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说中的“完美题目”和“严密结构”

 skysun000001 2021-07-15
图片

当初参加各种文科考试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吐槽某些简答题、论述题,因为它们采分所要求的几条几点,是来自指定教材,但教材上针对各个主题而列举的那些条条点点,却充满了任意性、不确定性,缺乏必然性、严密性和共识性。

所以,只有记住了指定教材的人,才能恰好答对全部采分点,否则,无论你水平多么高,无论你多么精通所考主题,你的答案都无法在合理篇幅内全面覆盖所有采分点。
换言之,同一门课程,张三(的博士生)编写的教材和李四(的博士生)编写的教材,对同一主题所展开的分析阐发,可能有很大一部分“要点”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即使水平层次相同,但如果让两派的学生突然“对换考试”,那么,至少在主观题上,两派的学生都很可能不及格。
 
教材是这样,论文更是这样。
同一个足够具体的新鲜题目,让两个同等水平(但不同师门?)的普通学者来写同等篇幅的论文,你觉得两篇文章的一级标题一二三四、二级标题(一)(二)(三)(四)、三级标题1234,分别能有几个基本吻合的?
 
太难了吧?那么让我们缩小问题。
 
先热热身吧。
经常有一些论文,内容还不错,但是题目不得要领。对此,在作者自称“尽力了”之后,我往往就只好建议:

可将题目删去,“裸文”发给几位靠谱的师友征求题目,也许他们会帮你打开思路,找到最恰当、最有力的题目。
理论上,对于一篇内容既定、风格既定的成熟裸文,多个写作高手、编辑达人,应该能够提炼出大致相同的最佳题目。
现实中呢?谁试谁知道。
 
现在回到结构问题。
也就是“标题体系”问题、文章架构问题。
例如:
“大标题之和”是否“等于”论文题目?
各级各组小标题之和是否等于它们所属的上级标题?
总之,就是文章的“体系”是否周全、严谨、通畅……
我曾经忽悠作者,小标题系统的构拟不妨设想或追求一种理想状态:
一个完全不看正文的旁人,仅仅根据你的1、2、3,就能基本准确、正确地推拟出它们的上级标题(一)。
事实上,一种更高级、更严密的理想标题体系和内容体系情形则是:一个精通本部分问题的人,你仅仅给他看了标题(一)和下面的1、2,他就能推算出3应该是什么,而你的标题3确实基本就是他“盲推”出来的样子。
 
再来两下老生常谈吧。
上级标题的口径要跟下级标题及内容的口径、范围、方向吻合,不大不小。
小节标题则不要让人“不知所指”。如何检验呢?可作如下设想:
如果你拿这个小标题让读者猜本小节具体会写什么事,或者,你不加解释地给出这个小标题来让同等水平的学者替你起草本小节内容,你觉得他们能够找到跟你所写内容差不多的方向吗?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