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奇帆直指互联网四大“病”: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将行不通

 张问骅 2021-07-13
图片

消费互联网存在四方面问题。

文 | 通信产业报(网) 崔亮亮

在今日举办的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清华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主席黄奇帆在“尖峰对话”上表示,我国互联网发展20年来,确是波澜壮阔、繁荣昌盛,也出现了一批世界级的巨头企业,但是同时还是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问题,具体在消费互联网有四个方面。

一是拼命的烧钱扩大规模,打败对手取得垄断,形成的效果在一个领域里几乎是零和效应,没有资源优化配置的增值效应。这样的过程中,一旦取得了垄断,就提高门槛,提高广告的费用,提高货物上架的费用,以至于一些平台,网络小公司把货物上网、上架需要扣的费率,甚至比线下的百货商店或者超市货物进去上架的费率还高,总之出现了零和游戏。

图片


二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设计产品,打擦边球,扩大流量,吸引眼球。

三是利用网络平台垄断地位,采取不对等的措施,采集客户、老百姓的信息,甚至侵犯隐私。一个权利对等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让你提供十几个权利,然后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你这些已经同意让他采集的权利,他可以侵犯你的各种隐私,这也是不合理的。

四是互联网杀熟,这种互联网杀熟实际上也是一个不公平、不公正的,而且这种杀熟的过程是被杀熟的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这是消费互联网没有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利用消费互联网的常规状态采取的盈利模式。进入到产业互联网的时候,产业互联网每个行业有不同的盈利模式,不可能像消费互联网一样,一个行为方式一旦确立,可以全盘推进、全社会推进,形成规模效应,然后追求流量。产业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必须通过降低成本,产生产业链企业的降本效应,提高效率、产生效益。资源优化配置,产生1+1大于2的效益。科技金融产生的融资难、融资贵变成融资易、融资成本降低产生效益。通过这个效益,形成全产业链上龙头企业的上百个中小企业以及中介公司、服务业公司、互联网平台,大家各得其所、各有效益,这种效益模式不是一刀切的,但是所有的模块一旦有效益,总是通过降成本提高效率、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融资成本的过程产生效益。

所以黄奇帆认为,今后十年,是产业互联网的时代,再用消费互联网这种盈利模式或者不讲道理的盈利模式,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即使是消费互联网在国家法治进一步健全的情况下,这种互联网杀熟,这种利用人性弱点,设计各种产品来诱导,利用自己的平台垄断权利来过度的采集数据,以及用烧钱的模式形成零和效应,造成整体上互联网社会效益下降,这些也是行不通的。

编辑:博文
指导:新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