上有神灵,到了山上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否则会有报应。老人还会举出例子,说是有一个小孩非要跟大人去爬山,大人不让,孩子不听,撒泼耍赖非要去。大人一生气,说了句,去吧去吧,到山上摔死你。果然,到了山上,一股风吹来,把孩子的帽子吹走了。孩子顺着山坡追帽子,不小心摔了下去。我们每次上山,大人都会嘱咐,千万不能乱说话,弄得心里慌慌的。不过,一到了山上,玩起来就什么都忘了。

春天时,山上会长出一些胖胖的、像小孩蜷着的手似的一种植物,跟山石一个颜色,紧紧贴在石头上。我们叫它老虎爪,有时候挖些回去,栽在盆子里,它会长得很大,像极了老虎张开的爪子。现在很多人喜欢养“肉肉”植物,有些就像是山上的老虎爪。还有一种我们都喜欢的草,桃花开的时候,它也长出了嫩芽,还有花骨朵也一起长了出来,开出的花是黄色的,我们叫它“胖孩草”。胖孩草能吃,吃在嘴里有一股清香,我们经常在山坡上找,那也是最快乐的游戏之一。

峡山东边数里,有两座相挨的山,山不高,树木葱茏,当地人称作“鞋山”。

鞋山,传说是玉皇大帝的外甥二郎真君磕鞋堆土而成。与此有关的是离此四十里外的担山,在安丘市境内。据说,二郎神去姥姥家,回家时,走到担山这个地方时,累了,就放下挑的东西休息一会儿。那天,多喝了点酒,酒劲上来了,吐了一地,把吃的饺子都吐了出来。等到要走时,才发现因为放的时间长了,他挑的东西变成了两座山,就是现在的担山,他吐出来的饺子也变成了一座山,在担山村内。二郎神磕了磕鞋里的土,磕出来的土也变成了两座山,就是鞋山。

一个传说,连起了两个地域,这也说明文化的一脉相传。

峡山和鞋山扼守在潍河两边,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阻挡着汹涌的潍河水。历史上,潍河数次决口,泽国千里,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建国后,省里组织周边县市区的力量,依山势建坝,将潍河拦腰截断,蓄水为库,成为山东省内最大的水库。从此,肆虐的河水不再泛滥,灌溉着沿河两岸的肥沃土地。

峡山水库方圆百里,碧波荡漾,一望无际。水库里的特产是鲤鱼,有四个鼻孔,身子发红,味道鲜美,据说还是当年刘伯温拿金鱼钩跟姜太公换来的呢。来旅游的人,都会选择品尝品尝,临走时,还会再带上几条,回去送给亲戚朋友。有一种浑身红透了的鲤鱼,据说能给人带来好运气。有人幸运地捕到了,会被盖房子或是生孩子的人家买去,当作上房梁或是给孩子庆生的吉祥物了。

当年,为了修水库,库区百姓整体迁移,告别祖地,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而今,水库灌溉面积百万亩,保证了周边县市的农业生产和防洪防涝,还是潍坊城区最大最优质的水源地。

潍河两岸,也是一个有名的古战场。楚汉时期的潍水之战,是一场转折性战役,韩信在潍水上游以沙袋垒坝塞流,水淹龙且带领的楚军,杀死龙且,平定齐地。汉军在北方战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直接威胁项羽统治中心,为转入反攻奠定了基础。

此战在《史记》里有记载:“(龙且)遂战,与信夹潍水陈。韩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详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皆虏楚卒。”

金戈铁马化作和平安乐,当年的古战场,硝烟已尽,取而代之的是良田、鱼塘、湿地,还有鳞次栉比的村庄、城镇,一座朝气蓬勃的年轻城市正在兴起。青山绿水是她闪亮的名片,丰饶的物产和深厚的人文精神是她的内涵。现在,潍水养育着的无数勤劳和智慧的峡山儿女,正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更新的绚丽风景。

                                                                                             (作者:孙树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