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史16:血洗忠良,另立五贵,隋炀帝如何葬送了国运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07-14

隋唐史16:血洗忠良,另立五贵,隋炀帝如何葬送了国运

原创2021-05-21 17:13·王小喵读历史

皇权社会,皇帝虽然地位尊崇,又掌握至高权力,但其实他们是一群最没有安全感的人。

因为他们时刻担心皇权旁落,所以对臣下严加防范。

隋炀帝更是如此。

隋唐史16:血洗忠良,另立五贵,隋炀帝如何葬送了国运

隋炀帝剧照

他猜忌臣下,无所专任,有不合意者,往往构陷其罪,横加杀戮。

一、君臣相疑


在杨广顺利登上皇帝宝座的过程中,杨素功劳最大。

他先是帮助其夺嫡,又在杨谅反叛后带兵平叛,杨广的皇位才坐得稳当。

对于这位劳苦功高的大臣,隋炀帝非常重视。他让杨素出任尚书令,这可是高颎也没得到的职位。

要知道,这可是百官之首,一般不会授予臣子。

隋唐时期,担任之一职务的除了杨素,只有李世民、郭子仪二人。

隋唐史16:血洗忠良,另立五贵,隋炀帝如何葬送了国运

除了官位,隋炀帝还时不时会赏赐给他宅第和财帛。

杨素知道杨广猜疑自己,于是学习汉初的萧何,大肆求田问舍,聚敛财富,表示自己对皇权没有非分之想。

大业元年7月,杨素出任太子太师,名义上是太子老师,实际上是个荣誉职务。

此后,杨素跟着隋炀帝下江南,参与了舆服的制定,这是他做的最后一件事。

次年,回到洛阳,隋炀帝加封杨素为司徒,官居正一品。

这一年四月,太史上奏,说隋楚的分野有大丧,朝中有重要人物会死。

所谓分野,是古代占星术的说法。

占星家根据天上星 辰的位置,分成十二星次,再与地上的州郡对应。星空区域的天象预兆着地面上的吉凶。

隋炀帝知道以后,马上做了一个动作,他把杨素由越国公改封楚国公,加封2500户食邑。

明面上是赏赐老臣,背地里则是在咒他死。

不知道是不是隋炀帝的诅咒灵验了,杨素的生命就在大业二年走到了尽头。

杨素是怎么死的?

他的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二、杨素之死


杨素病倒以后,隋炀帝曾派御医前来探病,不久即传来杨素死讯。

关于杨素是怎么死的,《大业杂记》说是被毒死的:

杨素病重时,杨广让宫女将调好的药酒,送到杨素府上。结果宫女误交给太子,太子喝了,中毒而亡。临终前长叹,'我替杨素死,这就是命呀。'隋炀帝不甘心再派人送,最终毒死了杨素。

隋唐史16:血洗忠良,另立五贵,隋炀帝如何葬送了国运

杨素像

这个说法很有戏剧性,也很不合理。

杨素已经病入膏肓,何必再毒害呢?

就算要毒死他,隋炀帝肯定会精心安排,不至于派个不识路的宫女。所以这个说法不合理。

倒是《隋书》的记载更合理:

杨素生病时,隋炀帝多次派御医前来。事后,隋炀帝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杨素还能活几天。

杨素知道了,想到了'狡兔死、走狗烹', 弟弟杨约劝他吃药,他坚决不吃,还说'我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吗?'

没过几天,杨素终于走上了黄泉路。

隋唐史16:血洗忠良,另立五贵,隋炀帝如何葬送了国运

听到了这个好消息,隋炀帝装得十分悲痛,先是追赠为光禄大夫,又赐给家属布帛,把表面功夫做得足足。

大概是杨素给他的压力太大,隋炀帝后来对身边人说了一句'使素不死,终当夷族。'

这句话传到了有心人耳中,马上隋炀帝就接到报告,说杨素坟头有白气,这是灭门之相。

隋炀帝一听,当时就起了疑心。

没过多久, 内史令杨约路过兄长的坟,想起哥哥临终时说的话,不禁失声痛哭,隋炀帝接到报告后,马上将他贬到外地。

后来,杨素长子杨玄感起兵造反失败,杨家果然灭门。

三、血腥清洗


杨素死后,隋炀帝继续清除对他有威胁的老臣。

大业三年(607)年七月,他以诽谤朝政为罪名杀死了高颎、宇文弼、贺若弼,免去苏威的宰相职务。

隋文帝晚年,高颎因支持杨勇被削职为民。隋文帝死后,杨广又把他拉回来做太常卿。

这是一个掌管礼乐的闲职,隋炀帝让高颎做这个官,无疑是拿他当摆设。

高颎却没有当摆设的觉悟,还像当宰相时一样认真,时不时上书劝谏,惹得杨广很不痛快。

隋唐史16:血洗忠良,另立五贵,隋炀帝如何葬送了国运

不止是高颎,贺若弼、宇文弼也看不惯,他们仨私下里议论杨广的各种瞎折腾行为,感叹我大隋迟早要完。

没成想,他们说的话被人告发。

结果就是这三人全部处以死刑,高颎子孙流放边疆,贺若弼之妻籍没为奴。一时间,'天下莫不伤惜'。

在这场大案中,曾是高颎下属的苏威也卷了进来,他一向没什么主见,加上主动向杨广求饶,杨广只是将他免职。

就这样,一批出身关陇集团的元老重臣杀的杀,贬得贬,朝堂再也没有人敢公然反对他了。

那么,隋炀帝会任用哪些属于自己的人呢?

四、朝中五贵


隋炀帝在拆除关陇勋贵为主体的辅政班子后,建立了一个包括关陇、山东、江南三地的新班底,这些人号称'五贵'。

苏威被隋炀帝免职一年以后,又出任鲁郡太守。不久,召入朝中,官拜太常卿,参预朝政。

他是关陇贵族和先朝老臣的代表,是隋炀帝用来装点门面的。

宇文述同样是关陇贵族出身,他在杨广夺嫡中起了重要作用,是最受信任的武将。

他是一介武夫,有没有多少心机韬略,而且非常听话,'无所是非,不能轻重',再加上心灵手巧,能设计出各种机械,所以深的隋炀帝欢心。

隋唐史16:血洗忠良,另立五贵,隋炀帝如何葬送了国运

宇文述

黄门侍郎裴矩,字弘大,出自河东裴氏家族。

成年后他在北齐政权做官,齐亡后追随杨坚。

在平陈之战中,他来到杨广身边,负责搜集陈朝图书。

此后,裴矩先是去岭南平定叛乱,又奉命北上出使突厥。长期的实践,让他成为解决边疆与民族问题的专家。

隋炀帝称赞他公忠体国。

裴蕴同样来自河东裴氏,不过他这一支在西晋末年迁到了江南。

他的祖上世代在南朝做官,是江南侨姓门阀的代表。裴蕴父亲裴忌因为被俘虏,就在北朝做了官。

人在南方,担任着执戈将军的裴蕴眼见统一大势不可阻挡,于是偷偷向隋朝提供各种情报。

陈朝灭亡后,隋文帝对他格外礼遇,而他在地方官任上也做出了出色的政绩'考绩连最'。

隋炀帝即位后,他被征召入朝。不久即出任御史大夫,算是步入了决策层。

内史侍郎虞世基,字茂实,会稽人,是江南士族的代表。

他精于书法,又文才出众,陈朝灭亡后成为内史舍人,负责起草诏书。隋炀帝欣赏他的才华,让他以内史侍郎的身份'专典机密',进入五贵行列。

总体来看,这五贵代表了关陇、关东、江南三个组成部分,统治面扩大了;除了苏威,他们官职较低,却可以参与朝政,相权就被大大削弱了;这五人大多数技术型官僚,他们做事离不开杨广的支持,他们不善于统领全局,更方便隋炀帝驾驭。

在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心意的班底后,隋炀帝将如何完成他心中'掩吞秦汉'的大业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