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没人听见,为什么歌唱?

 弘原文化 2021-07-13

如果没人听见,为什么歌唱呢?

——我有我的世界可以说话。

下午听了一场以微博微信为例的新媒体讲座,讲座挺有意思,听着听着忍不住和朋友说:“觉得自己离新媒体很远,离文学更近。未来活不下去的话应该会因为这样。”

本身就该离文学近一点,才会更好地思考新媒体的未来该是怎样的。”

文学难道是万能的吗?”

“是啊。”对方淡然却也笃定。

突然就无法继续这个话题。

人们总是讨论“意义”,作品的意义、行为的意义、人物的意义……好像每一件事物都有意义,任何事物的意义都值得思考,如果什么事物缺少意义,就是无用的、浪费的、可抛弃的。

意义能赋予事物某种价值,价值才是人们需要的

想起曾经有一个令我特别为难的问题——你觉得你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时,我格外烦躁,甚至觉得问我这个问题的人不怀好意。

何必追究意义?我享受写作的过程,让我觉得自己在和什么东西对话。文字是向内的,也可以是向外的,向内时它令我幸福,向外时它给他人幸福。

我不要我的写作有什么意义,我不需要它成为一项工作或事业,我不需要它作为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即使我有可能长久地去做这件事,我仍然觉得,任何说辞都不足以阐明,我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或许有人找到了答案,我脑海里却是一片空白。

我没有用上面的任何一句话作答,而是试图讲一些高深的道理,或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只言片语,总之讲得一塌糊涂,然后更加烦躁。

我的姐姐曾说,写作或文字于她而言是崇高的。一种近乎信仰的存在,以至于她想要提笔写些什么的时候,往往不能如愿

我也常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厌弃,相当一段时间里,删除了公布于外的许多文字,并感到深切的沮丧。我封闭自己表达的欲望,努力去做一些别的事情,因为我不相信自己能写出什么有意义的文字,我那些自以为是的幼稚言语,很像是滑稽跳舞的小丑。

对自身的否定从未停止过,像极了一场无止境的纠缠,最终耗尽所有气力。有时候厌烦了挣扎,浮出海面喘一口气,说服自己关注其他事物,以便暂时躲藏起来。

可是消极是那样迷人,那些悲伤,痛苦,挣扎,迷惘……如果完全脱离它们,就如同从未活过

幽闭于心灵深处,有花,有树,有月光,有无垠的宇宙,有寂静的小小自我。穿越种种纷扰才能抵达的自我,只不过要你献出自己所有的孤独作代价罢了

如果没人听见,为什么歌唱呢?

——我有我的世界可以说话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我多希望,这个渺小而孤独的自我,某一天可以在广袤的沙尘宇宙里,开出一朵微小却独一的花来。那么,我的存在一定就是为了开出这朵花吧。

弘原作者|扶疏

广西·南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