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及烹饪文化知识的电视大奖赛

 微游枣庄 2021-07-14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主持人王红蕾主持决

1990年8月8日,山东煤炭工业管理局在当时枣庄最高的大楼,枣庄矿务局招待所六楼大会议室举办了全国首次的″山东统配煤矿烹饪文化知识电视大奖赛″。参加决赛的有九个代表队。

九个代表队分别有兖州、淄博、新汶、枣庄、肥城、临沂、龙口七个矿务局和坊子煤矿、泰安机械装备公司组成,代表山东统配煤矿1.6万多名炊、管、服职工参加决赛。每个代表队都是由层层竞赛经千锤百炼选拔出来的3个人组成。经激烈地现场竞赛,枣庄局获得第一名,兖州局获得第二名,新汶和肥城局并列第三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央电视台仅有一台和二台,也称为频道。电视、电脑、电话没有目前这么普及。中央电视二台《经济半小时》主持人王红蕾主持了属于全国首次举办的《烹饪文化知识电视大奖赛》。决赛过程《中央电视台》编播了两分钟新闻,《山东电视台》以″弘扬国粹之举″播出了29分钟决赛实况录像,《枣庄电视台》播放了未经剪辑的竞赛全程。

烹饪文化知识电视大奖赛之前,在山东统配煤矿1.6万多名炊管服队伍中,对烹饪文化知识的学习是轰轰烈烈地,较好的普及了烹饪文化知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决赛名次现场即出。

回顾那次烹饪文化知识电视大奖赛,最初动意、策划、编撰内容、组织学习,缘起十分简单。地处薛城永福中路72号山东煤矿烹饪技术培训中心,由于学员活动场地受限,各局矿厂院校来烹饪中心培训的学员,每期3个月,下午下课后没有娱乐场地和项目,多窝在宿舍里,业余生活太单调。烹饪中心的核心也是元老级九名干部职工下班后要乘通勤车回到枣庄的家,上班早出晚归。笔者是惟一的烹饪理论知识授课教师,需要对培训学员3个月全过程负责,家也住枣庄,曾连续19天未能回家,陪伴学员,深感学员业余生活枯燥。

1990年2月初,一次笔者和家住枣庄的同事乘车走到薛城北洪洼处,在车上主动向领导提出了一个建议,能不能由烹饪中心出点费用,在培训学员中组织一次烹饪文化知识竞赛,以活跃学员业余文化生活。话刚出口,中心办公室主任抢先说,不要竞赛,把奖品全给你好了。笔者并无自己拿奖品的想法。领导当时没有表态。

也许是领导听着有心,第二天中午下课后,领导把笔者叫到办公室,询问我烹饪文化知识竞赛怎么搞。笔者向领导谈了小搞与大搞的两种想法,领导开明,感到笔者的想法可行。当即安排我抽空尽快写出可行性策划方案与竞赛内容。

竞赛中的各代表队

笔者听令后如鱼得水,深藏于内心的知识被激活。每天满负荷讲课,仅用七天业余时间便写出了竞赛方案和《烹饪文化知识电视大奖赛问答题200例》。精选200例分为十一个大类,一问一答,问长答短,每题有多个知识点,非常适合电视竞赛形式,悄悄交给打字员很快打印出文稿。交待打字员暂时不要向任何人说,并马上将正式打印稿寄往扬州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烹饪糸我的老师陶文台教授把关。

陶文台教授曾在1982年底向教育部提交建议,国家应该开设大专层次的烹饪专业教育。他的建议信刊登在次年3月《光明日报》第一版。陶文台教授是中国烹饪概论第一人,著作颇丰。由他对烹饪文化知识问答题把关指导,笔者才能放心。很快陶文台教授回信,提出问答题中有一题″举案齐眉”是否有歧视妇女之嫌,其它没有任何问题。有了陶老师的把关认可,笔者有了底气,随即将竞赛方案和问答题递交给领导。领导阅后第二天安排人送到矿务局印刷厂,12000本问答题很快铅印完成,并向省局领导回报得到批准。

1990年3月至7月,山东统配煤矿组织了一次群众性的烹饪文化知识学习竞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一次炊管服人员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潮。大家增強了干好烹饪工作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強化了烹饪服务于生产建设的意识。

枣庄矿务局代表队荣获决赛第一名 

这次活动省局安排由山东省烹饪学会煤炭系统分会发起主办,由山东煤矿烹饪技术培训中心具体组织。竞赛的内容包括烹饪历史、烹饪典故、烹饪文化、烹饪原料、烹饪技术、烹饪美学、烹饪营养与卫生、菜糸知识、调味原理、烹饪民俗知识等十一个方面,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有问有答,形式活泼,易学易记。全省统配煤矿职工食堂员工经过班前班后学,食堂组织学和个人业余时间学相结合,很多中青年厨师上班时兜里装着学习资料,抽空就学。不少食堂涌现了师徒同学,家庭夫妻同学、姑嫂同学的学习场面。后又转入层层比赛选拔,最后按单位选拔出九个代队参加决赛。

各局矿厂院校领导对烹饪文化知识学习竞赛活动非常重视。决赛期间省局领导亲临参加,还邀请到广东煤管局主要领导,枣庄市汪纪戎副市长参加,各矿务局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参赛。

各矿领导和主管部门都把烹饪文化知识学习竞赛活动作为继承烹饪传统,传播烹饪知识,弘扬烹饪文化的重要活动,加強了对学习的领导。全省统配煤矿数百个职工食堂,一万六千多名炊事、管理、服务人员视学习竞赛为″不见面的老师″,″没有院墙的学校″,有效地促进了学习烹饪文化知识的自觉性。

那次参加烹饪文化知识学习的人员之多,风气之浓,辐射面之广,效果之好,都是前所未有的。许多干部、职工反映:没想到中国烹饪也同中国书画、中医、京戏一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国粹之一,烹饪确确实实是文化、是艺术、是科学。

春风化雨,百花引蝶。通过群众性的烹饪文化知识学习竞赛活动,对全省煤矿职工食堂工作的改进起到了促进作用。各食堂纷纷革除陋习,普遍釆取原料先洗后切,工具售饭,注重营养搭配,优化烹饪技法,合理配膳,规范管理等等,使食堂面貌煥然一新。同时,对提高炊管服人员的社会地位和改善矿工生活,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组织举办一次全省全行业的烹饪文化知识学习竞赛活动,之前无先例可资借鉴,而且人力精力物力财力花费不非。笔者仅仅起到动意、建议、策划、知识传播的作用。没有各级开明领导的决策,肯定是难以办成的。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还是要真诚地谢谢各级领导。

精彩不错过


山东煤矿烹饪技术培训中心的兴与衰

首届枣庄市餐饮业商会成立台前幕后

爆炒炸烹饪技法可能源起鲁南枣庄

寻找济枣高铁总部所在地,济枣高铁何时从僵局中走出?

作者:王新权

微游枣庄  编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