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老义】

 小话TIBET 2021-07-15

很久不更新了,但是本期先不讲历史内容了,请允许达叔暂时借用平台怀念一位逝者。

在西藏期间的老义|资料图 

噩耗

5月29日下午,我接到了一通分社行政科拉巴啦打来的电话,问是否记得一位曾经援藏老记者在藏的具体起始时间。

我说具体的并不是很清晰,如果需要的话我有他的电话和微信,可以请教一下本人,核实和确认。

没想到电话那头非常惊讶回应道:你不知道么?他去世了!

啊!

惊愕之余,脑子里想起半年前还在和他交流每日运动健身的心得,身体还很健康,怎么突然会这样?!

悲痛之余,满脑子都是过去一起工作生活的画面,无法从中自拔。

当天晚上,和妻子谈及,惋惜才65岁就离开了人世,遗憾还没能完成回北京共聚的约定,回忆起共事期间的点点滴滴,却更是激起无限悲痛。

一时间泪如雨下,我哭得像个孩子。

记得人生上一次这样抽泣,是我的父亲去世……

他是谁?

逝者姓义,叫义高潮,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义,老义自己也喜欢被这样称呼。

在他还没有来到西藏前,时任分社社长刘伟就时不时跟我们说,小的们,你们有福了,将会有一位总社特批的传奇人物援藏,和我们一起工作生活。

后来我们得知,就是作为新华社高级记者、领衔英文报道、驻外知名战地记者的老义。

初见老义,身材不高,着装朴素,一头短寸的白发,还留着山羊胡,气场用“仙风道骨”这四个字来形容绝不为过,形象上很难与记者这个职业挂上钩,更不用说是一位知名的新华社高级记者。

走路步伐矫健如风,说起话来语速较快,蹦出的每一个语音和明快的话语节奏中都透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特有的敏捷和睿智。

这是老义给我的第一印象。

责任和担当

本来分社想请老义任职总编室,然而最终他自己决定只负责新华网西藏频道的业务。

也就是在当时“举全社之力办好新华网!”的大环境下,老义创办了英文和法文栏目,是他在西藏创立了新华网真正意义的“多语种地方频道”。

在中文内容的终审把关基础上,对于英文和法文内容的编辑总是从西藏的实际出发,一丝不苟,存疑必查。

他对待业务的精神和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

分社总编室总觉得是大材小用了,不失时机地尽可能让老义的业务在西藏分社发光发热。

于是,每周采编新闻业务例会多了一个能让记者们获益匪浅的业务环节———“一周涉藏新闻报道老义点评”。

也就是在这个环节,老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但业务水平和能力得到了体现和发挥,更让分社全体采编业务人员获得了充分的业务学习和提高的宝贵机会。

如今想来,当时对业务例会真的是日日渴学,周周期盼,每每获益!

善良和热情

老义深爱西藏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于藏族历史文化、宗教民俗充满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敬意。

对待分社藏族干部群众也是善意满满,只要有困难,老义得知后总是热情帮助,甚至慷慨解囊。

得知很多分社职工对学习英语很感兴趣,于是自掏腰包购买教材,在业余时间在分社免费办起了英语学习班。

那一段日子,由于学习班效果显著,太多的人深深爱上了英语,消息传到社外,不少社外人员也参加了进来,免费是不变的,在学习上和精神上也影响了很多人。

老义酷爱小动物,在藏期间养了一只波斯猫,两条林芝猎犬,两只荷兰猪和三两只小白兔。

去找老义,看小动物们也是我们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主要内容。

当老义给我们讲起每一种小动物的知识和故事时,我们乐开了花,他也会笑得像孩子。

有一次,一只猫头鹰受伤坠落在分社大院的猫头鹰被老义发现后,老义戴着手套检查伤口,并买来药水进行救治,精心照料。

一段时间后,猫头鹰彻底康复了,被老义放生,没想到猫头鹰飞走后又回到分社院子,久久停留在老义住所门前的大树上不肯飞离。

为师如父

老义之于我,在业务上经常教导我如何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存疑必查。

为了鼓励我学好英语,经常夸赞我的英文作业手写字体非常漂亮。

给我讲解新华社对外稿件的写法、作用和目的,在此基础上告知我对外宣传好西藏是多么的重要。

……

像极了一位严格的老师。

在生活上时常提点我如何做到细心经营生活,不但要做一个自己认定目标范畴的成功者,更加教导我应如何成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

老义经常请我们吃饭,也时常参加我们的聚会,偶尔也会小酌微醺,总觉得那时一切都是明媚和快乐的。

记得一次我和分社摄影记者格桑达瓦联手与朗杰老师(分社一位精通对外报道的大师级老记者,就在前不久也不幸离世了)拼酒量,结果我彻底喝“断了片”,基本不省人事。

后来才知道,是老义把我背回了宿舍,并且在床头柜上放了两瓶矿泉水。

……

像极了一位慈爱的父亲。

他对当时新华网西藏频道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非常的关心和关注,总是不失时机地提供学习和被培养的机会。

到现在我还记得,在老义离藏欢送聚会上,老义醉了,他很开心和高兴,对西藏和西藏分社充满了感情。

在我和时任分社社长刘伟以及几位同事把老义送回宿舍休息时,躺下后也没忘了拉住刘伟的手,另一只手指着我说了一句:老刘,多替我照顾好这帮孩子,都是好孩子!

老义离藏后,在分社还时常有他在藏期间的补助和稿费补发,我去代为领取和汇款给他。

其中有一次,他没有让我汇款,反而让我留下自己用,我说为什么?

至今我还记得他的回复:听说你快成家了,我参加不了,算是随的份子钱,记得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扎西德勒!

在这以后联系不多,听说非洲以后又去了高加索,后来回到总社直到退休。

2019年一次北京的西藏分社人员聚会,老义参加了,远在拉萨的我,通过分社摄影记者普布扎西以及在北京的老同事刘喜梅、黄燕姐提供的信息重新获得了老义的联系方式,并添加了微信,此后联系没有中断。

获知他退休后不但没有停止工作,更是从2019年的武汉世界军人运动会到近期成都的大学生运动会筹备,他都在积极参与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近半年没有音讯,当再有消息时,已然阴阳两隔。

怀念和哀悼

据同事说,四月初,老义突然感觉身体多处不适,从成都的工作岗位回京检查结果发现突发癌症。

据说是与前南战场的贫铀弹有关系,很可能是“巴尔干综合症”导致突发和全身并发。

去世后连日来,曾经和老义一起在西藏分社战斗过的同事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回忆和讲述着老义的故事,在惋惜和悲痛之余表达深深的怀念和恭敬的哀悼!

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老义。

时任分社社长刘伟这样说:虽然他从南斯拉夫回来,是一线记者,但很少谈及美国轰炸使馆的情况。只是淡淡地说过:“那导弹就从我住的房间直穿下去。活着是幸运,死了的才是英雄!”……有的人活着,有的人死了……

老同事刘喜梅在微信群里分享道:老义走了,他并不希望留下传奇,也拒绝了所有对家人的慰问金。半生倥偬,留下一世文章, 惟愿雪域长存。

分社副社长多吉占堆昨天还发来当年欢送老义离藏时,我提酒高歌的照片。

……

我有一位大哥,昨日问我微信朋友圈悼念的人,我简单介绍了一下。

居然,他很震惊地说:是不是经常在肩上扛只猫,手里牵着狗,头发花白的老者。

当年,他经常喜欢来拉萨水厂的游泳馆游泳锻炼,水性很好,蛙泳一流,我们还时不时请教他游泳知识,他非常热情,细致讲解和指导我们学习游泳。

一位生活在拉萨的普通人,出于缘分,也会以这样的方式记得老义!

至于老义在前南斯拉的战地记者经历,和在离开西藏后开启的坦桑尼亚的驻外工作和生活,前前后后都有当时当下的同事们,怀着敬意和缅怀记录和传播着。

个中更多默默奉献的英雄之举大大填补了我们这些在西藏共事的人们太多的认知空白,敬意和怀念更甚。

于是也有了忝代表老义在藏期间的共事者,回忆记录自己感知的、在藏期间的老义。

更加期待更多的朋友们也写出自己认识的老义,让每一个缅怀者心中的老义更加完整、更加清晰、更加美好和值得永远记忆!

老义,您走好,在人间您是热情真挚的、善良纯粹的、高尚的人,在天堂,新添了有趣的灵魂!

作者  |达叔

合作微信号:

lanyue-dawa

小话不失敬畏和尊重

       欢迎您关注【小话 TIBET】

尊重原创和知识产权

转载以及相关商业请谨慎

  联系方式:17708919564。

  点击文顶“小话TIBET”,订阅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