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子华的校书图卷

 addlss 2021-07-14

        从来没听过杨子华,居然还是个画圣。美术史和其他典籍中也不常有,第一次知道。根据史料来看,其地位和影响都相当有分量,在其当时是很是热火的画家。若不是电脑中有他这一张画,估计此生再难知道了。

        杨子华生卒年不详,是北齐世祖高湛的爱臣。北齐世祖时任直阁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善画贵族人物、宫苑、车马,所画马尤其生动逼真,在长安等地画了很多的壁画,但到今天都已经了无踪迹。据传他在壁上所画马甚至引起观者夜间听到马索水草而嘶鸣的幻觉。时有“画圣”之称(吴道子表示不服)。他所画人物形象丰满圆润,有别于顾恺之的“秀滑清丽”,他的画风影响到唐代,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杨子华也向被认为是牡丹圣手,苏轼也曾叹:“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杨子华。”

宋摹北齐杨子华《北齐校书图卷》,设色绢本,纵29.3厘米,横122.7厘米。自西汉刘向首开校书之风以来,古书的校勘历朝都十分重视。 此图卷描绘的是北齐天保七年文宣帝高洋命人校勘五经诸史的故事。

        《北齐校书图》相传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但据宋人黄伯思称,他所见画本其人物华虏相杂,认为是杨子华之迹无疑;不过他又说,当时画此图的不只一本。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杨作、阎作早已佚失,留传至今的是宋人的摹本。 据宋人题跋,原为杨子华作。据宋代黄庭坚《画记》、黄伯思《东观食话》等书记载,《北齐校书图》在宋代就有白描与设色不同摹本。 

        此图用笔细劲流动,细节描写神情精微。设色简易标美。画中人物的特征,已不同于顾、张等人的"秀骨清象",人物面孔都呈鹅蛋形,与出土的娄叡墓壁画相吻合。因为他善于画壁画,所以有人把1979年出土的北齐娄叡墓的壁画推测为他的手笔。唐代阎立本评其画曰:“自像人以来,曲尽其妙,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逾,其唯子华乎!” 

       图中画三组人物,中心是士大夫四人坐于榻上,榻上有盘盛的菜肴、 酒杯、砚台、箭壶、琴等。榻内一人大概是樊逊,正在认真执笔书写;其余三人,一人手执毛笔,一手举着刚写完的书绢似在审阅;另一人是背面,盘膝而坐,琴的一角搭在腿上,一角搭在榻上,伸右手拉住右边一人的腰带;右边此人似乎欲逃酒下榻,一童仆正给他穿靴。榻旁围列女侍五人,或捧杯、或执卷、或抱凭几、或抱着靠垫、或提着酒壶,排列有致,顾盼生姿。画左侧有奚官三人,马两匹,一灰一黑,皆静立观望。

樊逊,字孝谦。北齐文学家。专心于儒学经典,以孔子"见贤思齐"为座右铭,激励自己。

丫鬟的铅粉妆

这衣料真是极品,情趣感十足。俩爷们儿拉拉扯扯像什么话。

这到底是什么水果???桃子???求大神考证!!!

这是什么好玩的?

 据北宋黄庭坚题跋所记述的内容看,此图的后半已有所不同,从这里开始,左右两边的绢的颜色完全不一。图左的奚官、马匹已是后加,原来的半段早在南宋时已经丢失了。由此看来,现存的《北齐校书图》摹本已是后人拼凑的临摹之作。

范成大的题跋

韩无咎的题跋

陆游的题跋,没错,就是那个陆游。

原图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FIt8kh 密码:aghm

最后,大家若需要某一张,朝代不限,作者不限,书法国画篆刻皆可,可以直接加我微信索取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