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农业补贴政策向推进耕地质量转变

 北方农资传媒 2021-07-14
《北方农资》记者 张亚静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深入开展推进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全面提升耕地对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一系列旨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产量的支农惠农政策。同时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国家对三农有关政策,特别是农业补贴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发展理念发生重大转变,新的发展理念正在引领三农发展新方向。


2004年开始全面知识的种粮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粮食产量持续增加,实现十二连增,粮食增量跨上1.2万斤的新台阶,创造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史上的奇迹。但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资源环境亮起红灯,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作为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方针,严格保护耕地,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结构性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水平,有效解决国内农产品的供求结构失衡,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


为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农业部进一步调整优化作物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

一是坚持适区适种。立足当地自然资源条件,规划主栽品种,做到适地适区适种,不搞对抗种植、越区种植,充分发挥品种特性,实现产量和品质提升。从2016年开始,制定“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规划,用5年时间逐步退出非优势籽粒玉米种植5000万亩,改种大豆、杂粮、马铃薯、优质饲草等作物。


二是划定最宜区。根据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园艺作物要划定生产最宜区。


三是发展特色区。顺应多元化消费需求,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水稻、强弱筋小麦、高蛋白大豆、双低油菜,有区域特色的杂粮杂豆、风味独特的特种瓜果,以及有地理标识的农产品。2018年农业部种植业工作要点提出,继续调减无效供给。适当调减水稻面积,东北地区重点压减寒地低产区粳稻面积,长江流域重点压减双季稻产区籼稻面积,力争水稻面积调减1000万亩以上。巩固玉米调减成果,继续调减“镰刀弯”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调减耗肥水、易感病的作物,重点调减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的小麦面积,适当调减西北条锈病菌源区和江淮赤霉病易发区的小麦。

本文作者:张亚静,制作:连雅赛,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微信公众号:北方农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