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下半年风险与机遇并存

 圆角望 2021-07-15
图片

陈敏兰:在强劲的盈利增长、具吸引力的估值以及宽松政策支持下,股市仍有上行空间。但下半年美联储、通胀等风险将考验投资者的定力。

文 |  陈敏兰 

在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推动下,今年以来股市持续走高。美国与欧洲的基准股票指数均上涨近15%,全球能源(+30%)和金融(+20%)板块的涨幅尤其亮眼。大宗商品价格也大幅攀升,原油以45%的涨幅领先。

亚洲市场的表现则是好坏参半,MSCI亚洲(日本除外)指数上升5.5%。监管不确定性以及在美国利率上升预期下市场从成长股向价值股的轮动,使得中国股票受到冲击。更广泛而言,亚洲的新冠疫苗接种步伐缓慢,令重启前景受到影响。

迈入下半年后,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风险更加明显,通胀不断上升,各国央行相机而动。但另一方面,疫苗接种方面的好消息以及全球经济走强使得我们有理由感到乐观。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在强劲的盈利增长、具吸引力的估值以及宽松政策支持下,股市仍有上行空间。但与此同时,我们预计下半年有关美联储、通胀以及中国方面的风险不时会引发市场震荡,考验投资者的定力。

01

近期风险

最大的风险在于美联储转向鹰派(无论是实际转鹰还是市场认为如此)。联储确认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比预期更强,因此有可能比此前市场预期的更早加息以及更早退出资产购买计划。美联储的论调往往会引发市场波动,但我们认为可能在明年初才会开始缩减购债、直到2023年才开始加息。

通胀也是一大风险因素。消费者价格指数飙升令投资者担心通胀失控,下半年此一疑虑仍将持续。然而,投资者不必恐慌。4月份以来物价跳涨,主要是由于在经济快速重启之际,企业一时库存不足,导致供需暂时失衡。

在技术转型、人口老龄化以及财富不平等的背景下,通胀持续高于3%的可能性不大。随着时间推移,近期消费者价格飙升势头应该会逐渐消退。不过,美国财政刺激叠加美联储采用“平均通胀目标”新框架,意味着美国通胀最终将落在2–2.5%区间,高于疫情前1.5–2.0%的水平。亚洲通胀也应依然可控,各国央行可能不会太在意通胀暂时性飙升。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复苏势头有所减缓。继上半年强劲增长后,下半年由于被压抑的需求消退、房地产政策收紧、原材料价格飙升令企业利润率受到挤压等因素,经济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政府可能通过注入流动性、鼓励对小微企业贷款、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等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因此下半年经济增长虽将放缓,但仍有望达到5–6%的稳健水平。

02

亚洲近期的机会

尽管上述担忧挥之不去,但我们认为亚洲将在未来几个月迎头赶上。随着德尔塔毒株蔓延至疫情本已受控的国家,疫苗接种刻不容缓,再加上疫苗供应增加,使得接种率快速上升。比如,中国目前每天为超过1.2%的民众接种疫苗。至2022年,我们认为亚洲企业盈利将比疫情前的水平高出50%左右,而该地区股市目前较全球市场低35%。我们对该地区持乐观看法,并认为中国和日本尤其具吸引力。

MSCI中国指数较2月份峰值回调约17%。这为投资者带来了逢低买入的好机会。中国的能源、材料和金融板块落后于全球同类市场,很可能将从该国经济重启中受益。拥有强劲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的互联网领军企业,目前其股价相较于美国同类企业有大幅折价。

日本的表现也较为落后,今年MSCI日本指数较MSCI全球指数低两个百分点。但随着日本加快疫苗接种且经济更可持续地重启,该市场有望出现反弹。

03

长期趋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未来六年亚洲GDP年增长率应在6% 左右;至2025 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除美国以外的G7国家总和。但最令人振奋的不仅仅是增长速度,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还处于主要长期趋势的交汇处 ,比如数字化、供应链两极化和绿色革命等,疫情使得这些趋势加速发展。

绿色经济蓬勃兴起。亚洲各国政府纷纷重塑经济格局,打造更加绿色的未来。比如,我们预计至2025年,中国的碳中和目标很可能将带动光伏装机容量增长两倍,风能装机容量增长40%,电动汽车产量增长五倍。与此同时,全球能源转型目前仅完成了约10%。发达经济体要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其主要供应链(从重要的矿石原料、光伏玻璃到电池等)都将与亚洲和中国有关。

此外,东南亚新经济、中国数字经济、全球 5G 部署和数字订阅等其他领域也是颇有前景的主题,可考虑长线布局。

04

如何为波动性做好准备

等待风险消退和市场反弹可能费时长久且代价高昂。投资者应主动寻求管理风险并为未来的波动做好准备。

为对冲通胀,投资者可考虑定价能力较强(或能够将上升的成本转嫁出去)的股票,比如通讯服务和可选消费品板块中的主导企业。其他选项还包括短久期债券(受长期收益率上升影响较小)、私募市场基建资产以及大宗商品宽基指数。

为防范市场风险,投资者可分散配置于金融和医疗保健等较具防御性的板块。随着债券和股票之间愈发呈现正相关性,布局于对冲基金是建立市场敞口的另一防御性方式。这类资产受全球市场的影响往往较小,并受益于对风险管理与缓解下行风险的高度重视。投资者也可考虑通过期权和结构性投资来降低下行风险。

投资环境可能变得更具挑战性,但诸多机会也蕴藏其中。投资者应保持投资、多元化配置并为市场上行做好准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作者系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投资总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