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睿播报】今日知识点——请查看!

 壹亩莳 2021-07-14

【中内】

沿革

水肿

①《内经》中称为“水”,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提出“平治与权衡,去苑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

②《金匮要略》张仲景称为水气,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类。提出了发汗、利尿两大治法。

③《备急千金要方》:首次提出水肿需忌盐。

④《丹溪心法》: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以参术补脾,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运动其枢机,则水自行,非五苓神佑之行水也。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饮,添磨生枳壳,重则疏凿饮;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宜实脾饮,或木香流气饮。

⑤《景岳全书》:“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⑥《医宗必读》:以虚实为纲,分辨水肿,提出“阳证必热,热者多实;阴者必寒,寒者多虚。”

淋证

①淋之名首见于《内经》。

②《中藏经》八淋:冷、热、气、劳、膏、砂、虚、实。

③《诸病源候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五淋:石、气、膏、劳、热。

⑤《济生方》五淋:石、气、膏、劳、血。

癃闭

①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

②《备急千金要方》:世界上最早有关导尿术的记载。

③《证治汇补》:夫滋肾涤热,名为正治,清金润燥,名为隔二之治,燥脾健胃,名为隔三之治。

【中诊】

肝郁气滞证的临床表现

1、情志表现:情志抑郁,善太息。

2、气机郁滞:胸胁、少腹胀满疼痛,走窜不定。

3、痰凝血聚:或咽部异物感(梅核气),或颈部瘿瘤、瘰疬,或胁下肿块。

4、冲任失调: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月经不调,痛经。

5、舌脉:舌苔薄白,脉弦。

6、病情轻重与情绪变化关系密切。

7、辨证依据:抑郁太息,胸胁、乳房、腹部胀痛,经乱、经闭+气滞(痛、胀、闷,窜)。

肝火炽盛证的临床表现(实热证)

1、肝病表现:头晕胀痛,痛如刀劈,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耳鸣如潮,甚或突发耳聋,失眠,恶梦纷纭,或胁肋灼痛。

2、实热表现:吐血、衄血,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3、辨证依据:肝经热盛(头目、情志、胁肋的改变)+实热(热、赤、干、烦、数)。

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上实下虚证)

1、阳亢于上: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

2、阴亏于下:头重脚轻,腰膝酸软。

3、舌脉:舌红少津,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4、辨证依据:阳亢于上(躁、晕、痛、赤)+阴亏于下(腰膝酸软、头重脚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