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糖尿病,不应该补脾虚,相反更应该降脾...

 donglianghua 2021-07-13
治疗糖尿病,不应该补脾虚,相反更应该降脾火。这是十几年前,一位中医给我的提点。

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可以把水谷精微运送到它该去的地方。可若脾虚,气就会虚,那么脾就会运化无力,精微物质就无法被身体所吸收,就会出现外泄的现象。

正因如此,糖尿病患者的尿糖检测才会显示异常。可这样一个关键部位的功能缺陷,问题到底是出在哪个器官上面了?有人说是肾,因为肾主封藏,肯定是肾阴不足,封藏之力受到了影响。

然而从20多年前就以这样的治疗方法治疗过,丝毫不见起效。直到那年研讨会上,有一位中医说了这么一句:“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五脏失去平衡,叫土克水,脾土太过而肾水不足。”

我才突然意识到一直以来健脾补肾的治疗之所以没效果,会不会就是因为在脾的治疗上,南辕北辙了。

去年年底以我糖尿病患者找到我说:“大夫,我这2年的糖尿病了,一直不敢离药,听说您这边有好方子,我就想着来试试。”

于是我给患者诊断,发现他主要就是口干口苦,尿多尿频,腰膝酸软,气短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典型症状。

遂开药方:黄芪、生地、玄参、麦冬、山药、淫羊藿、杜仲。

患者看了这服药之后,问我:“大夫,这跟我之前吃的中药一点都不像,能问下您这副药是治什么的?”

我说:“这服药主治脾火盛,肾气弱。”

结果患者吃了一个月时间基本症状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于是我调整了药量,患者有回家吃了一个月。第二次,我在原方中加入附子、干姜、丹参、王不留行,一方面补中气,一方面消血瘀。

前后一共4个半月时间,患者的身体状况愈发好了,到现在也过去小半年时间了,患者一直没有再吃过药。

有人可能会说,糖尿病本身就是燥病,怎么还加入性燥热的药呢?这是因为前期我们使用的苦寒药物药量过重,现在血糖降下来之后,就要适当加入热性的药,以缓和身体的气血虚弱,改善长期中气不足导致的阴寒内盛和淤血内停。

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我的开方思路:

首先呢,由于患者的饮食过多、饮食过量、饮食过甜或者饮食过于燥热,就会使脾土的功能过于提高,五行中脾克土,这样就会削弱到肾脏、肾水。肾主封藏,肾水被削弱以后,人就会憋不住尿,所以糖尿病患者就会出现多饮多尿。

故而用山药、淫羊藿、杜仲补肾益气,缓解脾火盛带来的器官影响。再用生地、玄参、麦冬这3味药来清热滋阴降火,让脾回归原本的状态。

还有一个就是血液里为什么会出现过高的血糖?因为化不了。这种化还是我们讲的胰腺,胰腺和三焦的功能的衰弱,是导致糖尿病的另一个原因。

因此黄芪这味药,一方面修复胰腺功能,消化血糖;另一方面补三焦之气以行营卫中气,最主要的是它还能起到改善血糖水平的效果。

行医20余年,有人劝我一把年纪早早回去养老,可是有的患者都找到家里去了,我也是实在不忍。如今依旧坐诊,就是为了给大家做出我力所能及的帮助,关于糖尿病的治疗,我想说一定要坚持,这个病因人而异,不要指望吃某个偏方和吃某个食品就能治疗糖尿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