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子龙 || 农民的宗教

 丰城文旅 2021-07-15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宗教与哲学、艺术一起支撑起人类文明进程,成为人类进步发展的基石。哲学探究世界的本源,艺术装饰生命的狂欢,宗教则是人类这艘方舟在波诡云谲的宇宙中行进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在当今科学空前昌明,几乎没有技术不可到达的领域的时代,世界宗教的盛行,不仅丝毫没有衰退,还呈蔓延上升之势。事实上历史最伟大的科学家、哲家学、艺术家,最终还往往选择了皈依宗教。

这是因为宗教的本质是指向终极,是一种终极安排,它的存在赋予生命以意义,树立生活之目标,确立人格之向度。宗教所企图解决的是一些根本问题,不管它是不是真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它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式。干脆说,它能够在哲学思维和科学探究不能到达的地方,帮助人们确立一种信仰。

因为我们都知道,人,必须有信仰,必须有所敬畏,必须约束自己的贪欲,警戒心中的邪恶。人类社会的生存必须有别于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这样说来,信仰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机制,一种规范,一种归宿。在这里,宗教的建立便显示出了它巨大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它既是一个很低的要求,同时也是一个很高的目标。宗教作为信仰之一种,在中国都是很稀缺的,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信仰是自发的,是内心的需求,而不是被接受的,我们有这样的普遍的信仰需求吗?没有。从这一点来说,国人往往被人所诟病。

有人认为,我们有儒教,有道教都是土生土长的。不过认真分析一下,儒家学说其实只是一种伦理,一种人生伦理,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它关注的只是社会现实,提供的只是一套经验模式。道家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态度,一种处世方略。总之它们都只是一套价值体系,并不具备宗教的本质特征。

如此说来,我们还真的是个没有宗教的国度,这对我们会有所妨碍吗?

当然,我们很难仅就这一点来对我们的生存质量表示怀疑。每个种群、每个民族应该都有自己生存智慧或存在方式。从我们汉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一以贯之的,坚如磐石的民族向心力民族凝聚力来看,它肯定是有着某种内在的力量支撑,内在精神链条在起着某种类似于宗教甚至超乎宗教的作用的,这种东西是什么呢?

我想在这里将它命名为农民的宗教。当然,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准确说,它只是一种情结,一种崇拜,一种内在的力量。我把这种崇拜表述为祖先崇拜和故土崇拜。先来说说祖先崇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其一,宗谱崇拜。在农村,任何姓氏都有他们的宗谱。每隔一定年月,续修宗谱是一件合族大事。中国历史悠久,各个姓氏的起源流变十分复杂。加上上古时代文字资料的缺失,更多的只是传说。某个姓氏要将本族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殊非易事。因此历史上往往将有明确记载的名人大人物立为本姓始祖,自此一代代延续下来,详尽记载其繁衍生息迁徏流变之进程,形成世代相传之宗谱。据称国内最完整之谱牒首称孔氏,从孔子开始两千多年至今,略无缺失,记载详尽。孔姓人士四海之内但知名讳,便可知乃孔子若干代之裔孙。农村修谱,人人踊跃,集资捐款,竭尽所能。谱成之日,有隆重的发谱仪式,做酒唱戏,热闹非凡。

其二、宗祠崇拜。在农村聚族而居的村庄,不论大小,一般都建有宗祠。我小时见过村里的老祠堂,硕大的木柱子,三进两天井,雕梁画栋,后壁供奉着祖先牌位,有香案香炉,长年烟雾缭绕,故称家庙。祠堂往往是村里最好的建筑,能保存至今的老祠堂现已成为各地的重点文物保护对象。但更多的老祠堂均已成失修对象,特别是遭文革摧残,多为废墟,深为可惜。宗祠是祭祀祖先的地方,每逢过年或清明,必大开堂门,村人鱼贯而入,拜祭祀先,气氛肃穆。宗祠还是族人议事的场所,实施宗规家法的地方,对不肖族人颇有震慑作用。

这些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宽裕,环境的宽松,各个姓氏争相修建宗祠,有旧祠的,翻新改造扩建;以前没建祠的小村小姓,则纷纷新建,忙得不亦乐乎。建宗祠的经费,一为集资摊派,按人口数出钱,每人数百数千元不等。家乡有陈姓小村,每人竟集资一万元。很多农户都需出资四、五万元不等。虽说大家经济能力都在上升,但仍是个不小的负担。然而,各处数目不等的集资,却基本上都能如期完成。于此可见农民对修建宗祠的热情和虔诚,宗祠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二是殷实人家的捐赠,各个地方都有一些热心宗族事务又具经济实力的乡村成功人士,他们往往会不吝财力,一掷千金。南昌县有个西堡雷家村,新建宗祠达1300多平米,富丽堂皇。村中雷某经商致富,一人出资达到270万元,其余村民均数万元不等,这里面除了希图显姓扬名的动机外,其对宗祠的敬仰热忱肯定也是重要动力。

其三,祖茔崇拜。农民对祖茔的崇敬是显而易见的,农村里对亡故家人的安葬是十分考究的。条件好的家庭,必先请风水师堪察方位,请建筑师设计样式,务求称心满意,农村人视杀父、夺妻、挖祖坟为三大不共戴天之仇。因修路或开发征地而需动迁祖坟,往往成为主事者最为头疼的事。一点小钱的补偿是难以解决问题的。每年清明或冬至,农民都必得祭拜祖茔,整修培土,一丝不苟,他们深信祖视先必在地下保佑他们,期待一日祖坟冒烟,家族兴旺发达。

再来说说故土崇拜。

事实上,国人故乡故籍的观念是非常深厚的。首先,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非常愿意知道对方是何方人士,祖籍何处,仿佛不能拥有自己的祖籍,人就好象成了浮萍,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个人没有故乡是不可想象的。有了故乡,我们就放心了,我们不是无端地冒出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我们都是从某一个固定的地方散落开来的一粒种子,我们总能在某一个地方找到自己的根之所在,查到我们的祖宗八代,那里的山头,有祖先的骸骨,那里的庄稼飘着祖先的汗水,这是其一。

其二,叶落归根。无论身居何处,在哪方发财,中国人都讲究个叶落归根,这个观念现在有所淡漠了,但依然是多数人心里的愿景。家乡一带,很多外出谋生工作的人士,老年之后,都回到了故乡养老闲居,未能回乡养老的在外过世后,其家人族属也会将其骨骸安葬于故乡,蒋介石先生遗骸不是还暂厝台湾以待来日归葬奉化么?

其三,衣锦还乡。刘邦做了皇帝,不是还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歌,演出了一出“高祖还乡”的好戏么?俗云:“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衣锦还乡,多大的荣耀,多大的快乐!所以才成为一个成语让人津津乐道。鄙村历史上曾有过多位朝廷大臣,致仕之后均选择了回乡终老,优游田园,至今留下不少美谈。

其四,归隐故乡。这里面有坎坷不遇者的失意归隐;有功成名就者的激流勇退,也有勘破红尘者的世外高人,他们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故乡那块土地。

其五,回乡建宅。最典型的如徽商,致富后均斥巨资回乡建造宅第。现今安徽徽州至江西婺源一带,有着成片整村的明清古建筑,无一不是那些乡间巨富者的杰作,本市丰城厚板塘、白马寨等处的古建群,亦是明清时期商贾们对故土的眷恋,他们留下这些精美绝伦的建筑遗产,既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它在岁月中升华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愁,将永远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它造就的是什么呢?本质上说,它造就的是一片乡愁弥漫的土地。中国就是一个农民的国度,或曰:数十年的飞速发展,今日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社会,纯粹的农民人口占比越来越小了。表面上看,是这样,但无数身居闹市者,只须上溯一两代,三四代,大都能找回自己的农村根子,农民底子,更何况农业文明五千年的不息流传,其内核已经凝聚为稳固的基因,深深植入我们的遗传密码。因此,也就可以说:祖先崇拜和故土崇拜就不仅仅是农民的情结,农民的宗教,也是全体国民的情结和宗教。

夫宗教者,必有其教规教义。农民的此种崇拜岂能称为宗教乎?说得对,我这里只是借用“宗教”一词来表述国人尤其是农民的精神世界精神内核,它委实如同宗教一般,塑造着规范着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人格向度,我们不能为任何宗教分优劣高下,包括这里所说的“崇拜”,无分轩轾,它们都是人类的精神遗产。但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祖先崇拜和故土崇拜,正是维系我们传统文明五千年一脉流传不息的强有力的内在支撑;正是我们华夏民族强大向心力、凝聚力的有力保证;正是中华文明所孕育的瑰丽奇珍。其力量,其效用,其芬芳未必逊色于这世上任何宗教。

2019年2月春节期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