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中千年的地摊

 addlss 2021-07-14

虽然赵忠祥老师已经不在了,赵老师播讲的动物世界却是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不能忘记。偶尔看到电视上重播,赵老师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娓娓道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们交配的季节。

春暖花开之时,小到蝇孓,大到犀兕,大家的家伙事都吊儿郎当地挂在外头,遇上了心仪的对象基本是随时随地来一发,为大自然的欣欣繁荣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就像一头狮子,一年需要完成造物主交给他3000次啪啪啪的任务量,差不多每天要来个20~40次。可以说他每天除了思考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就是在思考去约哪个小母猫了。

但奇怪的是,我作为一个人,一个动物,一个生理机能正常的雄性,想要来一发,却不能像那些猫咪们那样豁达把可爱的蛋蛋露在外面,只能打开某种APP操作一番,去某庭或者某家开了房才行。

等等等等,不对呀,我们数十万年前的先民们,应该不是这样的吧,那时候大家茹毛饮血,天冷了腰间会围一张兽皮,天热的时候都是光着腚的呀。那时候应该还没发明电灯,太阳落山后,大家应该没太多可以选的娱乐活动吧,现在在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里,印尼的一些原始部族中也都还是继续着几万年前的那个生存状态啊。

什么时候起,来一发变得这么繁琐和不易了呢。

时下中国经济发展放缓,国家政策鼓励地摊经济一夜之间如久藏的烟花被引爆了一样爆发出空前的绚烂来。总理都说,这是中国经济的生机,时下情况和形势也确实如此。此前那些天天驱赶小商小贩的城管竟然开始主动给那些摊主打电话催他们出摊了。贩夫走卒引车卖浆古已有之,摆摊本是一件久到无法溯源的平常事,一会儿让一会儿不让的,驱赶摆摊的是他们,召回摆摊的也是他们,听起来真是很有魔幻现实主义。

世界上本没有经济,本没有商业,说到那些几十万年前的祖先们,有个事情绝无从考证,就是这地球上第一个商业行为,绝对是一次摆摊:一个光着腚的大汉把吃不完的肉干拿出来,刚好另一个邻居拎着几条鱼路过,邻居已经连续吃了好几天的鱼正想换换口味,大汉也是天天往林子里跑,水边去的不多,不知到鱼是什么滋味。双方对视了几秒钟,大脑中电光石火般的一个激灵,甚至两人嘴巴都没有张开,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笔交易就完成了。不知道后续买家卖家如何相互评价,部落之间的贸易活动也依着这样子展开。


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运炭进城的驴队,今晚的烧烤就靠你了~

小吃一条街

卖丧葬用品的王家纸马店

如果实在没什么卖,我这样卖萌也可以啊

其实在《清明上河图》上最突出的气氛是热闹,而不是商业化。虹桥除了两头有些个摊位,桥上多是行人,熙熙攘攘才是桥上的赶脚。

行人居多,桥上的摊位还没有太放肆,只有零星的小摊子

饮料摊

随时随地的交易,高度自由化的买卖行为

没错,这是外卖小哥~

脚店不是修脚店也不是洗脚店,是官府供应酒品的代售点,脚店相对于后面的正店。

商业街

除了卖萌的,还有卖惨的~

官方售酒的旗舰店——正店。五星级大酒楼!宋朝政府对于酒的管制严格,酒税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该图中酒店建筑和市人饮酒场面较为突出。

卖花的

化妆品商店——刘家上色沉檀楝

周代商族人善交易,故称为商人。而先秦各国忙于扩充人口,增加农业收入,普遍抑商,这个事情在公孙鞅的主张里达到了极致,他将商人贬的一文不值,大加压制。虽然在需要人口和粮食的特殊时期,抑制商业会起到暂时的战术效果,可毕竟没有势头是不需要国家来压的,有商业正说明社会有富余,此处缺需要彼处来协调走动交换。《史记·货殖列传》称:“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自此,在先秦数百年的重农抑商国策之后,西汉古典商业经济的发达活跃,除长安外,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五都繁盛。

汉强而唐盛,《长安志》记唐东都洛阳,有南、北、西三市,南市在隋为丰都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四面各开三门”,“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

唐代的很多城市商业发达,却算不上繁盛,“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当时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制度,且市有大小区域,时间限制。如长安的坊和市,每逢夕阳西下,便店铺关门,顾客各回各家,也无夜场玩通宵。唯有上元夜前后才会放松限制,但夜市的规模并不大。

明 仇英 清明上河图,仇英本的上河图中那种世俗的热闹和苏州城的繁华及商业活动的繁荣是无可比拟的。

郊外的空地上的说书表演,也算是卖艺了~

听说坐得整齐能卖萌~

“哇,新娘子都抬出来卖了啊,你家新娘子多少钱一斤啊?”

“尼玛,新娘子不卖!”

别人都去卖东西,我们在这卖力气

别急鸭,全聚德就快到了~

主人,我们不想去全聚德的。

不,你想。

活捉一只汪,出个摊卖了

桥上已有长租的固定摊位了,还有更多的临时小摊位。

港真老哥,论卖萌,这一整卷画都没你这躺姿更在行了

法师,你那狂拽酷炫顶破天的帽子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舂米

累死宝宝了,卖个萌行不~

“我赌白裤子的赢”

“绿裤子的身法更高妙一些吧,我赌绿裤哥赢~”

这两个盾牌的表情好有喜感啊

这,是我想去消费的地方~

斫琴

杖头傀儡表演,欧呦,舞台帐幕下方居然长出了两条腿Σ( ° △ °

这么劲爆的斗殴都没人围观发朋友圈吗?左边平板车上淡然经过的老哥十分抢镜~

古诗玩画,嗯,来瞧瞧~

西域神僧的卖艺

你俩有故事啊

出售管制刀具吗~

影楼也开业了

长相清秀的迷你货郎小哥哥

我家传的古画啊,哪位识货的带走~

典衣铺,李清照与赵明诚曾要典质了衣物换钱,去大相国寺的地摊上去淘宝~

耍猴人

老哥,你家墙上这幅倪瓒的画卖不卖?

右边洗衣服的老哥,满脸写着一点都不幽怨呢

快端午了,姐妹们先练起来

最后,无敌海景三层超豪华中式精装修园林式别墅出售~

强归强,横归横,你打匈奴厉害,他打突厥厉害,虽然宋朝打契丹或者金或者蒙古都不厉害,可宋代的经济是真厉害。国策温和及科技进步的助攻,在结束五代纷争后的百年休养生息,北宋鼎盛时的GDP差不多达到当时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二,国家的繁荣在经济领域,商业行为,以及文化行业上有井喷式的繁荣。北宋打破了唐代的市坊分隔制度。后来当家门口就能摆摊出街,宋代的小商小贩们开始了走街叫卖,卖浆屠狗。街上遍布铺席商店,还夹杂官员宅舍,形成坊巷市肆结合的商业生态圈。

吴自牧《梦粱录》: “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

再者更刺激世人G点的政策是宋代取消了宵禁制度。

《东京梦华录》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

汴梁的主干道都有商店和夜市。朱雀门外有两大夜市即周桥夜市和马兴街夜市,长达数十里的马行街的夜市,车马拥挤,热闹喧天,真可谓 “一天灯雾照彤云,九百游人起暗尘”。汴梁有人口百万之众,大概会有十数万的市民到这里逛夜市。而东大街也更是街道的心脏,尤其是在夜晚。且皇宫周围的夜夜笙歌甚至传到了宫殿中宋仁宗的耳朵里去。

不仅有各种酒肆、小吃店、更是有南北杂货、胭脂水粉、西域俏货等摊位。有许多饭店、茶馆、仓库、瓦子和妓院常常是24小时营业。可以说宋朝取消了宵禁一制开启了全日制的中国。

清院本 清明上河图,多人合作的画卷,众生百态丰富程度倒是比前两个版本高,参考的本子和素材很多,画得始终规规矩矩,少了些许味道。

娶亲的花轿队伍,比仇英本的豪华一些。

戏棚子也更豪华了

卖命~

耍猴

超豪华全景天窗零排放无人驾驶敞篷车

桥上已是满满的两排商铺

走钢丝~

耍猴人

傀儡戏

哎哎哎,你们等我把桶薅上来再打好不好?

“大家瞧这个钹,是下面那个师弟扔过来的,你们往下瞧~”

正儿八经的卖惨~

卖卦人:“谁把香蕉皮仍在我这儿的?没素质!”

你俩别打了,警察要来啊~

警察没来,其中一个人的壮汉哥哥正奔过来欲加入战斗

这时候的货郎都已经简化到一个包和条凳了

这是卖钟馗画像吗?

把家具都搬出来卖,也太下本钱了吧

这个书画摊给我等提供了很好的操作范例,这几天瞅个地儿就搞起了~

哎呦我去,钹挂在树上了~

清明上河图从宋代问世以来就一直作为一个超级IP被无数次地临摹和仿作,抄袭或者重制,目前国内外存世约有两百余本,此处有九个版本。除去张择端原本的真切,仇英本与清院本还有些料,其他各作都已只是在为了造画而作,画中城市与市肆都毫无生气,生凑呆滞。

清明上河图 清院本

张择端(托名)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托名)清明易简图

张择端(托名)清明上河图 

传 仇英 清明上河图

摹 仇英 清明上河图

传 仇英 清明上河图

传 仇英 清明上河图

清 沈源 清明上河图

看《清明上河图》是没有长安那规整气派的高逼格风的,但市民之忙忙碌碌,力夫之竞竞营营,车马之喧嚣过市,建筑之鳞次栉比绝对是长安、洛阳见不到的繁荣生气的景象。一是唐代不是没有描绘市肆热闹的世俗画作留存,是就没有,唐朝留下来的是满屏富贵逼人华丽丰腴的仕女,这是唐朝的气象。

张择端也好,仇英也好,他们笔下的都市不是为了强调商业或者暗示城市的繁荣,甚至有懒散和破败。他们着意的是整个世间的气息风物,万象的生发。汴梁的富庶苏州的繁华是一种最终呈现的样貌,这其间流露间杂的商铺店肆,走卒贩夫是这城市生态繁荣的自然外露和点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没有当时的首辅去鼓励商铺或地摊或者货郎出街。要知道,仇英本《上河图》中有两千多位形色各异的人物,而真正的姑苏城中,一日一刻走动的吆喝的忙碌的岂止有十个两千人百个两千人。而仇英那时候应该还没用上大内存高清摄像的手机来一一记录这百象众生,皆是自己在街上打身旁走过的百姓,一路向后远去的街衢,刻在心中的姑苏城的影子。这些层层叠叠的商铺和摊位在今天的这个时候看来是出奇的吸引人,一千或几百年的光景,那些打开了门面在门口吆喝的老板们全都从画中走了下来,来到你我身边。

那些永远走不破的铁鞋的货郎,能抗得起一座房屋的肩膀,和扁担上数不尽的货物,每一位都是一个压缩版的移动超市。这样极尽宋代风物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不是皇上找了演员来摆拍发新闻弘扬正能量之用的,作为弘扬正能量那些瑞应图是既有逼格又有效果的宣传手段。这些货郎在古时,商铺尚无法完全触及的农村或偏远地区,是能提供物品损耗置换、补缺、邮差、卖药郎中、说书先生、看相测字的综合一体化移动堡垒,这种堡垒的出现想必不是宋光宗下达了最高指示,要在大宋布置多少个便民货郎。

而货郎行走的都是乡野村落,宋室南渡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苏湖熟天下足,曾经的汴梁城中或南宋后的苏州城中,这些货郎们是无论如何都竞争不过那一排排手续齐全商品品类繁多的商铺的。

《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是清代画家徐扬耗时24年,创作的描绘苏州风物的巨制。反映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比《清明上河图》还长一倍。相比清院本的上河图从笔墨意味看更多有文人气,生气更浓,也无上河图大虹桥的标配套路。

成排成熟的商铺已经和今天的小店无二

像不像河坊街?锦里?扬州古城老街?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谁能比我更妖娆~

这位大叔,你年级这么大了,这样卖萌真的好吗?

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名烟,名酒呢~

宁波淡食、南京扁鸭、南河腌肉、膠州腌肉老行,啧啧啧~~~~

测字

国家因疫情经济下行,起底要回升需要这新的生机来慢慢加热中国的经济。一国一城也都是如此,想到我国现在眼前这些摊位和商贩们异彩大放的春天,就想到七十年前一个国家新建,因为统治者要坚定地施行社会主义,将这些“生机”统统斥为投机倒把的资本主义,把货架下的货郎和摊位前的摊主给以人为的消除。放心,我说的是朝鲜,我们的中国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除了市肆店铺,那些大商铺触及不到的小村落旮旯,是货郎们的天下:

南宋 李嵩 货郎图卷

李嵩 货郎图

哇哦,蛇,兄嘚们,盘他!

但咨形后事,莫要问前程~~~这个货郎大叔还兼职算命测字指点迷津

这表情和劲头跟我小时候小伙伴们见到蛇一样,欲除之而后快~

还是有胆子小的躲在后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李嵩 货郎图

李嵩 市担婴戏图

明代的货郎,不论出行装备还是随行货物都上升了不止一个等级,有豪华的大漆烫金推车,和更为精到玲珑的俏货:

明 计盛 货郎图

明 计盛 货郎图

还有老鼠的笼子,跟现在街头卖小宠物的推车真的没什么区别了~

明 计盛 货郎图

明 计盛 货郎图,这个货郎专事卖活物,各种珍禽鸟雀。货架是半固定的四角货架。


元人 春景货郎图

哼,本姑娘什么鸟没见过~╭(╯^╰)╮

一对儿可爱的小白鼠

明人绘 托名李公麟 货郎图

明人绘 托名徐崇矩 货郎图

清人绘 托名李公麟 货郎图

清人绘 托名李昇 货郎图页

卖浆图

再者眼下铺天盖地地宣传摆摊的各种好,大有全民齐上阵,一起把摊摆,经济三月复原,半年超美的势头,一个个摆摊修裤子补袜子的就能年薪百万,比起前几年的小黄车的红火有过之无不及。甚至有放着好好的工作不要去辞职摆摊的,其实给大家个建议:从那些单车坟场里挖出一辆小黄车骑着去摆摊会显得比较般配!因为一来摆摊本不是新鲜事,老祖宗都出摊出了一千年了。二来红火之后可能要跟小黄车一样被埋进坟场了。

曾有好事者,作一图曰《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在地摊经济大热的今晚,这图景似乎是倒过来的。昨日驱赶小商贩的城管,今日电话邀请摆摊,甚至从旁保护。若有一天早上,货殖已经全然恢复往日繁盛,这些昨晚还亲切邀请并从旁保护你的人会是第一个驱赶推搡你走开的那个人。

宇宙第一牛摊~不接受反驳,就冲这在天安门摆摊我能吹一辈子~


在公众号对话框,或留言输入关键字 摆摊 即可获这些画的下载链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