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型肥料发展方兴未艾,主要研制方向有哪些?

 北方农资传媒 2021-07-14

姜存仓

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新型肥料的发展机遇

新型多功能型肥料的研制开发主要包括六类:新型叶面肥、微肥(形态、功能等);水溶肥(水肥一体化);微生物肥;炭基肥、土壤改良剂;缓/控释肥(智能肥);功能肥(抗重茬、抗倒伏、抗逆等)。

新型叶面肥

特点:早期研制推广的叶面肥基础上加入各种生长调节剂、氨基酸等制成的、具有多种功能叶面专用肥料。分为清液型、氨基酸型、腐殖酸型、生长调节剂型。

螯合剂的发展有四大类型:一是化学合成类,代表有EDTA、EDDHA、DTPA、多元醇等,特点是分子大,容易产生药害;二是有机酸类,代表有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等,特点是螯合性能不佳;三是动植物提取物,代表有氨基酸、腐植酸、黄腐酸、海藻酸等,特点是性能不稳定,螯合性能差;四是小分子天然物,代表有低聚糖、糖醇等,特点是可与元素一起吸收,独特的植物活性作用。

水溶肥及水肥一体化

完全水溶或绝大部分水溶是灌溉施肥的基本要求。

施肥时期(种类):基肥、种肥、追肥

施肥方法的改进:撒施-条施-穴施-分层施肥-随水施肥-根外追肥-环状和放射状施肥。

微生物肥

由有益微生物制成的,能改善作物营养条件,用于农业生产,能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的活体微生物制剂。按作用机理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类肥料、解磷菌类肥料、解钾菌类肥料

施用注意事项:避免开袋后长期不用;避免高温、干旱条件下施用;避免与农药同时使用;避免与过酸过碱的肥料混合使用;避免与未腐熟的农家肥混用(腐熟发热杀死微生物);要与化肥或农家肥配合施用。

复合微生物肥料内涵与特点(NY/T 798-2015)

复合微生物:指目的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增殖后与营养物质(氮磷钾、有机质等)复合而成的活菌制品。粉剂和颗粒剂型产品中的氮磷钾总含量不高于25% ,在8% - 25%范围内;液体剂型产品在6 %-20%之间。

特点:含有功能菌、氮磷钾养分和有机质组成;平衡肥料“速效与长效”供给需求。达到“化肥速效、有机肥长效、微生物肥料促效与转化”的综合效果。

《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在2015年进行了修订,8月1日实施。

修订主要内容:(1)增加了有机质≥20%指标;(2)养分范围调整为固体(粉剂和颗粒)剂型产品8% - 25%,液体6% - 20%,总养分应为规定范围内的某一确定值,其测定值与标明值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 2.0%;各单一养分值应不少于总养分含量的15.0% ;(3)删除了细度技术指标要求;(4)修改了产品中砷(As)、镉(Cd)、铅(Pb)、铬(Cr)、汞(Hg)限量指标等8个方面。

作者:及美芳

编辑:及美芳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