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正确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用单一的共鸣将声区割裂开,而要用混声共鸣,要根据音的高低调整共鸣腔。例如:在发声练4时,唱低中声区时,在强调胸声共鸣的同时,还要注意头腔的共鸣。唱高声区时,在强调头腔共鸣的同时,还要注意与胸声区的结合。再如一首简单的艺术歌曲,大多数分AB两段,A段是叙述性的,大多在中低声区,所以要求唱A段时,以胸声为主,但要和头腔共鸣以及气息的支持衔接。B段是歌曲的抒情部分,逐渐推向高潮。B段旋律一般在高声区,所以唱B段时以头腔共鸣为主,但不要有悬挂的感觉,要和胸腔共鸣,气息的支持衔接好,这样一首歌曲就有统一的感觉了。
(二)随高度上行时要适度调整软额。上腮、口腔要适度打开,微收下额。喉腔要放低,增强呼吸的压力,调整声带的张力。
(三)多做K行首阶练习,这是一个统一声音的重要原则,并且是连接两个声区的有效方法,例如:大家在进行过渡声区都有一个破裂音,作下行练习时,可以从破裂音上面的一个音开始练习,用吸气的感觉,使喉部、咽部往往下沉而不往推,呼吸要均匀。
(四)也可以适当地用柔声歌唱,因为用柔声歌唱时很容易进入状态找到感觉,所以在开始训练时,先不要增加音量和力度。在真假结合的过程中,如果声音过大或者过猛,声带就容易缺乏张力,很难找到与假声结合的交点,再有,力度过强会产生声带病变的感觉,因此必须小声唱。训练过程要循序渐进,不盲目追求高音和音域的扩展。
(五)也可通过闭口哼唱把各音连接起来,中、低声区用哼唱法,闭口哼鸣练4是获得U腔共鸣、丰富声音、共鸣色彩的效方法,也有助于正确理解声音位置靠前的概念。过分明亮的声音,可从闭口哼鸣练习中得到改善。哼鸣时,下巴、喉腔、口腔,肌肉不可过硬,舌要放平,轻抵下齿,随着正确的吸气动作而上抬,咽腔呈拱形,嘴唇轻轻闭合,牙不要咬得太紧,整个口腔像含着水一样,保持放松自然的状态。哼鸣练唱正确时,眉心处有轻微振动的感觉。例如C以上音区用“啊”加“噢”(a+ao)的合音状态。唱e以上音时,用'啊”加“鸣”(a+u)的合音状态,这样既保持有美好的音色,又能使换声处出现破裂音。
在练习过渡音区的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每个人的生理情况,灵活掌握,不要生搬硬套。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必须在唱好过渡音区的基础上,再扩展音域。总之,我觉得声音概念的建立与具体方法的结合,以及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训练等,在真假声结合即混声的发声训练中,均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