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假声”灵敏切换小技巧

 怡康翁 2021-07-14

唱歌真假声转换技巧

如何获得正确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用单一的共鸣将声区割裂开,而要用混声共鸣,要根据音的高低调整共鸣腔。例如:在发声练4时,唱低中声区时,在强调胸声共鸣的同时,还要注意头腔的共鸣。唱高声区时,在强调头腔共鸣的同时,还要注意与胸声区的结合。再如一首简单的艺术歌曲,大多数分AB两段,A段是叙述性的,大多在中低声区,所以要求唱A段时,以胸声为主,但要和头腔共鸣以及气息的支持衔接。B段是歌曲的抒情部分,逐渐推向高潮。B段旋律一般在高声区,所以唱B段时以头腔共鸣为主,但不要有悬挂的感觉,要和胸腔共鸣,气息的支持衔接好,这样一首歌曲就有统一的感觉了。

(二)随高度上行时要适度调整软额。上腮、口腔要适度打开,微收下额。喉腔要放低,增强呼吸的压力,调整声带的张力。

(三)多做K行首阶练习,这是一个统一声音的重要原则,并且是连接两个声区的有效方法,例如:大家在进行过渡声区都有一个破裂音,作下行练习时,可以从破裂音上面的一个音开始练习,用吸气的感觉,使喉部、咽部往往下沉而不往推,呼吸要均匀。

(四)也可以适当地用柔声歌唱,因为用柔声歌唱时很容易进入状态找到感觉,所以在开始训练时,先不要增加音量和力度。在真假结合的过程中,如果声音过大或者过猛,声带就容易缺乏张力,很难找到与假声结合的交点,再有,力度过强会产生声带病变的感觉,因此必须小声唱。训练过程要循序渐进,不盲目追求高音和音域的扩展

(五)也可通过闭口哼唱把各音连接起来,中、低声区用哼唱法,闭口哼鸣练4是获得U腔共鸣、丰富声音、共鸣色彩的效方法,也有助于正确理解声音位置靠前的概念。过分明亮的声音,可从闭口哼鸣练习中得到改善。哼鸣时,下巴、喉腔、口腔,肌肉不可过硬,舌要放平,轻抵下齿,随着正确的吸气动作而上抬,咽腔呈拱形,嘴唇轻轻闭合,牙不要咬得太紧,整个口腔像含着水一样,保持放松自然的状态。哼鸣练唱正确时,眉心处有轻微振动的感觉。例如C以上音区用“啊”加“噢”(a+ao)的合音状态。唱e以上音时,用'啊”加“鸣”(a+u)的合音状态,这样既保持有美好的音色,又能使换声处出现破裂音。

在练习过渡音区的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每个人的生理情况,灵活掌握,不要生搬硬套。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必须在唱好过渡音区的基础上,再扩展音域。总之,我觉得声音概念的建立与具体方法的结合,以及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训练等,在真假声结合即混声的发声训练中,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唱假音:1.先找出自己假音最好听的共鸣部位(例如鼻腔,头腔)。2.用共鸣部位来切换真假音(例如腹腔转鼻腔等)。3.注意音高的位置,在真假音都可以的音域范围,什么音唱假音好听,什么音唱真音好听,什么字唱假音好听,什么字唱真音好听。

4.不要唱的太零碎、太断,越平顺、圆滑越好。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支持声带发声,然后,小舌头及软腭上抬,声音竖立起来至鼻腔内的感觉,这是低音区和中音区的方法和感觉。高音区,喉气越下沉,口腔内越打开,喉内部自然的会收紧。声音越要向头上走的感觉。这样的假音,声音出来明亮、有力度,而且也可以说是正确的。一般说来,假声比较缺乏力度,但在必要时也可将假声转换成一种半真半假、半嘶半哑的叫喊。许多重金属摇滚乐歌手就喜欢用嘶哑的假声来演唱。假声还可以作为一种修饰声音的方法,将真假声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声”能产生一种柔和、细腻、略带飘渺的艺术效果。有几种方法大家可以实践一下:

(1)“倒抽一口气”的动作就是歌者在唱到换声的音时(发元音的同时),做一个倒抽一口气的动作,好像“吓一跳”的生理状态,让喉头稍向下,向后退让,以使口咽腔充分打开,同时将中声区歌唱时向上齿龈背后发送的气息,随着音高逐渐向上挪动,嘴也随着逐渐张开,此时声音感觉更向上,向更远的前方发送。这时声音就自然地进入了换声区。

(2)母音转换手法就是在唱到换声区的时候提前让声音掩盖一点,声音暗一点,出气量小一点,小舌头抬起一点。在碰到换声点时,有一点必须强调指出,就是你感到声音唱上去困难时,甚至声音感到要出现破音时,千万不要变化发声器官的形态,不要乱动,乱使劲,一定要坚持迎着声音唱下去就可以了。其实换声点就是一个“混声”的问题,就是真假声结合的问题。掩盖一些声音就有了假声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须与真声混合在一起,声音的衔接才不会有痕迹,声音才不会虚和空。所以学会换声点的过渡也就学会了假声的唱法,而假声位置对唱歌、解决声音的统一是大有好处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