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寿宫夜话】 金、玉、青铜与陶瓷文化

 丰城文旅 2021-07-15

金、玉、青铜与陶瓷作为独立的物质,本身应该是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这几者又有很紧密的内在联系。

最早出现的陶器可追溯到一万年以前,它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古人留存火种时掏挖的小土洞,小洞的土壁在火种长年的炙烤下硬化就成了陶罐的形状,受此启发古人开始制陶并用于生活之中。

金子最早的来源似乎是来源于狗头金这种天然金块。因为其美丽不易变色易塑造,当大的氏族部落社会形成时,金子因为稀少就成了头领或者以后贵族们的装饰品和部落祭祀用品。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都是相似的,当后来人们发现了青铜这一类似金子的物品时,青铜器迅速的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使用开来,并且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以至于形成了一个青铜时代。青铜釆冶业是从石器加工和烧制陶器的生产实践中渐渐被认识而产生的,青铜刚刚生产出来时是金灿灿的黄金颜色,后来经过长时间氧化,就成了我们所看到青铜器出土后的青色,我们也就将之称为青铜器。

石之美者古人称之为玉。开始的玉不一定就是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玉,它可能真的就是比较漂亮的石头,后来在玉的上面加上了社会属性,以“五徳”来形容概括玉的属性,玉就成为我们现在概念中的玉了。中华龙脉出自昆仑,后来玉也以出自昆仑的和田玉为尊,而尤其以羊脂白玉为尊,西玉东运的线路也就成了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原始一部分。玉字通王,意为贯通天地人三者的物品。因此玉一开始就是用于祭祀活动的物品,在祭祀天地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部落社会由祭司和头领掌控。在阶级社会是统治阶级的专用品,而即使是在统治阶级内部,不同的等级使用玉的等级也是严格区分的。在古代,除了和田玉还有南阳玉、辽宁玉等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使用等级也低于和田玉的使用等级。在不同的颜色的玉中,以白玉为尊,青玉、碧玉都次于它。但后来黄玉因与皇家用色一样,为皇家独享。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

在农耕时代,对天气依赖性大,人们企盼和谐稳定,所以国人推崇温润柔和内敛的玉石;西方国家推崇弱肉强食,所以西方推崇坚硬崚角分明光芒张扬的钻石。玉和钻石分别代表了东西方的文化属性。

 

玉文化大概始于石器时代,要早于青铜时代而晚于陶。金子则干脆独立出来作为了货币的代表。玉和青铜则主要被统治阶层所垄断。

作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人们一直在寻找玉的替代品,就如由青铜替代金子一样。同样由土和石头做成的陶瓷制品就成为了最好的替代品目标。可以这样认为,整个的陶瓷发展史就是一个拟玉的发展史。人们一直致力于生产出玉一样的陶瓷。一直到汉代,位于江西丰城的洪州窑的陶工们率先发明和人为在陶坯上施用了青釉,开创了青瓷时代,青瓷开始有了青玉的样子。青瓷这种类似青玉的瓷器一出现,就因为相对低廉的价格以及仿青铜器的外形而得到广泛的使用。也正是洪州窑窑工对釉、坯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经过数代的努力终于在唐五代烧造出了真正意义的白瓷,向和田白玉更靠近了一步。在宋代则是烧造出了和田白玉一样的白瓷。

金、玉、青铜、陶瓷等不同属性的物品,因为文化的因素交叉影响,伴随了中国长长的历史发展进程。青瓷时代的开始基本上宣告了青铜时代的结束,青瓷时代替代青铜时代,洪州窑起了关键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