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军子弹快打光,70多岁老地主跑回战场:我家里还有十几箱子弹

 gs老张 2021-07-14

外敌当前,一切阶级皆无意义。在抗日战争年代,八路军子弹快打光了,70多岁的老地主跑回战场,直言:我家里还有十几箱子弹支援八路军。

这时在他心里,生命排在第一位。他就是宗子敬,在八路军为难之际,不仅拿出了子弹,还腾出了堡垒,他是地主中的爱国主义人士。

八路军子弹快打光,70多岁老地主跑回战场:我家里还有十几箱子弹

一、绝渡逢舟 打赢“毫无胜算”的硬战

1939年3月31日晚,日军挥军南下,对驻扎在德州大宗家一带的115师东进抗战挺进纵队第五支队来了次突袭,以此来报平型关之耻。

当时第五支队的战士很快发现敌情,并了解到日军已经从西、西北、西南三个方向对我军逐步构成包围之势,本支队出境非常危险,一旦被敌人所包围,后果将不堪设想。

队长曾国华立刻做出部署,将兵力分为4部分,守住每个方向,同时迅速占据大宗家所有有利地形随时展开反击。

在这次突袭中,日军已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和周密的部署,反观我军,该队刚打完几场恶战,正准备喘口气、休养一段时间,养养兵力,却猝不及防遭遇了突袭。尽管如此,八路军也毫不慌张,以死拼搏,守护自己的家园。

我军在战资不足的情况下,先攻打主要人物。在对战进行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交火后,其中一颗手榴弹炸死了敌方的一名骑兵大队长山田大佐

八路军子弹快打光,70多岁老地主跑回战场:我家里还有十几箱子弹

在这一情形下,敌军加大了火力,对我军和百姓展开猛烈的进攻,煞有势必要打败这支军队的决心。此时的八路军战士们也毫不退缩,子弹没了,那就上刺刀。

通知各部队不要恋战,迅速撤离。但是大家都被敌人团团围住,无法及时转移。当日军的进攻重点放在了候家村和大宗家时,南边的阎福楼三营派出了十连趁机突进大宗家支援团部。

其中,侯家村内的特务连和三营十连,坚持了七八个小时的战斗。他们没有水喝,没有饭吃,同敌人反复冲杀了30余次,创造了我军攻防战史的一个奇迹。

八路军子弹快打光,70多岁老地主跑回战场:我家里还有十几箱子弹

日军的增援部队很快便赶到了,在人数上便压制住了我军。我军再次陷入到困境之中。此时的敌我双方,僵持在一起。展开了肉搏战,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了下午三点钟。大宗家阵地仍在我军的控制下,敌人还在不断的增兵,并且调来了野炮。

在遭遇袭击时,为了保护村子里的居民,我军不敢贸然进入村子里。但到弹药越用越少,已经无力再支撑下去,只好退避到了村子里。

此时八路军进退两难,外有强敌,后无内援,长时间的战斗对我方不利,会将最后仅存的物资消耗殆尽。八路军指挥官立即决定,先掩护附近老百姓离开,再作部队的撤退,就这样,八路军一面抗击敌人凶猛的炮火,一面保护老百姓安全撤离。

在这一情形下,敌军加大了火力,对我军和百姓展开猛烈的进攻,煞有势必要打败这支军队的决心。此时的八路军战士们也毫不退缩,子弹没了,那就上刺刀。

人总说正义之战不怕强敌。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一名叫做宗子敬的70岁老地主跑向部队,告诉八路军自己家中还有十几箱弹药。

八路军子弹快打光,70多岁老地主跑回战场:我家里还有十几箱子弹

第5团的战士们迅速依托保险院的有利地形,把机枪架在四个角楼上和围墙的垛口间,居高临下横扫日军,日军也爬上最近的土屋大院开始了猛烈攻击。

随后,战士们跟宗子敬来到他的住宅,在马厩里有个地窖入口,战士们从中找到了十几箱子弹和枪支。我方战士们绝处逢生的斗志瞬间被燃起,趁敌人还未反应过来,八路军向敌军展开了猛烈的反击。

原本已经进村的日军,先派出一支十余人的敢死队前来打探消息,结果都吃了我方的子弹。虽有物资的补给,但毕竟有限,不适合长期作战,遂队长曾国华下令让战士们撤退到村中的一处保险院,保存实力,以应对下一波敌军的攻势。

无独有偶,实在是老天爷的安排太巧妙了。这一处用来掩护的保险院也是由宗子敬修建的,保险院的四周都由钢筋浇筑的高墙围住,并建有高高的角楼,可以保证院内众人的安全。宗子敬将此献出来,给八路军作为据点,府内的存粮和钱财都交给八路军使用。

八路军对此自然是百般推辞,但宗子敬始终坚持,说自己也没几年可活了,不如在死之前再给百姓和国家做点事。遂八路军有了一个比较温暖的地方能够休整和治疗伤员。

八路军子弹快打光,70多岁老地主跑回战场:我家里还有十几箱子弹

第5团的战士们迅速依托保险院的有利地形,把机枪架在四个角楼上和围墙的垛口间,居高临下横扫日军,日军也爬上最近的土屋大院开始了猛烈攻击。

最终,在不断修整和抵抗的过程中,我方打死打伤了敌军600余人,其中有宗子敬的身影,这位老者端着步枪的背影毫不输给战士们,眼神坚毅。虽然最后陵县还是失守了,但是宗子敬和115师却为后方百姓的撤离和部队的撤退拖延了足够的时间。

敌军见八路军的作战姿态无比威风。自身也是伤亡惨重,对此,他们无计可施,只能放任我军冲出重围。

这一“反派”人物,变成了大功臣。为不时之需而储备的弹药和坚固的“城墙”,最终救下了整个115师,也保全了整个村庄。

一个军队,能有如此的“运气”,不是天公认为命不绝矣,而是民心所向。老百姓深知战士是为了救国救民,才愿意将自己储备用来自救的弹药、坚固的房屋送给战士。真正为了人民而战的斗争,奇迹永远不会缺席。

八路军子弹快打光,70多岁老地主跑回战场:我家里还有十几箱子弹

二、地主标签这一刻板印象 早该改了

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产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已经根深蒂固地将双方划分了好坏与对错,由此形成了融于血液里,并被一代又一代继承的思想。殊不知,任意简单的分队,只是以偏概全。

当然,历史上存在一些卖国求荣的地主,他们对民族抗战的胜利不抱希望,转而投身邪恶的帝国主义,与虎谋皮,为虎作伥。

他们凭借祖辈积累下来的财富来讨好日本侵略者,由此获得家人的平安和个人更多的权力,站在了人民抗战的对立面,其所作所为令人民深恶痛绝。因此,这一群体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迅速恶化,“地主”二字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正因此,那些极少数又极其可贵又关键的地主爱国主义者,他们觉得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个人的改变无法让对立群体对其进行改观。

八路军子弹快打光,70多岁老地主跑回战场:我家里还有十几箱子弹

于是,他们只有独善其身,先保存自己,才有能力保存他人。同时,他们也在等待那个机会,等待发挥余热的关键时刻。幸运的是,已经古稀的宗子敬等到了。

在那场战争结束后,八路军想要给这位老地主写张欠条,但被婉拒了。因为他和战士们一样,目标就是打倒侵略者。

在抗战初期,敌军所到之处民不聊生,他们抢光劳动人民数代积累下来的财富,烧光老百姓的住宅,很多人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面对这一惨状,宗子敬决定自救,有能力还可以救他人。遂雇佣了一批身手不错的家丁,购买一批武器弹药储存在自家库房里,修建堡垒。

宗子敬很早就表明了自己坚定的立场,与日本人势不两立。他还体恤劳苦人民的不易,主动减轻他们的负担,是地主阶级中出色的爱国主义者。宗子敬平时对待乡邻都十分友好亲切,常常慷慨解囊帮助人们度过难关,也常常放粮接济老百姓,很受当地百姓爱戴。

八路军子弹快打光,70多岁老地主跑回战场:我家里还有十几箱子弹

宗子敬认为在这个艰难的年代,但凡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愿意为了保卫家国贡献一份力量,这只是分内之事。他和抗战的勇士们一样,热爱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痛恨日本侵略者破坏美丽安宁的家园。

危在旦夕之际,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地主阶级,一个人人见之唾之恶之的名词,即使如此,宗子敬依然挺身而出,生命关头,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以,他毫不犹疑,不仅给到,还倾尽所有给到。

八路军子弹快打光,70多岁老地主跑回战场:我家里还有十几箱子弹

三、为抗战做贡献的地主 比比皆是

最广为人知的有两个,一是戴万龄,另一个是万春圃。

戴万龄被称为是抗战时期最有血性或“最牛”的地主,他的祖先从山东闯关东到东北,祖祖辈辈靠打拼,到他这一代,成为了地主。戴万龄在当地是个乐善好施的大好人,同时也是位爱国人士。

1931年东北沦陷,次年2月爱国将领王德林成立中国国民救国军抗日,戴万龄为支持抗日,把家中的万贯家财、所有枪支弹药和粮食马匹全部捐出来。

除了自己50多了扛着枪加入抗战队伍,还将自己的6个儿子送上抗日战场,村里更有200多名青年在戴万龄的号召下加入了队伍。

但队里出了内奸,日军将戴万龄的祖宅烧了,家里的人都没有幸免。接着戴万龄去沙河打探情报,被抓,在日军的严刑拷打下,戴万龄没有屈服,日军将其杀害。

如果事先不知道戴万龄的家庭背景,仅听他的抗战事迹的话,笔者认为,没有一个人不能不把戴万龄与爱国人士、抗战勇士联系起来。一旦名字加上“地主”二字,便戴着有色眼镜审视戴万龄。正是有“地主”这一身份,才让他的贡献显得更加敬佩和伟大。

八路军子弹快打光,70多岁老地主跑回战场:我家里还有十几箱子弹

再一个是万春圃,他出生于地主家庭,家有200多亩良田和其他众多产业,万春圃长大后便接手了家族产业,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除了擅长经商,还能扛枪。

战乱时代,当地土匪很多,百姓常受其害。万春圃出钱组建了一支民团武装来对付土匪,并自任团长,土匪再也不敢嚣张了。国民党觉得万春圃是个可塑之才,便要求他逮捕当时潜逃的两名党员。

但万春圃很有远见,他觉得共产党是真心爱国的,所以暗地里向两名党员报信,保住了我军的两名成员。在抗日战争中,万春圃更是将自己的余热发挥得淋漓尽致。

1943年,他担任了八路军鲁南军区的副司令,不久后,他的大儿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小儿子在战争中不幸牺牲。面对幼子的牺牲,万春圃悲痛过后继续奋战。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万春圃并不属于任何党派,因为万春圃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以他女儿的性命威胁他,逼他加入国民党,他没有妥协。在抗战胜利后,万春圃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万春圃担任了济南市的政协副主席,晚年的万春圃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时,表示这辈子最不后悔的决定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万春圃在山东去世,享年91岁。

八路军子弹快打光,70多岁老地主跑回战场:我家里还有十几箱子弹

从有历史以来,做出贡献的数不胜数,不管这贡献大还是小,多还是少,也不管他的过可能与功持平或多于。总该他是立过功的。

平民尚且如此,而地主也是平民,他自己的出身不能自己决定,那么,在他有生之年,能够创造哪怕一点推动历史车轮的价值,他都是民族的英雄。他能超越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否定自己的家族、有时甚至否定自己来拿出一点力量,是值得让我们尊敬和敬佩的。

其实,在战争年代,参战的初衷有些并不是纯粹的。有人是因为想要改变自身的处境;有人是为了能有口饭吃,笔者并不认为这部分人就不高尚,首先,他勇敢参战了,那便值得尊敬。

但是也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本不需要如此,他们不愁吃穿、家庭富裕,但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中国共产党,加入到为民族而战、为人民而战的残酷战争中。

无论是戴万龄、万春圃,还是70岁的老地主宗子敬,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能够抛开世人成见,勇敢加入战斗,不畏劲敌,为抗战胜利贡献自己的热血。

其精神超越了阶级,值得我们敬佩。

八路军子弹快打光,70多岁老地主跑回战场:我家里还有十几箱子弹

参考资料:

[1] 梁银安. 1939年八路军冀南反顽[N]. 人民政协报,2020-07-23(006).

[2] 刘峰.1937~1939年日军的华北治安战:以华北方面军的侵略政策为中心[J].江海学刊,2019(06):238-247 25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