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韵筱塘:千年文脉筱塘村

 丰城文旅 2021-07-15

穿过繁忙的筱塘集镇,紧邻集镇的,便是筱塘村。从集镇到乡村,不过一路之隔,而这一路之隔,却似乎穿越了时空,有隔世轮回之感。

筱塘村就这样静立在集镇之旁。筱塘村始建于宋淳化年间(990,已有一千多年的建村历史。始祖李琮,乃湖茫李氏胜公第五世孙,生于宋开宝壬申年(972),官至侍郎。李琮兄弟三人,长李珪,次李琮,次李珝。李珪仍居湖茫,李琮析居筱塘,李珝析居大陂,源于一而分三宗,故号称“湖茫三宗”。而各支又所重,湖茫为“三宗之本源”(朝散之派),筱塘为“三宗之文脉”(侍郎之派),大陂为“三宗之圣地”(秘书之派)。李氏一门,可谓剑邑世家,江右望族。

筱塘村南原有一处墟市,是附近百姓赶集之处,十分热闹。后来迁至村东北角,称为“何家墟”。至清乾隆年间,何家墟规模扩大,向西南扩展,与筱塘村融为一体,改称“筱塘墟”。筱塘乡也因驻地设在筱塘村而得名。

筱塘村村容干净整洁,规划有序,村内巷道众多,老宅林立。村庄整体布局为螃蟹形,稍有弯曲的招财巷道,房宅撮箕形的装财形状,绕村回旋的飘带状莲溪水,莫不引人深思。据村民介绍,村庄原有“九巷十八井”,其中位于村南水塘旁的“朱家井”现仍完好,据说此井水质好,用来作凉粉,既韧又凉爽,非常好吃,过去附近一些做凉粉的都到这口井里来担水。另外,用此井水沏茶,水满碗沿不外溢。其自然环境之优美,村庄布局之科学,民宅建筑之宏大,院落结构之严谨,古屋数量之众多,雕刻工艺之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走进幽静狭长的麻石古巷中,穿梭在牌楼、门坊、祠堂之间,探身于庭院民宅里,仿佛时光倒转。朱漆大门已被时间老人褪成黝黑,两旁静静的门环见证过昔日的辉煌。古村的门楼石刻几乎家家都有,房宅里木雕跨越明、清、民国三个朝代,气势磅礴的大型石雕门坊至今还保留了三座。其中下五巷东门口的“牌楼口”石雕,工艺最为精细,保存十分完好,可见当年主人的阔绰豪气和匠心。

李氏家庙便位于村庄的正前方,面临莲溪之水,背倚整个村庄。2016年,筱塘李姓族人对家庙进行了保护性修缮,至2017年全面竣工。修缮后的家庙门坊依旧保留着原样,10米见方的石雕门坊雕刻精美,栩栩如生。正中有一个大门、两个耳门,一对石狮,四面“来头”把守,古朴典雅,庄重美观。家庙内部红漆涂抹,金碧辉煌;辅以彩幔宫灯,熠熠生辉。神龛上方高悬“爱敬堂”三个大字,两旁对联为:“秉承先祖博爱敦仁肇鸿运,启迪后贤敬业诚信展新猷。”厅中八根梁柱上,用实木镌刻着四幅对联,均为李姓族人所撰,寓意深远。两旁有复制的历朝皇帝诏封圣旨。左右悬挂后人所绘湖茫三宗历朝进士、举人画像及简介。神龛当中摆放着筱塘开基祖琮公灵位,左右及下端分别摆放着列祖列宗之位,看上去庄严肃穆。神龛平时用红色幕幔及仿古瓷质屏风隔拦,家庙的大厅则是村民文化娱乐休闲之用,每天都有族中老者就中打牌下棋,读书阅报,陶冶情操。而整个家庙,则俨然一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娱的村史博物馆和文化休闲中心。

“李氏家庙”四字遒劲有力,含蓄中透着张扬大气。这块匾额乃是清代书法家李竹园手书。李竹园名迪植,字子实,号竹园,为本村25世祖。竹园公貌奇伟,性耿直,工诗文,爱花竹,精歧黄。寿世为心,遐迩戴得,字宗苏米,超俗自期,楷草咸精。况又武功深厚,愤世嫉俗,狂放不拘,是个文武兼备的奇人。年轻时,竹园公寓居南昌,交朋结友,放浪形骸,十分洒脱。后因与人起争执,担心吃官司,便回到家乡筱塘村,潜心习书作画。其时,村内正在重修李氏家庙,需要书写祠名。族长便请竹园写,竹园躲在楼上苦练三年,终于写成。写成后,邀请族中知名人士评论,一致认为写得好,真是铁画银钩,妙笔生花。后经长江村风林庵的花云和尚鉴赏,认为这四个字各有特色:“李字一只脚,氏字缩也缩,家字驼驼背,庙字一刷壳。”

 

李氏家庙旁,有一座占地数亩的花园,园内修竹林立,古树苍劲,腊梅含笑,均是古旧之物。园内凉亭旁还立有一块《重修莲溪书院记》的碑刻,乃是明朝嘉靖年间所遗,因莲溪书院旧址不存,被村民发现后移至花园内。沿着黄砖铺成的步道走廊,观赏着园内各种花卉植物,既有曲径通幽之雅趣,又有怀古忆昔之幽情,这样的去处在农村已十分罕见。村内另有百岁坊数座,有“筱塘十八古”等人文景观,可惜物是而人非,求之而不得。

筱塘村人杰地灵,历朝显宦巨商,俊采名士,实难罄书。

(资料来源:《筱塘乡志》、《湖茫李氏三宗谱》及相关网络资料。感谢筱塘村李依群先生、李公政先生及梅岗一房李金根先生等人提供大力协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