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印象中,僧人大多礼佛诵经,不沾凡尘。 然而,在上海那座年久失修的报恩寺内,却有一位名号为“智祥”的住持。 他很少诵经,常穿一身红色汽修服,开辆货车,满城救狗,是别人眼中最“不务正业”的僧人。 对智祥师父来说,救生,早已成了另一种修行。 01 从1994年至今,智祥师父已累计救助8000多只流浪猫狗。 这27年间,基地也从小小的寺庙,搬到了上万平米的农业园。 站在园区门口,向里望去,十几个大棚沿道整齐排开。 棚外用铁丝网围住,供狗狗玩耍。 棚内由上百个十多平米的隔间组成,每个隔间只容纳十多只狗狗。 这里,就是8000多只流浪狗狗温暖的家。 这个家来之不易。 一砖一瓦,都由智祥师父和爱心人士们辛苦构筑。 碧空白云下,一切都那么宁静祥和。 但,智祥师父不会忘记阳光背后的阴影。 他记得,烙印在每一只毛孩子身上的悲惨往事。 如果你曾关注过流浪动物群体,那么你一定了解它们生存处境的艰难。 智祥师父救的,大多都是遭人遗弃的宠物狗,有些甚至遭受过非人般的虐待 ——它们或是被割断脚筋,或是被人砍得血肉模糊,又或是被烫成重伤。 ▲被烫伤的狗狗在治疗 智祥师父还记得,2000年时曾和义工一起,一次性救下129只狗狗。 “它们中很多都被人打得眼珠脱落,血肉模糊,断胳膊断腿。 还有一只长着拳头般大肿瘤的狗狗,一直躲在角落呜咽。看得我心疼极了。” 幸运的是,它们灰暗的生命,在最后一刻,迎来了阳光。 救助多年,智祥师父早已研究出自己的一套流程方法。 每次将狗救回园区后,他都会先对狗狗进行分类。 “公的母的要分开,生病的和健康的也要分开,一家子的要让它们聚在一起。” ▲智祥师父在给狗狗打疫苗 分完类后,再依次给它们打疫苗、驱虫。 最后,病的送医治疗,健康的送去园区安置。 就这样,在一次次善念萌动间,智祥师父竟已救下了8000多只流浪猫狗。 02 可基地不能总往回救,而不往外送。 智祥师父曾试过在国内帮狗狗找领养家庭,但最后都以狗狗丢失,或被虐待的结局告终。 领养人不负责的行为和无所谓的态度,更是寒了他的心。 “对于他们来说,免费得到的东西是很廉价的,没了再换一只就是了。” 于是,智祥师父把目光聚焦到了有动保法背书的国家。 ▲智祥师父在机场送别毛孩子 尽管这一别,意味着永生再难相见,但只要为了毛孩子好,他什么都愿意舍弃。 2021年3月7日,智祥师父因没能送别毛孩,发了朋友圈纪念这一天。 ![]() ![]() ![]() ![]() 这些年,在智祥师父和爱心人士的努力下,已有近百只狗狗找到了海外领养家庭。 其中,大部分已在新家庭过上了幸福生活,还有一部分在等待飞行志愿者带飞。 然而,在这8000多只毛孩子中,能有幸被送出国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面对大部分无法找到家庭的狗狗,智祥师父笃定地说道:“我们可以给它们养老送终。” 03 智祥师父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在他的爱猫“来福”往生一周年时,他发了条长长的朋友圈怀念。 ▲猫咪“来福” 他记得,“来福”弥留之际,在他怀里,伸出左前爪,用尽余力轻抚他右腮的场景; 他记得,“来福”生气时咬被子出气,打碎紫砂壶的恼人场景; 他记得,“来福”学人如厕蹲姿的搞笑场景; “如果有缘,望尽早续缘。我想你时,定是你念我之际。”最后,他写道。 思念过后,智祥师父还要为8000多只毛孩子奔生活。 “获得的每一分捐款,我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毛孩子们每个月光是狗粮,就要消耗掉70吨。 为了省钱,智祥师父都会去宠物食品公司买临期粮。 “到不到期对我们来说根本无所谓的,4吨粮几天就吃完了。” 哪怕是做善事,智祥师父也常遭到他人质疑,身边的人也替他感到不值, “又没有人逼你救助流浪猫狗,你何必把自己搞得这么累?” 他却笑笑说:“你说得对,没有人逼我这样做,如果不做也没人骂我,但我就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 在智祥师父眼中,生活,过得去就行,所有东西,哪怕再好,都是身外之物。唯有生命是最珍贵的。 1994年至今,智祥师父从未做过公开募捐,只接受主动捐款 ——一来,是碍于僧人的面子;二来,是他认为,只有主动捐款才能为捐助人带来福报,求来的、用条件换来的都不能。 也许,我们无法行大善,但我们至少能在路过善良时,给予一点帮助,哪怕只是关切的目光。 屏幕前的你,是否愿意用一杯奶茶钱,换一顿毛孩子的饱饭? 你的每一份爱,都将为这个家添砖加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