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才女薛涛,这首诗写尽一生感叹,爱情与理想哪个重要?

 六不和尚 2021-07-15

和尚有话说

 

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的薛涛,写了一首谜一样的诗。

薛涛,一个如火一般绽放的女子,她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她本是长安人,生长于诗书之族,却在少年时突遭变故,由于父亲被贬而来到四川成都,16岁被迫加入乐籍,成为一名营妓。一生坎坷,满腔无奈,如落叶飘摇,蝉鸣如丝。

今天,王和尚解读的这首绝句,就出自其诗集《锦江集》,短短二十字,却内涵丰富,如谜一样,让人回味不绝。

王和尚解诗:

            薛涛一首诗写尽一生

闻蝉 唐·薛涛

露涤清音远,风吹故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故叶:枯叶。

薛涛是唐朝著名才女,虽然她沦入乐伎,但能书擅诗,被称为“女校书”,与元稹,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有交游。

《宣和书谱》评价她“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可见她出身卑贱,却拥有高洁的情操,而《唐音癸签》更评价她的诗“无雌声”,可见她不输须眉,有昂然自信洒脱的风度。从这首诗可窥见她的诗风特点。

01.薛涛的渴望与操守:君子风度

蝉,吸风饮露,高处翠树,历来被诗人赞颂。初唐虞世南就夸赞蝉“垂緌饮清露”,其中“垂緌”是指古代士人帽子垂下的飘带,作者以之比喻蝉的触须,可见在虞世南眼中,蝉已经成为高洁士子的象征。而薛涛这首绝句,也是刻画蝉的君子风度。

清音,指蝉的叫声,着一“清”字,即可看出作者赋予“蝉”的含义。西晋左思有诗说“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其中的“清”与“浊”相对,而清浊又常比作人的优劣、善恶与高下之别。蝉声清越,自然就暗喻君子秉天地之正气,清澈无欲,纯洁自守。而经过清露的洗涤,蝉声更加清脆辽远,岂不就是比喻君子经过环境的洗涤而名声更加远扬么?

作者听到蝉声清脆,看到的是什么呢?风声渐紧,摇动树叶,这一句环境描写,既点出了蝉所居住的环境,也暗示出秋风萧瑟,繁华将逝去的担忧

古人写蝉诗,多着眼于秋蝉,一叶而知秋,蝉立身高远,自然最早感受到寒意的侵袭,秋风袭来,蝉的生命也将完结,这种对命运的无奈之感,也是古人常用之意。故而“风吹故叶齐”,也有众芳荒秽,美人迟暮之感。

在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情况下,蝉如何自处呢?薛涛在二联写出更动人的句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关于这一句的解读,可以有以下几种思路。

其一,《礼记》中说“君子慎独”,即君子即便在独处之时也谨慎不苟,丝毫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对理想大道的追求。《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是说君子之间相处,既能做到和衷共济,而又能保持独立,各有所见,而不必苟同与人。

从这个角度分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这句诗就是在借蝉来赞美君子的操守和风度。蝉虽然各处在不同的树上,但是他们志气相投,操守同高,故而能相互扶持,相互响应,却各自谨守君子的操守,并不结党营私,而是各安其道,彼此共存。

其二,如果从“风吹故叶齐“一句来解的话,二联则似乎又有怜悯和哀叹之意。虽然蝉声音清越,吸风饮露,高洁自持,但是秋风终究要来,蝉的生命终究要完结。在这种情况下,它们虽然声气相投,彼此呼应,但终究不能”抱团取暖“,而是谨守自道,各安天命,不能抵抗俗世的洪流,更不能逃脱秋寒的侵袭。

如此来看,薛涛虽然赞扬君子的高洁情操,但也为其悲哀的命运而怜惜和无奈。

若联系薛涛所生存的环境来看,则更有其他意味。薛涛基本上在西南蜀地度过了一生,当时处于唐朝中晚唐,大唐的国力已经衰退,藩镇割据,国家暗流涌动,正是“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时,况且,西南边陲更是战乱不断,士子和百姓都生活在担忧与不安之中。这种情势下,薛涛所见所想,很难不发出文士报国难图的哀叹,也会发出文士无依的叹息。

02.薛涛的爱情与无奈,自伤自怜

有趣的是,纵观薛涛留存的近百首作品,以及流传的她与元稹等人的爱情纠葛,会发现她的作品多抒发爱情的忧思别愁,或与当时文人唱和之作。若从这个角度解读的话,这首诗则又有两个不一样的解读。

其一,对爱情的仰望与羡慕。

薛涛虽然文思过人,容貌昳丽,但终究是一名营妓,周旋于上官与文友之间,虽然她的才学被认可,但对爱情终究是可望不可及。

《牧竖闲谈》中称她为“当时营妓之中尤物”,而《宣和书谱》更是点出她是“成都倡妇”,可见她当时所交接之上官文友,也未必对她没有轻视之意。

由此不难想到,薛涛也渴望找到一个如意郎君求“一世安稳”,虽然她志向高洁,内心自持,但终究难以获得别人冲破世俗之见的接纳。她犹如秋蝉一样,虽然声名远播,内心高洁,但终究抵挡不了秋寒的侵袭。她声声鸣叫,渴求知己,虽也有其他君子以声相接,却终究“各在一枝栖”,不能给她承诺和安稳。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首诗,则充满了自我哀怜之意,也隐约透露出不满和愤怒。

公元809年三月,薛涛与元稹相遇,她被元稹的外表和诗才吸引,坠入了爱河。但是,短短三个月之后,元稹来信提出分手,薛涛能理解自己的身份对元稹的仕途有不良影响,她虽坦然却不免失望,虽不后悔却终究意难平。

若从这个角度来看,薛涛《闻蝉》诗所写的“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其中就包含着大度的苦涩与无望的幽怨之情。

其二、可能仅仅是应酬写心之作。

薛涛虽然是个营妓,却颇受士子追捧,她经常参与文人宴饮,也陪伴上官游乐,因此这首诗的写作年份和写作背景很难确定。文人之间宴饮赋诗也是常有之事,或许薛涛只是即席写诗,一逞才情也未可知。

只是以薛涛的才学和经历,在写诗之时会不期然写入自己的思考,这也是诗人自然而然的情事。

又或者,薛涛独处空房,听到蝉鸣,由此想到自己的处境与身世,以诗写心,表达自己的感慨。诗人写诗,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潜意识中带入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思考,这是一个成熟诗人的必备条件。

就“蝉”的文化内涵而言,它既有高洁君子的图腾形象,也有凄苦哀鸣的象征意味,诗人写蝉也多着眼于其文化内涵,借此抒发怀抱,这是传统诗词的常用写法,也是诗词含蓄蕴藉之美的奥秘所在。

亲爱的诗友,您认同哪一种解读呢?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更多妙文

三首诗让你爱上夏夜,宁静悠然,细读有大境界,首首有警句,可品

诗词中的隐士之美,这六首诗值得背诵,境界让人神往,第六首绝妙

夏日必读,最美写雨妙句,陈与义三首诗写出大境界,第一首就惊艳

钱钟书的好诗,你读过几首?这七首诗幽默睿智,犀利有趣,请收藏

不自矜 不自屈 不断读书

不崇古 不媚俗 不违初心

 

六不和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