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戏中观察了解幼儿内心世界的策略与方法

 莫源秋论幼教 2021-07-15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是完全自由自主的,因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也是最自然最真实的,游戏是幼儿对周围现实态度的一种表现,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反映,同时又是幼儿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所以通过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我们可以了解幼儿的许多真实的内心世界。

       一、通过游戏可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所获得的经验

     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经常看到一些“父亲”指挥着“母亲”做这做那,或者“母亲”指挥着“父亲”做这做那,我们可以断定前面的幼儿是来自“夫管严”的家庭,而后者则是来自“妻管严”的家庭;有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做“父亲”的和做“母亲”的为到底应该谁指挥谁而争吵,很显然这里的“父亲”肯定是来自“夫管严”的家庭,“母亲”则来自“妻管严”的家庭,由于他们的家庭生活经验的不同,所以也就造成了游戏中的冲突,如果他们来自“同一类型”的家庭,他们在游戏中就不会有父亲或母亲谁是一家之主的争吵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不但表现在孩子的游戏中,而且还会表现在以后“孩子自己的家庭”中,如今娃娃家游戏中的争吵,很可能也就预示着孩子未来家庭生活中的争吵。

       二、通过游戏可以了解幼儿能力发展水平

    调查研究表明,游戏中主意多,语言发展得比较好,并且胆子大,有组织能力的孩子往往就担任小朋友们的“小领袖”,而担任“群众角色”的孩子一般他们的社会性发展都比较差(智力不一定差),他们一都缺乏主见,总是尾随“小领袖”们活动,他们往往以能和“小领袖”在一起玩而感到莫大的快乐和幸福,反之,如果不被允许在一起玩,他们则感到十分孤独和难过。在游戏中担任“主角”的往往是社会性能力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而社会性能力较弱的幼儿则多半是担任“配角”,并且有时我们老师为了使社会性能力较弱的幼儿得到相应的锻炼而有意识地“安排”他们担任“主角”,但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之话,在这样的游戏中,能力强的“配角”照样指挥着能力弱的“主角”。所以通过对游戏中的“主角”、“配角”的观察,我们对幼儿的社会性能力的发展便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通过游戏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幼儿的内心需要

    如一个性格极端内向的幼儿用积木搭成一幢没有窗户而四周有很高围墙的房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她的防卫意识和忧郁性格。又如一害羞的女孩用积木为自己搭了一栅栏,在这栅栏中,她获得了安全感。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在幼儿的游戏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类似的现象。

四、通过游戏可以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的幼儿总是喜欢游戏的,并且特别喜欢集体性游戏,在游戏中还总是愉快的和愿意与人合作的。而性格孤僻的幼儿则不喜欢集体性游戏,他们只喜欢个人游戏,因为个人游戏更有利于他们躲开别人的关注,进而更好地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

    另外,幼儿的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在游戏中也会得到一定的反映。如有一个从来不喜欢玩“娃娃家游戏”的女孩,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她的父母已离婚,离婚不久,她的父亲又迅速地结了婚,并且就住在同一套房里的另一间房,她的母亲情绪很低落。又如,有这样一个女孩,在玩娃娃家游戏里,她总是喜欢当“爸爸”,而不愿当“妈妈”,她在其它角色游戏中担当的都是“男性角色”,后来我们调查才知道,原来她父母一直希望她是个“男孩”。

幼儿内心的紧张和负性情绪在游戏中也会有一定的表现。平时常见到一些男孩子特别喜欢玩粘土,他们玩粘土时喜欢用劲地“挤、压、扭、捏、摔”粘土;有的幼儿有时则喜欢反复地搭积木,然后用力地把它推倒;而有的幼儿则喜欢经常到“渲泄室”用力地“捶打”沙袋……,这时幼儿的游戏便成了一种渲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如果幼儿经常有这些“渲泄行为”则说明幼儿正处在心理的紧张状态,他们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的帮助——除了要为幼儿创造适当渲泄内心紧张的机会外,我们还应该帮助幼儿找出引起其内心紧张的原因,最后帮助幼儿消除这些“紧张源”,使幼儿重新回到一种平和的心理状态;千万不可因为幼儿的某些“渲泄行为”带有一定的“破坏性”而处罚幼儿,否则,幼儿将处于更加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