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有一句话曾被无数人引用,他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讲信用的时代,又是一个欺骗的时代,这是一个光明的时代,又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这句名言对每一个时代都能适用。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无法回避的矛盾,都有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代表,狄更斯对当时英国社会潜伏着的严重危机深深担忧,所以这部小说意在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国家寻找一条出路。可谓用心良苦,拳拳赤子之心。再比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作者置身19世纪,却用一个虚构的400年前的宗教故事来影射现实生活,通过庞大沉重的黑暗制度与挣扎着的脆弱个人之间的分裂、冲突,引发人们对于人性的重新思考。变化的世界总是会出现不同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可是美永远发自人类内心,这样的美不仅仅是对于人生的思考,更是对于人生意义和世间万物的思考。这些经典作家的作品,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力透纸背,直到今天仍然让人难以企及。有意味的是,外国作家似乎都能把问题写透,当代中国作家则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了“壮士断腕”的批判勇气。这一点甚至还不如古代的文人,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的《桃花扇》有一句唱词: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三句话写出了王朝更替,人生世态,淋漓尽致,实在让今人汗颜。现在,无论从哲学高度还是思想认识高度,我们并没有比古人超越多少。许多看似创新的东西,都还只是在外壳上,内核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或者根本就没有任何改变。 |
|
来自: 新华书店好书榜 > 《赵德发等沂蒙作家趣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